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聊早点|早上练武何时吃早点 霍元甲玄孙女告诉你……

2024-05-01
文章转载自"每日新报"


聊早点


充满仪式感的早点,每一口鲜香甜咸酥脆嫩滑,咂摸出的情感,因城而同,因人而异。这些早点故事,有滋有味。




【本期讲述人】

霍静虹

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玄孙女
大学武术教师


她说:

馋煎饼馃子,就是想家了。




老一辈人练武,吃完早点再练或者是练完了再吃的,基本都有。

我师父的习惯是,早上吃完早点后,再开始练武。反正,空腹过度饥饿或者吃得过饱,都是不可取的。

赶上用粮票买早点的“尾巴”

我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在河北区业余体校习武了,还赶上了用粮票买早点的“尾巴”了。

在我的印象中,当时都是在家门口的豆腐坊买早点,从豆浆、馃子到老豆腐、锅巴菜都有。

当时的豆浆,
盛上来往桌子上一搁,
没多久,
表面就起了一层薄薄的浆子皮,
能用筷子挑起来而不破。

现在,天津街头巷尾的一些老早点铺卖的豆浆,还能挑起皮儿。这在外地很少见了,是做法不同的原因吗?

豆腐坊磨豆浆自然也点豆腐、做块豆腐。加卤的老豆腐之外,还有一种白豆腐的吃法:就是卤换成豆浆,然后加盐,滑嫩的咸香,特别顺口。

回津第一件事情就是买套煎饼馃子

当时,老豆腐、锅巴菜、炸馃子都集中在一起,属于“一站式购物”,特别方便。但也没注意,这些全是豆腐坊一家干的买卖,还是几家一块儿做的生意。

尤其是炸馃子,特别脆。

霍静虹记得,那时煎饼馃子都没有鸡蛋,果篦也是后来才有的。摄影 张继明

我爱吃煎饼馃子。

当时煎饼里放的馃子,
基本都是炸完以后简单晾一下就裹进去。
一口咬下去,
皮儿的酥、馃子的脆,一样不差。

现在摊煎饼馃子的都是“批发”来的馃子,看着还“骨立”,但做得以后就已经是软塌塌的了。

其实,在天津的时候,可能一个月也想不起来吃上几回煎饼馃子了,但这些真是一种骨子里的记忆吧。

之前,我在国外待过一段时间,有一次路过一家“天津饭店”,还没进去,我已经开始脑补,这里是不是有锅巴菜、老豆腐、煎饼馃子……

不久前我去云南有一个月的时间,真是馋煎饼馃子啊。一回天津,我就赶快买一套过过瘾。

想这口天津味道,其实就是想家的味道吧。



天津首届早点文化旅游节
4月26日-5月5日 


撰文 编辑 / 记者 单炜炜 王轶斐
logo制作 苑靖 
值班编辑 / 徐丹
审校 / 窦怀国
责校 / 王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