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插座APP

什么才是理想生活?我们总认为人生就是要追求“高配置”的生活,但最终你会发现,适当减减配置,或许会活得更加从容。这篇文章2400字,预计花6分钟读完,愿你我于删繁就简的生活中,修出丰盈的内心。作者 | 洞见 Allergy
编辑 | Estella
来源 | 洞见(ID:DJ00123987)
“到了某个年纪你自然就会顿悟,身外之物根本没那么重要。低配人生才是最踏实、最稳定的。”如今半生已过,我们才慢慢明白,人若是太过于追求“高配”,终会不堪重负。《肖申克的救赎》一书的作者斯蒂芬·金,有一套自己别致的“小桌子理论”:他写作的时候,只需要一张小桌子,一平方米大小,学生桌模样。桌上摆放的物品也很简单,一盏足以照亮桌面的小台灯,稿纸或者电脑,再无其他。当他成名后,他曾尝试过给自己换一张高级书桌,胡桃木材质,宽大如单人床,只为凸显自己“一流作家”的身份。不久之后,他就放弃了这张桌子,回到了他那简陋的小桌子上。很赞同一句话:“你占有支配物质,也会被物质所占有支配。”居里夫妇结婚时,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有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椅子。“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不要沙发也可以,我们再添一把椅子怎么样?客人来了也可以坐坐。”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子,只有舍弃一些非必要的物件,才能做到起舞轻盈。物质低配,并非让你压缩生存空间,降低生活质量。而是找到一个最适合的生活方式,过着舒心、从容,还有盈余来享受精神生活的日子。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低配你的生活,高配你的灵魂。

年轻时,要驾驭欲望,让它成为自己的动力;到了一定年纪,就要克制欲望,知足常乐,感受人间至味清欢。“想买地没问题,只需缴纳1000元,你用步子圈出多大的地,那块地就全部归你。”但他有个条件:只给农夫一天的时间,如果农夫不能在最后一刻回到起点,那么他一寸土地都得不到。农夫一听很开心,心里想着我一定要多走一些路,这样一天下来就能圈出很大一块地了。第二天,农夫一早就出发上路了,一直往前赶路,片刻都不歇息,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仍没有往回赶。很多时候,人生万千烦恼,不是所得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如果欲望大于能力承受范围,你就会为付出巨大的压力、焦虑的代价。低配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放下。放下浮躁的心,放下繁华的景,放下求而不得的欲念。

圈子低配:
过好自己的人生
“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独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独自的生活。”人在年轻时,总喜欢给圈子做加法,乐衷于结交各种人脉。等待中年以后回头看,发现能留在生命中的,也就那么几个。这时才领悟,其实没必要再为了所谓的高级圈子挤破脑袋。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一书中,作者李尚龙说自己曾非常迷恋社交,也有很多牛人、大咖的联系方式。但后来,当他遇到问题去请教他们时,得到的回复是冷冰冰的3个字:“我没空。”“除去彼此的感情,能让对方帮自己的根本条件,是你能提供等价的回报。”如果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去攀附所谓的牛人圈子,哪有时间去提升自己呢? 真正有质量的人生,都不是靠拼命社交建立起来的。与其讨好攀附高配的圈子,不如过好自己的人生。

曾有位学生去教授家做客,发现教授家很小,里面还堆满了书,根本没地下脚。“您现在声名在外,何必要蜗居在这里过艰苦的生活呢?”低配人生,不是要你衣衫褴褛,吃糠咽菜。而是更加重视内在的修养,重视精神的成长,灵魂的丰富。当你能克制自身欲望,不受外物影响,才能真正的回归本心,感受生命的真谛。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本文作者:洞见Allergy,洞见(DJ00123987)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5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插座APP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点击“在看”,删繁就简,回归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