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必须马上换工作的3个信号,你中招了吗?

2021-08-01
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插座学院


你觉得什么情况下该考虑换工作了?让你选择换工作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这篇文章2000字,预计花6分钟读完,看完或许你会有不同的答案。



作者 | 紫糯

编辑 | 小杰

来源 智联招聘(ID:zhaopin-com)



前段时间,朋友吐槽公司近期人员流动频繁,一个项目都还没有做完,就已经换了两三批人,新招进来的人能力也越来越差,接连出错,直接损失了大半奖金。


朋友在吐槽之余,更是让帮忙留意工作机会,准备提早做打算。


不得不说,朋友的决策很正确,在他跳槽换工作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原本的项目部就遭到裁员,朋友的提前行动,算是躲过“一劫”。


作为打工族,在平台上发光发热保持稳定固然重要,但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培养职场敏锐度,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更为稳妥。


当下面这3个情况出现,说明该考虑换工作了。



老员工大面积流失
身边同事不停换人



如同开篇朋友的遭遇,短期的项目还没做完,人已经换了好几拨,不仅不利于项目的进行,也给团队的稳定性带来不良影响。

公司有人离职是正常的,但频繁流动就要注意了。

如果流动性过大,身边的同事纷纷跳槽离职,就要引起警惕了。

频繁的流动很容易动摇根本,并且很难维持良性的运营。

如果是公司经营不善或管理不当带来的非正常流动,千万别想着有能力的人走了,你就可以趁机上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位是小概率,而上当则是大概率。毕竟公司得不到大部分人的认可,其实就暗示有问题。


前段时间“教育双减政策”的发布,引发教培行业的大震动。


早在政策落地之前,就有不少从业人员开始闻风而动,赶在公司开始裁员之前,早早给做好了打算。


在别人想办法谋出路的时候,那些原地不动的人,未来只能被动服从安排,在危机来临的时候,陷入焦虑和恐慌中。


所以总的来说,当身边有超过3个以上的同事,在同一段时间内相继离职,就要引起重视了,即便是未雨绸缪,也应该早做打算,防止太被动。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身体开始持续
发出求救信号


前段时间#专家称超过一半的猝死者为中青年人#的话题登上热搜,引起了对猝死越来越年轻化的关注。

猝死是突然的,但是在发生前,身体其实已经发出过太多的求救信号。

月初,合肥因加班猝死的男子,早在之前就有身体不适;36岁的清华博士在马桶上猝死前,曾发消息给妈妈声称自己太累了。

这些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就是因忽视了身体的求救信号引发而来。


在快节奏的工作中,持续性熬夜、不能按时吃饭已然成为一种常态。


亚健康,也成为大多数职场人体检报告上常常出现的3个字。


当你感觉过于劳累,超出身体负荷,一定要及时停一停,去医院检查或休息,而不是硬扛着,拿生命来博弈。


在当下,用生命工作不再是一句褒奖,而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如果工作已经危及到了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及时放弃,才是明智之举。

无论挣多少钱,都没有身体重要。留得青山在,才会有无限的可能。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开始讨厌工作
拒绝接受信息


不喜欢的工作做着有多痛苦,小敏觉得自己很有发言权。

毕业后,小敏听从家人的安排,在一家企业做会计。

虽然工作看起来稳定体面,但却不是小敏喜欢的,每天的工作,对小敏来说都是煎熬。

对于公司安排的培训或晋升考试,小敏则是能躲就躲,从不参加。

所以就算在公司呆了两年,小敏依旧是原地踏步,错过很多机会;同时小敏也从不分享,没人知道她在做什么,是否需要帮助。

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当开始讨厌自己的工作,拒绝信息交流时,一定是这些地方出现了问题:


1、内容不喜欢


如同小敏那样,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内心没有认同感和共鸣,工作就很难带来成就感。


而缺少了喜欢的激情,工作就只是在“被迫”完成,自然不会去挖掘有效信息提升自己。

这种对工作的抵触和厌恶,继续没有意义的内耗,不如早做转型,及时止损,永远为时不晚。


2、薪资不满意


薪资作为工作结果的直接体现之一,自然会影响到职场人对工作的判断。


如果只是暂时的薪资达不到预期的水平,但未来可期,那可以考虑将眼光放得长远,踏踏实实,稳扎稳打,熬过“蛰伏期”。


但如果长时间没有调薪,只画大饼,沟通也无果的情况下,就要引起重视。如果有更好的机会,建议择良木而栖之。


毕竟值得追随的公司,从不会在薪资上亏待员工。


3、毫无收获感


很多人在刚开始工作时常常是一腔热血,全情投入。


但随着时间推进,付出和收获严重不成正比,这往往会给自己的心态带来很大的转变。


尤其当能力得不到认可和重视,脏活累活都是自己干,但升职加薪却总无缘。


与其长时间被“吸血”,为他人做嫁衣,不如换个平台,争取更好的待遇。


职场不易,所以更需要在充满变数的局面中,正面困难,化被动为主动,才能将未知的风险降到最低。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学院立场。




作者:紫糯,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智联招聘(ID:zhaopin-com),转载请联系智联招聘。


点击“在看”,愿你有一份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