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物质的多寡,而是源于内心世界的富足。学会过低配的生活,才能拥有高配的灵魂。这篇文章2700字,预计花7分钟读完,中年以后,克制欲望、回归本真,学会过低配的生活。作者 | 国学文化
编辑 | 嘉嘉
来源 | 国学文化(ID:gxwh001)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人到中年,精减过剩的物品,净化过强的欲望,简化多余的社交。
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曾提出一个概念:“少即是多”。漫画家蔡志忠四十多年来,每天只吃一餐饭,即使是馒头就着豆腐乳,他也吃得有滋有味。他没有手表和手机,日常的装扮就是一件白衬衣,一条休闲裤,一双磨出洞却依然干净的破布鞋。简单朴素的生活,使他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在自己热爱的漫画上。每当沉浸在漫画的世界里,听着笔尖在纸上刷刷作响的声音和自己的心跳声,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赞叹:“生命真是美好。”“过最简单的物质生活,做最丰富的精神思考,用最少的物质需求带来最大的精神财富。”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物质的多寡,而源于内心世界的富足。网上有对80后夫妻,前几年创业赔了200多万,几经波折,两人带着孩子在四线城市的郊区租了一套小院,开始经营民宿。他们买不起家具,就自己动手做;想吃菜了,就自己动手种。每天种花、种地、做木工,亲手打造理想中的小院。虽然存款少得可怜,日子也不富裕,但夫妻俩却活得很充实。妻子淡然地说:“我有一个志同道合的爱人,一个可爱的儿子……我们的世界有梦想、有花、有自由,这就是富有。”真正的富有,不是你能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具备在艰难的日子里,也能笑出声来的能力。庄子说:“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房子不需要太大,温馨就好;每日粗茶淡饭,快乐就好。
欲望低配
有个人想购买一块地,地主对他说,只要你日出时从这里出发,并在日落前返回出发点,那么你所走过的路线圈起的土地就全都归你。于是,那人就拼命地跑,直到太阳偏西还不知足,最后总算赶在日落前跑了回来,却因为精疲力竭,吐血而亡。《伊索寓言》里所说:“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我们总以为自己不快乐,是因为拥有的太少,或想要的没有得到。事实上,我们拥有的越多,内心所执着的东西就越多,从中得到的快乐就越少。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于娟,拥有令人羡慕的博士学位和留洋经历,却因罹患癌症,英年早逝。曾经要强的她为了在两三年内成为副教授,每天玩命写文章、搞课题,在办公室待到深夜。工作、博士论文、生育、赚钱……这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压力逐渐积累,导致她的身体频繁出现疼痛。治病期间,她写下了“癌症日记”,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事实上,我们倾尽全力去追求的名利,对生命而言,并没有太大意义。疫情、战争、飞机失事……这些沉重的新闻无一不在提醒着我们,来日不一定方长,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后半生,别被欲望绑架,别为欲望苦恼,珍惜拥有、知足知止、多爱自己一些,才是最重要的事。

作家李小墨曾说:“当你的能力、地位、资源配不上你的社交野心,你所做的不过是无效社交。”《三十而已》里的顾佳,为了让丈夫的公司转危为安,削尖了脑袋也要挤进贵妇圈。她花高价买来限量款包包作为敲门砖,对阔太们是各种讨好。百般折腾之后,尝到了些许甜头的她,自以为成功融进了阔太的圈子,却没想到,最终被太太们设局,踢出了贵妇圈,而她之前从李太太手中拿到的生意转让,不过是个精心设计的坑。当你的实力与圈子不匹配时,所谓的人脉就是一个笑话。人的精力有限,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毫无实际意义的社交上,不如多给自己一些时间提升自己。因为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人脉。写下《从前慢》的作家木心,一生极少社交,也很少应酬,大部分时间,他都是一个人静静地独处。早年,他跑到浙江的莫干山居住,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山上读书,研究他喜爱的福楼拜和莎士比亚。中年赴美之后,他白天在古董店打工,晚上就一个人窝在自己的陋室中写作。他每天都要写上一万字,最少也是七千字。写完之后,反复修改,直到满意。后来,陈丹青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了他的文章,顿时惊为天人,就立刻去拜访他,还介绍了一群艺术家朋友找他学习,“逼得”他不得不给这些艺术家开了个文学课。就这样,木心不仅多了份工作,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木心的文学课上,陈丹青记了厚厚5本笔记。多年以后,他将其整理出来,编成了《文学回忆录》。木心曾说:“生活的最好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人到中年,我们的时间本就有限,放下无效的社交吧,把有限的精力拿来提升自己的价值。你有价值,人脉和钱脉会自动来找你;你没有价值,就算挤破脑袋社交,也没有人会搭理你。在独处中丰富自己,在精神上富养自己,才是爱自己最好的方式。

人到中年,历尽世间喧闹浮华,才明白克制欲望、回归本真生活的可贵。精减物质,让心灵富足;降低过剩的欲望,活得张弛有度;舍弃无效社交,提升自身的价值。中年以后,学会过低配的生活,才能内心更丰盈、生活更从容。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本文作者:国学文化,来源:国学文化(ID:gxwh001),读国学文化,品人生百态 。500万人订阅的国学文化大号,每早六点,与你相约。插座APP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