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2023年,这些公司起飞了

2023-09-18
文章转载自"ToB行业头条"


活下去,等风来。

来源  / 定焦 (ID:dingjiaoone

作者 / 温故



2023年,有什么行业很火吗?

我们知道,不温不火的行业不少,比如房地产、互联网、金融。

也有一些风口倒下。去年被热捧的元宇宙、Web3,现在都很凉。

乍一看,好像大家都很难。

但如果我们做一个系统的盘点,会发现还是有一些行业,实现了逆势增长。有一些公司,在2023年起飞。

根据公开披露的2023年上半年财报,我们制作了以下这张表,这些公司的业绩非常亮眼。


除了收入增长,表中公司最大的共同点,是盈利能力大大增强。之前亏损的开始赚钱,已经赚钱的现在赚得更多。拼多多半年赚了212亿,比亚迪赚了110亿,一直巨亏的快手都扭亏为盈了。

我们将表现不错的公司大致分为四类——热门赛道、复苏、比拼低价、出海扩张。这四大类别里,分别有一些公司,今年业绩高速增长,赚到了2023年的第一桶金。
·
·
·


01

热门赛道:大模型、新造车
你方唱罢我登场

看一个行业火不火,最直接的指标,是看它招不招人,以及花多少钱招人。

AI大模型和新能源,是今年招人最猛的两个赛道。

根据猎聘发布的《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AI大模型、新能源这两个行业发布的应届生职位数量,在18个新赛道中增速排名第一、第二。

AI大模型公司疯狂招人,硕士、博士应届生需求巨大,深度学习岗开出了41.89万元的平均年薪,在所有岗位中排第一。


一位AI行业猎头对我们表示,OpenAI在全球起到了示范效应,带动中国AI人才薪资水涨船高,OpenAI员工的平均年薪已超过100万美元,未来还可能通过期权兑现赚到数千万美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AIGC赛道的投融资事件有50多起,其中不乏金额过亿的项目。去年3月刚成立的AI公司深言科技,今年半年内连拿两笔融资,红杉资本、腾讯纷纷下注。通用大模型初创企业MiniMax,估值升至10亿美元,晋升独角兽行列。

一位在AI行业多年的创业者发现,外界从去年底开始对AI的关注度快速上升,主动过来交流的投资人也多了起来。“我们赶紧对项目进行了重新包装,贴近AI大模型,抢抓风口。”

目前,AI大模型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还没有显现出来。但国内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大厂,都已经下场做大模型。这些投入未来会逐渐体现在财报上。

相比AI的突然火热,新能源汽车已经热了很久,价格战从年初一直打到现在。

现在,比亚迪是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汽车公司,风头盖过了特斯拉。

比亚迪在上半年卖了126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据整个行业超过三成的市场份额。其他车企与比亚迪的差距非常大,很多新势力的单月销量没过万,而比亚迪一个月26万。

在销量一骑绝尘的同时,比亚迪变身为一台赚钱机器。上半年比亚迪公司收入2601亿元,净利润达到创纪录的109.5亿元,今年全年净利润或将超过200亿元,成为中国最赚钱的汽车公司。

新势力中发展最好的是理想汽车,这不仅体现在销量上,还体现在盈利能力上。

过去三个月理想的月销量都超过3万,持续保持在新势力第一名。“蔚小理”在今年正式分化,蔚来和小鹏被理想大幅拉开差距。

理想的公司市值已经位居中国车企第二位,仅次于比亚迪。而在互联网公司中,理想的市值超过了小米。

其他新势力的处境各不相同。小鹏拿到了大众集团7亿美元的投资,花58亿元接盘了滴滴的造车项目;蔚来把换电权益从新车价格中解绑了,全力推新车,蔚来手机预计9月下旬交付。

不过,所有车企都不如卖电池的宁德时代赚钱。去年疯涨的碳酸锂行情结束了,锂价回落,给了电池厂更多利润空间。上半年,宁德时代净利润207亿元,平均日赚1亿。

02

复苏:咖啡、旅游、演唱会
都火了

餐饮和旅游,是今年第一批复苏的业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餐饮收入1.21万亿元,不仅远超去年,还超越了2019年的水平,其增速也高于同期社会零售总额的增速。

连锁餐饮品牌纷纷启动门店扩张战略。根据餐饮咨询机构窄门餐眼数据,过去三年,我国餐饮门店总计减少了224万家。这些空出的店址,成为“报复性创业”的基础。

以瑞幸咖啡为例,从2019年底到2021年底的两年时间里,瑞幸咖啡全国门店总数从4789家到6024家,一共新增了1235家。而在2022年,瑞幸新增了2190家门店。2023年,瑞幸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开出了2622家门店,开店速度大大加快。


庞大的门店规模带来了更多的收入,二季度,瑞幸的营收首次超越星巴克中国。

瑞幸还跟茅台玩起了联名,推出的咖啡新品“酱香拿铁” 上市当天卖出542万杯,一天销售额超过了1个亿,创下瑞幸咖啡诞生以来的最高销售记录。

规模效应,加上运营效率提高,让之前一直亏损的瑞幸开始赚钱了。瑞幸门店层面的利润率达到29.1%,公司在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5.6亿元。

瑞幸咖啡疯狂开店、低调赚钱,是餐饮行业复苏的一个缩影。海底捞、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品牌,也在今年取得了不错的增长。

这些品牌有一个共性——比以往更加注重经营效率。它们通过变革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方式,缩减经营费用,“挤出”更多的利润。海底捞上半年的净利润接近2019年全年,奈雪的茶成功扭亏为盈,都是这一策略的体现。

旅游行业的复苏也很好理解。人们憋坏了,需要出去玩。从实际情况来看,行业在今年不只是反弹,而是爆发式增长。

从五一假期的人山人海,到全国人民“进淄赶烤”, 到“5年来最火暑期”,疯狂旅行的人们让旅游行业的热度从年初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行业增长的驱动力变了。过去,旅游消费的主体是大城市的精英人群,现在,人群不断从一线城市向非一线城市扩散,大众旅游崛起。人们的需求也变得多样,个性化、定制化、小团化,带动旅游产品更加丰富。

抓住这一波机遇的旅行平台,都赚得盆满钵满。

同程旅行在二季度实现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117.4%;经调整净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428.9%;平均月付费用户4220万,同比增长52.3%。这三项业绩指标,都超过了疫情前,创造了历史新高。

从业者也赚到钱了。多位从业者对我们表示,今年暑假生意非常火爆,业绩相比日常至少翻倍。

除了餐饮旅游,各类演出活动今年也人气超高。

出行限制取消后,跨城观演需求爆发。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9.33万场,与去年同比增长4倍;观众人数6223.66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超10倍。其中热度最高的是大型演唱会和户外音乐会。

周杰伦、李荣浩、五月天、薛之谦、TFBOYS等明星在今年举办的演唱会,基本都是开票即售罄,一票难求。一些黄牛囤票加价,周杰伦的两张连座票,被叫价15万。以至于相关部门紧急出台政策,严厉打击黄牛,规范票务市场。

商业性演出不仅增加了票房收入,还拉动了地方经济,跟餐饮、旅游行业共同发展。

03

比拼低价:
线上价格战,线下折扣店

今年市场的另一大趋势是拼低价,主打性价比的公司活得很好,比如拼多多。

拼多多以低价拼团起家,以百亿补贴出圈,很多商家将拼多多作为一个清库存的渠道。现在,拼多多不仅是中国增速最快的互联网大厂,还是最赚钱的大厂之一。

上半年拼多多的营收增速高达63%,大幅领跑同行,同时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4%至212亿元。尤其在二季度,拼多多的营收超出市场预期78亿元,净利润超出约30亿元,堪称炸裂。

大家花钱越谨慎,拼多多就越吃香。

淘宝、京东也在今年调整策略,往性价比方向倾斜,

专题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