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沉迷占便宜
叶晓明、冯世杰、刘冰这几个格律诗的小股东,本质上就是想占丁元英便宜。
他们知道丁元英的能量、判断力远在他们之上,为什么在公司事情发展的过程中,却对这个他们请来的大佬,表现出极度不信任?
因为,大佬的帮助,跟他们想的不一样。
在他们的想象里,请大佬带王庙村致富,应该是大佬出钱出力,他们表达一下感谢就好,最多鞍前马后出点儿力气。
而丁元英的核心思想,我们知道,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只能自己拯救自己。
所以,他是不会把饭喂到他们嘴里的。他知道,这样的扶贫,长期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他要让他们参与这个游戏,如果他们的认知、心智够得上,自然能上岸;如果够不上,梯子都搭好了,自己爬不上去,怨不得别人。
所以,丁元英与这几个年轻人之间,有不可调和的认知矛盾。
所以,遇到一点点可能的风险、一点点有可能需要自己承担的责任,这几个抱着来占便宜心态、想挖一勺子就走的年轻人,自然不干了,赶紧拍拍屁股退股。
反观在这件事中赚到了钱的欧阳雪,她是怎么处事的?
她本来跟这件事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也完全不感兴趣。可以说,是丁元英需要她的帮忙,需要她的身份来做这个最大的股东。
因此,丁元英给她了一个只可能赚不可能赔的方案。如果赔了,算丁元英的。
但是,欧阳雪不同意。
在她的认知里,虽然她跟这件事情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既然她答应了,那说明她信任大哥。大哥这样的人物,愿意带她玩儿,已经是她的荣幸了。哪有自己只摘果子不承担风险的道理?
愿意信有可能的利益,就自己承担潜在的风险。这是欧阳雪的原则。
所以,这个本来跟格律诗音响业务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女人,最终成了赢家之一。
我们从她在整件事中,每一次面临巨大利益问题时的态度行动,应该也能知道为什么芮小丹当初愿意抵押房子给她钱开饭店,她开饭店又为什么能成功。
同样摘到了胜利果实的肖亚文,也是这样行事的。
在格律诗最艰难的时刻,她要入股。善良的欧阳雪还劝说她等事情明朗了再进入不迟。肖亚文说迟了。
正因为不明朗,她才有机会以现在的价格进入,如果风险解除了,就没有她的机会了。
她并不想占欧阳雪任何便宜,她选择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风险,最终去赚属于自己的利益。
商场上,刀刀见血。想占点小便宜就跑路,其实是把别人都当傻子,是违背利益交换本质的。
别人都不用整你,自己在错误认知下的错误决定,就会让自己把路越走越窄。
现实中这样的事情是非常多的。
只想攀点儿关系让别人帮助自己,自己在里面要稳赚不赔,要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只负责收获,哪有这样的好事儿?
举一个我身边年入8位数的大佬的例子。
他一个前同事,看他自己单干搞业务搞成了,想让他带着玩儿。
本来俩人在公司也没什么交情,但是这大佬也心善,想着能拉一把就拉一把。所以就想带他进他们都是搞这个业务的人的圈子。
这种圈子要交年费,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定期要聚会、交流业务什么的,相当于大家众筹经费了。
这个前同事,马上觉得是这个大佬可能想从中收回扣,才带他入会。不仅拒绝了,还去前同事群里抹黑他。
这真是神操作了。
年入8位数的人,犯得上费尽心思在4位数活动经费里拿回扣?
其实根本问题就是,他请求大佬帮助的时候,压根没想着自己要付出成本或者承担点儿什么责任。
他就想占别人点儿便宜。看到别人摸爬滚打交完学费冒完险成功了,能不能把你的通关秘籍喂到我嘴里,保证我稳赚?
如果人到中年,仍然无法克服这样的处事模式,是非常可怕的。
回头复盘,你会发现,人生这一路,你错过了无数机会。不是别人没给你机会,是每一次你自己都因为自己只想占便宜、不想有任何承担的心态,选择了错误的那条。
就像《天道》里的刘冰,丁元英直到最后,仍然给了他机会。他自己又选择了贪婪的、想攫取别人胜利果实的那条。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