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梁湘 · 编辑丨杨梅
01
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想体验一下当地特色应该怎么做?DeepSeek横空出世后,很多人开始尝试让它来拿主意。
80后正哥,最近就被DeepSeek种草了一次。正哥曾在日本打拼数年,如今回到北京,在一家金融公司做经理。每当傍晚下班之际,正哥总想像在日本时那样去居酒屋小酌几杯,但他对北京的小酒吧并不熟悉。得知DeepSeek可以精准地推荐商铺后,正哥尝试问了问。
深度思考34秒后,DeepSeek给出了答案。正哥根据推荐,选择了第一家酒吧,结果并没有踩雷。这家店处于北京CBD核心商圈,环境不错,价格也比预想中便宜。他点了份四杯精酿的套餐,只花了90元。
像正哥一样,尝试让AI做消费决策的人,已经越来越多。“DeepSeek,请推荐一款今年的电动汽车”“豆包,敏感肌要用什么面膜?“KIMI,出一份长沙的美食攻略”……遇事不决问AI已经成了许多网友的购物新习惯。
比起种草社区上分不清到底是个人分享还是商单合作的笔记,DeepSeek之类的AI推荐,似乎带着一份不带偏向的客观真实,看起来更为专业。比如推荐一款护肤品时,DeepSeek就从美白效果、抗老成分、保湿力等多个方面切入,宛如护肤达人。
消费者热捧,商家自然也嗅到风向,把“DeepSeek推荐”当作了最新营销标签。不久前,上海的一家日式拉面,就把“DeepSeek推荐”的牌子摆在了店门口。模仿者纷至沓来,从奶制品到电子品到汽车,“DeepSeek推荐”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商家的宣传文案。
“DeepSeek推荐”之类的AI推荐真的靠谱吗?一些消费者抱有疑心。比如有用户发现,接入满血版DeepSeek的腾讯元宝,疑似植入广告、夹藏自家私货:询问移机事宜时,被推荐了58到家与快回收平台;检索房屋漏水的处理方法时,被推荐腾讯云智能防水检测服务。
对此,腾讯公关总监回应称,是因为开了联网搜索的AI,参考了一篇相关公号,才给出了这种回答。
相比腾讯元宝的谨慎,有些平台的大模型在商业化上的步伐则迈开了很多。有人发现,在某智能体里询问买茶事宜,AI会直接推送电商平台的商品链接,都不用跳转,点击即可下单购买。
可见,AI推荐被商家暗箱操作,并不是空穴来风。
就算没被商家干涉,AI推荐本身也是“AI幻觉”的重灾区。AI幻觉,指大语言模型编造出,它认为是真实存在的甚至看起来合理或可信的信息。就比如上文提到的,80后正哥被DeepSeek推荐的啤酒吧。仔细核对后,他发现去的那家店名被写错了。而如果当天他运气不好,挑选了推荐的第二家店“闹天宫精酿”,他会发现,这家店根本不存在。
除去编造信息外,面对真正专业领域的信息,DeepSeek的推荐也不尽人意。精通摄影的网友发文表示,当自己向DeepSeek询问适合入门的照相机时,它所推荐的佳能 Rebel T7 、尼康 D3500、索尼a6000等等,基本都是已经停产的老古董。“你想买都不一定能买到。”
看来,“DeepSeek推荐”并不是真的可靠。加上前段时间,诸如“顶流男星豪赌十亿”“路易吉自杀”“梅西去世”等假新闻统统出自AI手笔。AI推荐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开始塌房了。
02
普通商家到底如何攻陷DeepSeek?猛一眼看上去,这似乎是个技术难题,但一旦摸清了AI模型的底层逻辑,就有机可乘。这也为部分商家开辟了一块新的营销阵地:尝试通过AI搜索结果优化,从而提高自身品牌或者产品在AI回答中的曝光度。
在汕头创业的徐某,为了提高自家玩具品牌的销量,就在网络上找到了一家SEO优化策略公司。
所谓SEO优化策略,简单的说,就是品牌方通过优化关键词、本文链接等等,在不买广告位的情况下,提高自身知名度的手段。
本质上,AI推荐是抓取语料进行生成的,无论是权威机构的严谨论文,还是网友自发的主观内容,都有可能成为AI参考的资料。只要把握住AI搜索的核心关键词,定向地发布在网络上等待被捕捉,就能通过数据的伪造、注入,完成了一场对AI推荐的污染。
更为关键的是,一旦一批账号在网络平台广泛炮制不实信息,造成虚假内容扩散,被AI错判生成回答后,这些回答将再次
社群邀请
专题推荐
平台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