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嘉和生物放弃挣扎了

2024-10-15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tyle="visibility: hidden; opacity: 0; ">
作者 | 方乔       
来源 | 财讯先锋
1985字 阅读时间44分钟


10月7日,嘉和生物对外发布公告,宣布将以合并的方式收购亿腾医药。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改名为“亿腾嘉和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这次合并将采用换股方式进行,交易成本将完全通过发行新股来覆盖,因此嘉和生物在整个过程中不会产生现金支出。
合并完成后,亿腾医药的原有股东将持有新公司77.43%的股份,而嘉和生物的原有股东则会持有剩下的22.57%。这意味着,亿腾医药的实际控制人倪昕将成为新公司的最大股东。
此次交易被视为嘉和生物的反向收购,也是18A规则下首例此类操作。根据港交所18A规则,未盈利甚至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可以进行IPO上市融资。四年前,嘉和生物正是依据这一规则在港交所上市。
而今,亿腾医药又通过这一反向收购,俗称“借壳上市”,终于要实现了自己的上市目标。

   01

嘉和生物此次反向收购亿腾医药,实际上是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的结果。
嘉和生物自2007年成立以来,从最初的1000万美元起步,到上市前至少获得了4.2亿美元的融资,并在2020年通过港交所IPO募集了28亿港元。
上市之初,嘉和生物备受市场瞩目,股票配售吸引了近50万人申请,认购倍数高达1247倍。上市当天,每股24港元,开盘每股29.2港元,大涨21.67%,市值超140亿港元。
当时公司有十余条在研管线,其中英夫利昔单抗(GB242)、PD-1药物GB226以及HER2靶点药物GB221最为领先。但截至目前,只有英夫利昔单抗在2022年3月获批上市。GB226和GB221的开发已暂停,等待进一步评估。
特别是GB226在去年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拒批,成为了国内首个被拒批的国产PD-1药物。2023年6月12日,公司发布公告后,截至次日,嘉和生物的港股股价跌到了1.72港元/股,市值不到9亿港元,这让本来就已经下滑的股价和市值更是雪上加霜。
到2023年底,嘉和生物的员工人数从264人减少到了104人。根据2024年的半年报,嘉和生物仍未实现盈利,上半年的收益为1447万元,但经营亏损达到了1.3亿元。
尽管如此,嘉和生物也并非毫无亮点。2022年3月,其生物类似药英夫利昔单抗获得了批准,但可惜该药物在上市后遭遇了集采,未能给公司带来预期的收入。
此外,差异化口服CDK4/6抑制剂来罗西利(GB491)成为了一个新的希望。今年3月,NMPA正式受理了来罗西利针对一线治疗乳腺癌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并在同月获得受理。
除了来罗西利之外,嘉和生物还拥有其他几个值得关注的在研药物。例如,靶向CD3/CD20的GB261和三特异性抗体GB263T。特别是GB261,在今年8月,嘉和生物将其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权益授权给了TRC 2004。
嘉和生物还是有一些值得期待的地方的。只不过,现在的它缺少能够支撑到商业化盈利的资金,而亿腾医药则是一个有实力并且能赚钱的伙伴,正好可以补上这个缺口。

   02



亿腾医药的盈利能力很强,在2021年至2023年间,亿腾医药的收入分别为20.73亿元、20.74亿元和23.03亿元,其中税后净利润分别约为1.57亿元、3.063亿元和3.08亿元。
三年的年营收都保持在20亿元以上,这一成绩让亿腾医药在业绩上甚至优于港股市场中的许多已上市药企。
成立于2001年的亿腾医药最初是一家以代理业务为主的CSO公司。起初,亿腾医药通过与跨国药企的合作,将其产品引入中国市场,这其中包括礼来制药的稳可信(万古霉素)和希刻劳(头孢克洛)。
在2001年至2015年间,亿腾医药作为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的独家营销商和分销商,扮演了重要角色,主要任务是将国外药品带入中国销售。
到了2008年,亿腾医药与葛兰素史克(GSK)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始在中国推广和销售西力欣针剂及片剂。2017年,亿腾医药获得了礼来制药的稳可信和希刻劳在中国的推广及销售权。
然而,随着中国医药行业政策的变化,例如“两票制”和“4+7带量采购”的实施,亿腾医药意识到原有的商业模式面临着挑战。为了适应新环境,亿腾医药决定转型为一个综合性的医药企业。
2019年4月,亿腾医药斥资7500万美元外加3亿美元的后续款项,从礼来制药手中收购了希刻劳和稳可信在中国大陆的销售权利,以及位于苏州的生产工厂。
2020年,亿腾医药继续其转型之路,通过收购葛兰素史克的核心呼吸系统产品FPN,并引进了Vascepa、Mulpleta及EDP 125三种药物的授权,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产品组合,朝着拥有自主核心产品的医药公司方向迈进。
在寻求更大发展的道路上,亿腾医药并非一帆风顺,其上市之路充满了坎坷。
亿腾医药曾在2020年9月、2021年3月、2021年6月、2021年12月多次提交上市申请,并在2021年6月通过了港交所的聆讯,但最终未能完成上市发行。在资本市场的严苛考验下,亿腾医药或许错过了最佳的上市时机。
现在,亿腾医药想要单独上市变得更加艰难,而嘉和生物正好需要一个财力雄厚的伙伴。通过反向收购,这不仅是亿腾医药快速上市的好机会,对两家公司而言,这也是一个相互成就的选择。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