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ToB行业头条"
来源 / 正和岛 (ID:zhenghedao)
作者 / 孙玄
1918年底,民国儒学大家梁济问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其后整个20世纪,中国与世界几乎都在动荡巨变中度过。百余年后的今天,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乌克兰危机更将亚欧大陆拖入动荡边缘,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时代带来的焦虑落到普通人头上……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混沌。在充满动荡和不确定中,努力活下去,成为所有人的共识。2024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会好吗?中国国运又如何?再次成为时代之问。本文结合专家观点和个人分析,预测了未来10大趋势,愿你能拨开云雾、看清未来。史诗级大年
谁也没料到,继俄乌战争、巴以战争后,全球安全格局最大的“黑天鹅”事件,是朝鲜半岛。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全球有约40个国家和地区将举行重要选举,包括美国、俄罗斯、印度、印尼、乌克兰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产出的42%,而选举背后是32亿人的民意抉择。因而有人称2024年可以看作是“矛盾清算年”。安全和稳定是发展的首要前提。全球选举扎堆,世界形势不确定性增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无疑加剧了全球经济风险,成为最大的投资风险之一。世界经济板块化
2024年全球经济走向何方?随着通胀高企、利率持续高位,地缘政治风险继续上升,世界经济或将不温不火。有学者预测,2024年世界经济将是“平庸之年”。世界银行在《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2020-2024年是全球经济“30年来最疲弱的5年”。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英德米特·吉尔警告说,如果没有“重大的路线调整”,本世纪20年代将被视为“浪费机会的十年”。在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前提下,世界经济正在板块化,以美国经济为核心、以西欧尤其是德国经济为核心、以中国经济为核心带动周边东南亚、东亚国家三个板块,且板块间经济周期并不同步。受全球宏观环境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的内生逻辑影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期,以“铁公基”为主的传统模式遭遇危机;以新基建、科技创新为主的新经济方兴未艾,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未来2-3年的阵痛期,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但中国经济基础依然坚实,在未来的关键新产业等新质生产力上,占据较好的身位,随着居民投资房地产的减少,消费需求的复苏,中国最终会再次进入经济加速上升通道。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上,有两个方向性的调整:首先是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其次坚持先立后破,谋定后动、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整体来看。2024年中国会下大功夫稳增长、去风险。多家预测机构,2024年,中国大概率是经济增长的恢复年。全球供应链大分流
疫情爆发叠加外部局势,全球供应链脆弱多变,打乱了全球制造的节奏,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和贸易单边主义抬头,各国供应链主权意识觉醒。供应链安全,替代了追求成本与效率的考量,成为首选因素。一个供应链大分流的时代正在到来,未来的全球制造不再是一个“拥挤的世界工厂”,而是转变为分散式制造。在中国可以为此做好准备,选择如何去经历。于个人而言,在动荡中保持一份定力,做难且正确的事情,才有可能“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上述十个趋势所构建的新现实,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正和岛观点。对于2024年的新趋势,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见解。[1]. 科技企业加速布局 新能源车主攻智能化,经济参考报
[2]. 产能过剩危机下,风电、光伏的2023并不那么“风光”|2023·大复盘,钛媒体
[3]. 朱民对话达利欧:五大因素改变2024,和讯网
[4]. 道是无晴却有晴,高善文
[5]. 出海2024,洞察大时代下的新红利,霞光社
[6]. 上市公司“出海”各显神通 中国产业布局全球市场,上海证券报
[7]. 中国企业出海走哪条线,要看具体产业,施展
[8]. 全球供应链日趋“短链化”,中国在当中处于什么地位?第一财经
[9]. 做好打持久战、过紧日子的准备!王志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