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读了三遍《明朝那些事儿》顿悟:人一飘,必挨刀

2023-10-31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文/每晚CC   编辑/MBA智库琉琉

2006年,有这样一本书,一经面世就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轰动,销量超过千万册,随后被多次再版。


这本奇书,就是至今仍在畅销书之列的《明朝那些事儿》。


而该书的作者当年明月,更是因此火遍了大江南北。


可面对这滚滚而来的名利、赞誉,当年明月不仅没忘乎所以,还看得比谁都清醒:

人到了巅峰要小心,就要走下坡路了。


这世上没有只升不降的波浪,你有升起来这一天,就有落下去那天,别把自己当回事。

熟读历史的他深知,人出了名,最怕的就是飘。


所以在《明朝那些事儿》这本里,他也一直反复在用历史告诉世人:做人不能飘,飘了要挨刀。


人一旦高看自己,便会狂妄自大,不知轻重;


一旦得意忘形起来,便只有粉身碎骨这一个下场。


以史为鉴,如果你不想被名利冲昏头脑,就多读几遍《明朝那些事儿》。


读懂了它,你也能避开得失成败的纷扰,活得清醒而低调。




1

自负的人,挨现实的刀


老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意思就是告诉人们,有多大的本领就做多大的事情。


可总有些人,取得了一点成就,就志得意满,以为自己无所不会;获得了一些赞誉,就自视甚高,觉得自己能力超群。


殊不知,如此高看自己的人,总有一天会被命运狠狠教训。


《明朝那些事儿》里,就讲过一位下场特别凄惨的将领。


他叫袁崇焕,本是一介书生,考了五次科举,才好不容易考中了进士。


本来按照他文官的仕途发展方向,应该是先做知县,干得好的话再升知府、京官什么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都能给自己混一个好前程。


可袁崇焕却不满足于这样的平淡安稳,他觉得以他的才能,就应当去驰骋疆场、保家卫国,于是他自告奋勇地去守辽东。


可是他忘了,他是一个文官。


结果到了辽东,他屡屡不敌进犯者皇太极,经常被皇太极耍得团团转。


恼羞成怒的他,想出了一个昏招:私自斩杀皮岛总兵毛文龙,夺得皮岛的控制权。


而皮岛,是牵制皇太极所在后金的重要基地。袁崇焕以为,控制了皮岛,对抗皇太极就会多几分胜算。


但这一次,他又高估了自己的实力。那些皮岛的将领根本不听他号令,很快,皮岛就陷入了混乱。


皇太极得知这个消息后,更加无所顾忌,浩浩荡荡杀到了北京城下。


虽然后面袁崇焕也及时意识到失误,千里奔驰救下了崇祯。


但崇祯怎么能容忍袁崇焕的越权和误国,直接给他判了凌迟之刑。


当年明月在书里说得很透彻:


袁崇焕只是一个将才,而不是一个帅才,他把自己摆到了帅才的位置上。


而现实中很多人,明明只是燕雀,却一直以为自己是雄鹰;


明明能力一般,却不甘于过平淡的日子;


这样的人,一旦取得一点成就,便不知天高地厚。


到最后,必然会一脚踏空,摔得头破血流。


搞不清自己的实力,才是一个人灾难的开始。


你要想避开现实的利刃,就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



2

骄横的人,挨欲望的刀


纵观史书,我们会发现:


古往今来,那些摔得最惨的,一定是曾经爬得最高的;


那些遭受非议最多的,也一定是过去风头最盛的。


这些人爬上了高位,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做事无所顾忌。


殊不知,有点权力就嘚瑟,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愚蠢。


《明朝那些事儿》里的胡惟庸,风光时曾高居宰相一职,最后却在一夕间被抄家灭族。


他的悲剧就始于,太高看自己的宰相位子。


他深知,宰相的权力在万人之上。


所以在为相期间,他大行职务之便,各种贪污受贿,排除异己。


但这还不算什么,他甚至还敢挑战朱元璋的权力。


不仅私自截留下属的奏章,就连官员升降、处决犯人,也不去问朱元璋的批准。


朱元璋知道他做的这些事情后,愤怒不已。


可胡惟庸非但不去认错,还妄想独揽大权,到处拉帮结派。


他以为,凭着宰相之位,凭着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就可以跟朱元璋分庭抗礼。


事实证明,他太低估了朱元璋,也太高看了自己。


要知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朱元璋一出手,不仅直接杀掉了胡惟庸和依附他的党羽,还借此废除了延续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


所以说,不要把位置当作自己狂妄的资本。


位置,可以被取代;成就,也可以被覆盖。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凭你地位再高,也只能接受被碾压的命运。


更何况,在这世间无论你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总有人仰望你,阶上也有人俯视你。


你我最应该做的,是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被欲望裹挟头脑,不要被平台的光芒遮蔽双眼。


永远谨言慎行,才能走得更远。



3

狂妄的人,挨他人的刀


孔子有云:“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而愚蠢的人,却会仗着一点功劳,自恃劳苦功高,进而在自我膨胀、骄纵妄为中,走向毁灭的结局。


《明朝那些事儿》有一个叫朱亮祖的人,曾是朱元璋的老部下。


他在战场上立过大功,开国后,朱元璋将其封为永嘉侯,派他镇守广州。


位高权重,可想而知。


但此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骄狂。


当时,广州番禺县的县令叫道同,是一个清廉的好官。


由于执法严厉,他与当地的土豪劣绅发生了矛盾。


这些土豪劣绅拿道同没办法,便给朱亮祖进献了许多珍宝,希望以此拉拢朱亮祖。


而朱亮祖既收了钱,又想逞逞威风,便果断地答应了。


此后,他就不断地干涉公务,找道同的麻烦。


甚至还安排人暗中设伏,痛揍了道同一顿。


最过分的一次,道同抓住了恶霸罗氏兄弟,朱亮祖又出面维护,竟胆大包天地动用军队强抢罪犯。


道同忍无可忍,上了一道奏折弹劾朱亮祖。


朱亮祖当然也料到了道同会告状,但他不仅丝毫不惧,还先发制人,派人骑最快的马先赶到了朱元璋那里,告了道同一状。


道同因此被杀。


但几天后,道同的奏折到了京城,朱元璋一看才意识到自己被人摆了一道,杀错了人。


悔恨之下,朱元璋迅速派人抓了朱亮祖治罪,并用鞭子狠狠地抽死了他。


而朱亮祖在临死之前还一直觉得,自己是开国大将,御封侯爵,朱元璋绝不会为了一个芝麻官对自己下手。


老话说,狗狂挨砖头,人狂没好事。


做人再聪明,再有本事,一旦变得狂妄自大,就是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下。


毕竟,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你以为自己是个人物,可这世上总有能压倒你的人和事。


有本事不狂,有成绩不飘,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才是最重要的生存之道。



当年明月曾说:“你飘起来,总有一天你要落地的,会摔死。”


顺风顺水的河流中,遍布着各种暗礁;花团锦簇的人生里,隐藏着种种危机。


所以,人在特别顺的时候,一定要压住自己的势头。


毕竟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那么来之不易。


你一定要头脑清醒,千万不要因为一念之差,毁掉了你的整个人生。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THE END-


 作者:每晚CC。本文系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原创,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欢迎关注每晚一卷书。图源:图虫创意。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