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tyle="visibility: hidden; opacity: 0; ">
来源 | 青塔(cingta-com)文 | 数据洞见未来
2020年,在社交媒体上成立的一个名叫“教授出局”(The Professor is Out)群组,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扩充到了3.3万人。早在2018年一项研究预测显示,高等教育将在五年内失去一半至三分之二的学术从业者。而疫情大流行加剧了这一趋势,为大规模出走奠定了基础。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终身教职人员的数量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据AAUP于2023年3月发布的《数据快照:美国高等教育的终身教职和意外事件》报告显示,美国学术劳动力正变得越来越依赖临时教职人员和研究生。图丨美国1987年秋季至2021年秋季按教职类型划分的教师总数百分比。在绝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大学教授就意味着稳定、体面、高薪和高知。然而,随着教职的不稳定性增加,如果一所大学停办或其某个项目叫停,哪怕拥有终身教职也有随时被解聘的风险。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这是一所常年跻身全美医学院排名前十的顶级医学院,学校高调表示未来将至少裁员500人,并大幅削减员工福利,以应对不断上涨的员工和供应成本。位于纽约州的凯尼休斯学院,以削减预算为由,直接解雇了22名全职教师,其中多数人为终身教授。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选择离开学术界,转身投入工业界。
一边是朝不保夕的工作饭碗,一边是与日俱增的工作内容。“教师现在是校园里最不重要的人。”“教授出局”互助小组的创始人Kelsky直言,目前的教师离职潮甚至没有得到大学的重视,“学校对教师离职的漠不关心,恰恰反映了他们对在校教职工的漠视”。
现在的评价体系,要求青年教师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进可教学、退能科研,反手还能拿项目。每一项事务,都可能被冠以“绩效考核”之名,将大学老师们抽打得如同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这些离开的人,才是学校真正需要的老师,他们有天赋,关心学生,想让课堂变好,却被繁重的教学负担和生活中其他事情所压垮。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