作者 / 刘润 · 编辑 / jenny
未来,人和人最大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
一堆人为一块金子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有人拿起一块钻石走了。
抢金子的那帮人并非没有能力抢钻石,而是:
自始至终,就根本就没人告诉他们有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
这就是认知能力高低的区别。
汝之砒霜,彼之蜜糖,也是认知,你认为一文不值的东西,在别人的眼里是宝贝。
你认知强,就比别人提前看到事情本质,提前看穿你所在行业中后期的发展,甚至终局。
会更清楚自己商业模式的问题,优劣势,需要找什么样的人来操盘,他大概率会在哪个赛道甚至哪家公司出现,你还会更清楚钱在哪里。
以上,是进化岛社群龙东平同学分享的关于认知的理解,分享给你。
很多时候,起点相似的人,思维不同,结果也不同。
你遇到的问题,别人也可能遇到过。你踩到的坑,别人也可能踩过。
也许你此刻面临的困局,别人早已经历过。
有人说,经历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没错,经历能给你最深刻的体验。
但是你能从这位好老师身上学到的很少。
因为人这一生,所能经历得实在有限。
如果一个人的认知处于社会底层,又不善于学习,不愿学习,经历又少,人生阶层跃迁的希望将十分渺茫。
认知突围,是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人生逆袭的绝佳途径。
认知体系的形成,主要分为4个部分。
中年人的苦,经历过,才懂得。
上与君王同坐,下与乞丐同行,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决定了结果的天地之别
每个人看世界时,都带了一双叫“认知”的“洞察力眼镜”,
这个世界的色调既不是由世界真实的颜色决定,
也非你肉眼看到的事实决定,
而是由“认知”的“洞察力眼镜”镜片的颜色所决定。
每个人看到的只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
傅盛説: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
技能的差别是可量化的,技能再多累加,也就是熟练工种。
而认知的差别是本质的,是不可量化的。
所谓成长,并不来自于所谓的位高权重,不来自于所谓的财富积累,也不来自于你掌握的某一个单项技能。
行业里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史玉柱。
最惨时,欠了一屁股债,什么都没有。靠一个脑白金,重新崛起。
他在整个营销上的认知水平,几乎领先了一个时代。
即便失去所有财富,甚至所有队伍,就凭他对营销的理解,也是那个时代无人可望其项背的。
只要他活着,翻身的可能性很大。
绝境当中,他真正拥有的核心武器,根本不是资源,而是认知。
人和人比拼的,是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对行业的洞察。
执行很重要,但执行本质是为了实践认知。
为什么鸦片战争时期,大清帝国输那么惨?
简单说,一群怀揣现代物理学认知的人,打败了另一群信奉四书五经认知的人。
其实就是两种不同认知的较量。
在电影《1942》里,张国立饰演的地主在家破人亡,一无所有的逃荒路上说了一句话:
“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只要活着走到陕西,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
事实往往就是如此。
起点相似的人,思维不同,结果也不同。
因为,真正决定穷富差距的是“思维认知”。
想要摆脱“穷人思维”,就要建立“富人思维”。
认知的不同,决定了结果的天地之别。
认知很虚,看似无用,却决定了你未来可能达到的圈层。
最后的话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
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
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会由于实力不足而亏掉。
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就在于:
当一个人的认知不足以驾驭他所拥有的财富时,这个社会有10000种方法收割他。
直到你的财富和认知相匹配为止。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转载/投稿/内容合作/寻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