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小鹏擦边机器人反转来了!震惊全网

2025-11-10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作者 |  钱游
来源 |  电商最前线
2257字 阅读时间5分钟

在远古时代,人们难以理解下雨刮风打雷的原理,于是给这些自然现象赋予了人格,产生了神话故事。

19世纪初,珍妮纺织机几乎成为了英国工人的公敌。

20世纪末,还有人觉得人类第一次登月是在摄影棚里拍摄的。

而当今,有人还无法接受机器人会走猫步,于是指出:这是穿着皮套的人。

01


小鹏机器人被质疑“假扮”

何小鹏现场扒衣


11月6日晚,小鹏在“X9超级增程技术发布会”上发布了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 IRON,本该是一场常规科技秀,却因为太像真人,硬生生被网友玩成了“悬疑大片”。



当天上午,全网都在分析:这机器人是不是人扮的?


有人放大截图研究“耳朵位置”,说人才有耳朵的轮廓。



还有网友指出背后“像内衣带”的结构,怀疑是女性扮演的。



还有人一本正经地说:


“资本不会说谎,小鹏股价都跌了,这明显是暴雷”。


舆论热度瞬间爆炸,话题从“机器人”变成了“真假人类”的全民竞猜。



还有网友质疑,这个机器人身材好的是否过于擦边,直呼:


有胸我都忍,分性别有性征能理解,对猫步这个步态接受不了,本来就是个非常规场景下的变形体姿。不如和某时尚服饰品牌来场具身智能时装大秀


图源:小红书


实际上,机器人本无性别,只是一些设定上在模拟性别特征。


而且小鹏也设计了具有男性特征的机器人。



可就在大家越扒越起劲时,晚上何小鹏亲自反转剧情:他当场剪开价值十几万元的机器人皮肤。



露出里面的机械结构,还让机器人保持通电状态现场行走,全程无NG。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如此自证,不相信的网友还是不信:


也许只有露出的部分是机械。上臂腰胯腿粗这些地方没展示,可能还是真人。


图源:b站


还有网友更是斩钉截铁的打赌这绝对是真人假扮的。


图源:b站


事实上,这就是科技带给人的冲击,打破不可能。


面对全场记者和镜头,他一度哽咽:“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机器人通电状态下剪开‘皮肤和肌肉’,希望这也是最后一次证明它是真的。”



这一幕,直接把一场“造假风波”演成了“人机之辨”的营销神话。

02

02

何小鹏钓鱼式营销

看傻网友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次意外,那你可能低估了何小鹏的互联网功力。


就有网友看出来了:这是营销部出高人了!


图源:b站


这哪是危机公关?简直是一本教科书级的钓鱼营销。


从一开始,小鹏就没打算让机器人“光明正大”亮相。


明明可以直接裸机展示,却偏偏给它穿了一层紧身布料,留着若隐若现的人形曲线。



明明可以开场就解释技术,却硬是憋到深夜才反转澄清。结果,全网都被成功“钓”了进去。


有人骂他造假,有人嘲他作秀,但越骂越火,越质疑越热。


何小鹏一句“我们要把机器人推向量产”,不仅洗白了“真假”争议,还顺势拔高了品牌格局。这不是一场直播秀,而是中国智能制造的一次“自证”。


更聪明的是,小鹏这波操作甚至连资本市场的反应都算进去了。


当天上午股价短暂下跌,舆论越吵越大;晚上视频一出,机器人揭面、CEO动情、网民“打脸”,股价立马回升。


在电商最前线看来,回到问题原点,小鹏绝对不会拿股价开玩笑的,更不会用假冒的机器人来撑场面。



而且从各方面看,这个“人形”更像是真正的机器人,而非真人扮演。理由其实很直观:


首先,它的身形太过纤细。


真人就算穿紧身衣,布料也会掩盖肌肉与骨骼线条,不可能显得如此干净利落。若是超薄面料,又遮不住皮肉的微颤与肋骨起伏。



其次,比例也不对。头部明显偏小,头肩比与头身比都不符合人类常态。


再看动作,它几乎没有人类惯有的“松弛感”。步态笔直得惊人,没有一丝歪斜。


我们细看的话,手臂的摆动与肩背完全脱节,不是肌肉牵引的自然连动,而像是机械算法在强行模拟重力摆动。


并且脚底板全程僵硬,缺乏前脚掌弯折的缓冲。


图源:b站


还有更微妙的一点,就是机器人颈部几乎不动。


要知道,人类走路时头颈会微调保持平衡,而它的头是固定的,像装在轴上。甚至连臀部在走路时都维持同一形状,没有一点肌肉拉伸的起伏。



所有这些迹象叠加起来,都指向一个结论:这不是一个穿着外套的人,而是一台正在模仿人类的机器。


可以说,短短一天,小鹏完成了从“被怀疑造假”到“国产智造信仰”的华丽反转。


在互联网时代,最贵的不是广告,而是注意力。


而这次,小鹏靠一场真假未定的戏,把整个互联网的注意力都拉进了自己手里。

03


小鹏打了个大胜仗


从结果看,小鹏这一仗几乎无懈可击。


原本大众对人形机器人并不敏感,也不太关心。谁会特意去研究机器人会不会走猫步?但当那层布蒙在“皮肤”上,当何小鹏不回应、不辩解,公众的猎奇心理被彻底点燃。


图片


于是,这个本来可能只在科技媒体圈传播的新品,迅速出圈成全民话题。


有人说“这是真人”,有人说“这是AI套皮”,讨论声一浪高过一浪。


最终,当何小鹏“亲手揭皮”的视频发布,全网舆论180度反转,那些曾经质疑它“太像人”的声音,反而变成了它“最像人的证据”。


这才是小鹏真正的胜利。


它不只是证明了机器人是真的,更证明了自己能造出“像人一样”的科技产品。而那些骂他“作秀”的人,无意中成了最有效的传播引擎。


一次争议舆论,硬是被他转化成正向口碑;一场争议,硬是被他演成技术实力的证明。


无论你信与不信,最后都要承认:小鹏的机器人,确实做到了“最拟人”的效果。


相比会功夫的宇树机器人、会跑酷的波士顿动力,小鹏会走猫步的机器人的确更有亲和力。


宇树机器人


波士顿动力


所以无论怎么看,何小鹏都赢了。


他让一个机器人走上了舞台,也让全网都认识了这个会走猫步的机器人。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图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