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3nm!雷军震惊世界!

2025-05-19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作者 |  钱游
来源 |  电商最前线
2270字 阅读时间5分钟


芯片崛起,不靠小米的独勇

就在5月19日上午,雷军的一条长文再度冲上热搜!


图源:微博@雷军


微博一经发布,网友们纷纷注意到一个数字,那就是——3nm


图源:微博@雷军


那么,什么是3nm?


“3nm芯片”是指芯片中最小的电路线宽度达到了3纳米(nm),是衡量芯片制造技术先进程度的一个单位。


而芯片,就像城市道路系统,里面有数十亿条电路线路。


线路越细,芯片内部能容纳的电路元件就越多,芯片就越强大、越省电。


电商最前线AI制图


所以,3nm芯片就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制程技术之一,比之前的5nm、7nm芯片更先进!


目前全球能量产3nm芯片的公司只有两家:


一是世界第一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


二是三星,也具备3nm量产能力。



总而言之,3nm芯片就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芯片技术,


而小米成为了全球第三家!


图片

图源:微博


另外,采用第二代3nm工艺的戒O1,性能对标高通骁龙8 Gen 4和苹果A18,集成AI加速模块和5G基带,优化影像、游戏和能效表现。


而O1将率先搭载于小米15S系列,支撑高端化战略和AIoT生态。


图源:微博


此外,文章里,雷总回顾小米的造芯历程时表示:那不是我们的“黑历史”,那是我们的来时路。


从2014年澎湃S1的初试啼声,到2021年玄戒SoC的重启,再到玄戒O1以第二代3nm工艺震撼亮相,小米的“芯片梦”历经曲折却愈发炽热。


01

小米造芯,为何意义重大?


回顾小米的造芯路,的确是非常坎坷。


2014年9月,澎湃项目立项,小米联合联芯科技,投入10亿元,历时28个月研发出首款手机SoC——澎湃S1。


2017年,小米5C搭载S1发布,采用14nm工艺,性能对标高通骁龙625。


图片

图源:微博@体验more


然而,S1的荣光昙花一现。



市场反馈显示,S1在性能和能效上与竞品差距明显,发热和功耗问题频发。


2018年,澎湃S2流产,SoC项目陷入停滞,外界嘲讽小米“芯”途无望。


雷军在微博中坦言,S1的挫折源于经验不足和技术生态的缺失。


但他强调,这不是“黑历史”,而是“来时路”。


小米并未放弃芯片,而是转向“小芯片”路线,推出快充芯片C1、影像芯片ISP等。


好比说,2021年的澎湃C1显著提升小米12系列的夜景拍摄能力,证明了小米在芯片设计上的潜力。


在笔者看来,战澎湃S1的失败并非技术能力,而是战略节奏的失调。


小米彼时急于证明“硬核科技”实力,却低估了芯片研发的长期性和生态依赖性。


图片

图源:微博@雷军


转向“小芯片”看似退守,实则是以退为进,通过细分领域积累技术与人才,为SoC重启铺平道路。


这种战略调整,体现了小米在试错中的成长智慧。


同样的是,小米的造车速度震惊业界,然而,汽车芯片成为小米造车的隐形瓶颈。


车规级芯片对可靠性、算力要求极高,全球供应链被英伟达、恩智浦垄断。


小米SU7虽采用高通芯片,但成本高企且受制于人。


图源:小米汽车


而手机SoC研发为车规级芯片提供试验场,而汽车的智能化需求倒逼芯片突破。


这种“芯车互哺”模式,是小米区别于传统车企和新势力造车的独特优势。


它不仅提升了小米在智能汽车市场的竞争力,更为构建全场景科技生态奠定了技术基石。


相信芯片与汽车的协同,标志着小米从单一手机厂商向全场景科技巨头的转型。


图源:微博


然而,生态的真正闭环,离不开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


因此,玄戒O1的发布,不仅是小米芯片战略的里程碑,更是其硬核科技愿景的宣言。


02

500亿!小米芯片进阶前三


雷军透露,玄戒至少投入500亿元,研发团队超2500人,2025年预计投入60亿元,规模位居国内半导体设计行业前三。


图源:微博@雷军


跻身第一梯队的硬仗
玄戒O1的发布标志着小米芯片战略的全面升级,但挑战不容忽视。


要知道,芯片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台积电3nm工艺流片费用动辄数亿美元,良率难以保证。


竞争对手方面,高通、联发科已占据市场先机,苹果的生态整合遥遥领先。


小米要想跻身第一梯队,需在技术、生态和市场三方面实现突破。


在电商最前线看来,品牌升维的战略支点
玄戒O1的意义超越性能追赶,它是小米品牌升维的战略支点。


自研SoC赋予小米定价权和差异化能力,打破供应链依赖,为AIoT和汽车生态提供底层支撑。


此外,今早雷军还透露,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将在5月22日晚7点开展,


届时,将发布手机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以及小米首款SUV——小米YU7


图源:微博


在电商最前线看来,小米的“芯片梦”本质是“生态梦”,其终极目标是通过芯片整合手机、汽车和智能家居,打造闭环科技帝国。


写在最后,


雷军曾说:“芯片是必须攀登的高峰,也是绕不过去的硬仗。”


这条路注定漫长,但小米的勇气与坚持,足以让人期待一个更强大的科技帝国。


小米的“芯”路,不仅是技术追赶的故事,更是民族科技自立自强的缩影


芯片产业是“设计+制造”双轮驱动,缺一不可。


过去外界聚焦台积电的先进工艺,却容易忽略设计的重要性。


从英伟达GPU到苹果A系列,核心竞争力往往源自架构创新。


中国要实现芯片突围,不仅制造要攻克材料、设备、工艺,设计端也需企业持续投入。


小米此次在高难度的手机SoC领域实现3nm工艺落地,正是中国芯片追赶战中的一记重拳。


自2014年启动松果计划至今,小米虽历经波折,但始终未停步。


如今厚积薄发,不只是企业的胜利,更是国产芯片设计向高端迈进的重要信号。


芯片崛起,不靠一企独勇,而靠产业合力。小米的坚持,点燃了信心,也为“从大到强”的国产芯片之路,打开了新局面。


更在全球半导体竞争的博弈中,小米以生态协同和长期主义为中国企业树立了榜样。


玄戒O1的成败,将决定小米能否在硬核科技的巅峰站稳脚跟。


让我们给小米更多时间与耐心吧。


图片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图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