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插座APP

“得~ NICE!”的表情包人人都用过,但是罗森老爷爷的人生经历却少有人知,看似快乐的他,经历了种种痛苦。这篇文章3800字,预计花10分钟读完,看了罗森老爷爷的故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乐观。作者 | 英国那些事儿
编辑 | Estella
来源 | 英国那些事儿(ID:hereinuk)
只要把他的表情包放在视频末尾,总能莫名增加不少喜感。老爷子今年75岁了。他写过140本书,曾经拿过英国童书桂冠奖。好多英国人都是看着他的儿童书长大的。他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专门在油管开了个频道,虽然不是专业演员出身,但老爷子简直是憨豆先生分豆。夸张的表情,生动的讲述,大朋友和小朋友都能看得津津有味。“我们以前有个老师,超级严格,在她的课堂上,不准呼吸!”那个最有名的nice表情包也是出自频道中的其中一个视频。我们吃烫土豆:吹一吹,凉一凉,放嘴里,der~ nice!我爸:直接一大口挖进嘴里,最后狂煽嘴,大口喘气,狂喷土豆沫!老爷子线下也是如此,跟小朋友们讲故事,眼神,表情,动作完全是沉浸式演绎。罗森老爷子表演时似乎永远都很快乐,但一放松下来,你会注意到他的眼神似乎有一种悲伤。虽然整天都在逗人笑,但罗森的人生却透着伤心的底色。
罗森老爷子出生在英国米德尔塞克斯的一个犹太家庭。
他的童年是快乐的。他父亲是英文教授,母亲也当过小学老师。“他们都是很幽默搞笑的人,喜欢讲笑话,讲故事,唱歌。我爸喜欢用各种不同的语言给我们唱歌,还喜欢给我们读诗歌和戏剧——尤其是莎士比亚的。“我哥哥比我大4岁,他在学校不管学了啥, 都觉得必须回家教我。他也是很搞笑的人,同时非常擅长模仿身边的人。比如我爸妈。”因为这种家庭环境,罗森从11岁起就开始写故事,写诗歌,学表演。还在业余参加了一个表演俱乐部。大概17岁时,他学过一段时间医学,但后来还是去牛津大学读了英文专业。罗森从小就爱打抱不平,大学时两次被捕,一次是因为参加了反越战的游行,一次是为了抗议牛津大学的理发师拒绝给黑人剪发。大学毕业后,罗森进入BBC实习,成为当年最有前途的实习生之一。而被炒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而是因为他的左派政见。据说,当时英国的情报机关“军情5处”在广播大楼也有办公室,当时罗森拍的一部法国哲学家Régis Debray的纪录片引发了不小的波澜,再加上他在另一个项目中用了美国士兵被用来测试LSD药物的片段而遭到美国大使馆的投诉。于是,罗森就彻底丢了工作。从那之后,他就成了自由职业者,开启了自由创作之路。之前在BBC,罗森也负责过儿童教育节目,但他发现,BBC对教育的理解很狭隘,机构事先制定了创作的方向,完全压制了个人的创造力。没有了单位的束缚,罗森就各种放飞了。他专心做自己最喜欢的事——给孩子们写故事。他有种特殊的魔力,可以用最接近孩子的语言表达出孩子们喜欢看的故事。他在1989年写的《我们要去捉狗熊》获奖无数,还拿到了“最大阅读课”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14年这本书的一场读书会,线下有1500个孩子参加,另外线上还有3万名听众。

最有故事的伤心人
治愈读者的同时,也在创作中舔舐伤口
但给孩子们带来无尽快乐的罗森,自己却遭遇了最撕心裂肺的痛苦。1999年,经常出现在罗森故事书中,他极其疼爱的二儿子突然因为脑膜炎球菌性败血症去世了,年仅18岁。他以为只是感冒,没有太在意,跟他轻声说了晚安,就自己去睡觉了。结果第二天早上,他再来看儿子时,他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直到今天,我依然可以清晰看到最后一次跟他说晚安的画面。”一个总是给人带来欢乐的人遭受了丧子之痛,他被厄运砸懵了。后来,所有的脆弱,哀痛,最后,他都写进了一本书,这本书书名就叫《伤心书》。“这是我这个伤心人的画像。也许你会以为画像里的我很快乐。其实我是很伤心,却假装快乐。我这样做,是因为想到如果我露出伤心的样子,大家会不太喜欢。”“有时候,伤心来势汹汹,漫天盖地,到处都是,包围着我。”“那时候,我就变成了这个模样。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最让我伤心的,是想到我儿子埃迪的那一刻。他已经死了。我好爱他,好爱他,但是他还是离我而去了。”“有时候,这件事真的让我很生气。我对自己说:“他怎么可以这样说走就走,说死就死?他怎么可以这样让我伤心?”“有时候,我很想找个人谈谈这些心事,比如我妈妈,但她也早已离我远去,所以没办法。我另外再找了个人,把心事全部告诉了她。”我只想自己静静的想,因为这是我自己的事,跟别人不相干。”“有时候,我会无缘无故的伤心起来,就像有乌云飘了过来,笼罩住我。并不是因为埃迪离开了我,也不是因为母亲离开了我,纯粹只是一种说不上来的原因。”这本书最独特且迷人的地方在于:他不曾以“上帝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样的陈词滥调来试图抚慰哀伤。他的治愈力就在于并不试图安抚,而是真实面对人的体验——这种真实强烈、悲伤,又美丽。罗森并不试图为孩子们打造一个真空的美好世界,而是让他们了解人间各种真实的情感。在治愈读者的同时,他也在创作过程中舔舐自己的伤口。直面生活带来的悲伤、绝望和死亡
这才是真正“nice”的人生态度
而罗森这一生的苦难并没有就此结束。
就在70多岁的高龄,罗森又得了新冠,险些去世。他在ICU躺了48天,多数时间都在昏迷,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只不过,这次新冠后,他的左眼已经几乎失明,左耳也几乎聋了,脚趾也没啥感觉了。“就跟孩子一样,接下来几周,我要不停跟自己重复起身的口令:把手放后面,脚趾跟头一条线。把手放后面,脚趾跟头一条线。”这鬼门关走了一遭的经历也成了罗森的创作素材。病好后,他立刻用自己生病的故事创作了3个故事。他说自己刚用拐杖时很害怕,怕会摔倒,但渐渐的,他爱上了这根小拐杖。他为它取名Sticky McStickstick。还有一个故事叫《Rigatoni the Pasta Cat》,讲的是一只无法吃到自己喜欢食物的猫咪。最后一个故事叫《多样的爱》,里面记录了他感染新冠的经历。
“医生站在我的床边,问我是否愿意签一份文件,同意他们把我引入昏迷,然后往我的肺部打气:‘我还会醒来吗?’‘50%的概率’‘如果我拒绝呢?’‘生存概率为0。’于是我签了。”“护士跟我对床的Peter说,他的尿颜色有点深,’因为现在是黑暗时刻’,他回答。”即便是ICU的生活,罗森也能在细微处找到一丝幽默。也许正是因为罗森自己深切感受过人生的苦难,所以明白笑容的珍贵。
Reference: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1/aug/07/michael-rosen-sticky-mcstickstick-book-about-covid-recovery-covidhttps://www.theguardian.com/lifeandstyle/2020/jun/28/michel-rosen-the-national-health-service-saved-my-life-when-i-had-coronavirushttps://www.michaelrosen.co.uk/about/https://www.themarginalian.org/2015/08/25/michael-rosens-sad-book-quentin-blake/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Rosen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包括动图)、视频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本文作者:英国那些事儿,本文来源:英国那些事儿(ID:hereinuk),事儿君告诉你在世界各地发生的各种奇奇怪怪的大小事……
点击“在看”,愿罗森老爷爷永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