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SaaS创业——从管理会计看SaaS企业经营的真相

2019-05-29
文章转载自"ToB行业头条"

点击蓝字关注更多To B大事

结合理论分析一下SaaS企业经营中的几个重大决策问题。关注「ToB行业头条」,在后台聊天窗口回复“路线图”,即可查阅往期#SaaS创业路线图# 系列文章。

来源/ SaaS白夜行  吴昊

编辑/  jenny


我有一个会计专业的学位,但上周在中欧学了《战略管理会计》课,才真正理解了“管理会计”中成本分配、管理决策、组织设计和激励机制在企业经营实战中的关键作用。

 

究其原因,一是中欧的教授有理论结合实战的能力,他们一边与诺贝尔奖得主在同样的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学术论文,一边在贵州茅台、上海宝钢、京东等中国一流企业担任独立董事;二是我工作二十年来对“企业管理”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认知,

 

闲话少说,我结合理论分析一下SaaS企业经营中的几个重大决策问题。

 

首先说明一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同,前者是为内部管理决策服务的(我更喜欢这个),后者的目的则是记账和报税(需要遵循中国的会计准则和税法,提供给外部的股东及事务所)。

 

我们先从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这样基础的概念说起。

 

/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取舍 /


顾名思义,“固定成本”指短期内与生产量/销售量无关的成本,例如SaaS公司的研发费用。“变动成本”指与生产量/销售量正相关的成本,例如销售额越高,发给业务员的提成支出就会越多。

 

SaaS公司的办公室租金、研发及职能部门的薪资、管理层薪资,这些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是“固定成本”。

 

而 客单价-变动成本=边际贡献。

 

当然,这些公式都要讲究收入与费用匹配。如何划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与业务关系很大。

 

案例A、美国西南航空


说起来很有趣,在商学院,美国西南航空是个被各门课老师引用的案例。人家确实牛啊,美国的6大航空公司在“911事件”后都陆续破产,只有西南航空连续40多年保持盈利。原因是什么?是创始人的眼界?是企业文化?当然都有影响。

 

但请所有创业者注意,我们经常强调企业文化,但文化也是要有经济基础的,管理者必须会帮部属算个人收入账。

 

以西南航空为例,我们发现其飞行员、地勤工程师、空乘等各个岗位的底薪都比其它航空公司低1/3左右,加上西南航空非常重视飞机的利用率,飞机降落后在30分钟左右就会再次起飞,所以这些岗位的工作量比其他航空公司高出很多。

 

这些都是对“变动成本”的控制,最终其“每座位每英里”的变动成本,竟然只有某些航空公司的一半甚至更少。因此西南航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巨大优势。

 

而在保障员工收益上,西南航空的方式是“后端奖励”,他们拿出税前利润的15%分享给员工,以此保障收入。这个部分就是需要企业文化和历史信用了,否则谁会愿意降薪考虑的是一个月的决策,从这个时间长度看,我认为这些都是固定费用。

 

此外,业务员的销售提成+销售管理层的管理提成之和为销售额的35%,这是变动成本,对应的:


边际贡献率 = 1 - 35% = 65%

 

可算得:


固定成本 = 研发100万 + 职能20万 + 服务30万 + 市场部薪资10万 + 市场推广15万 + 销售部门底薪100万  = 275万。

 

盈亏平衡点的月度销售额 = 固定成本275万 ÷  边际贡献率65% = 423万。

 

如果“沙云科技”当月营收为400万元,则税前利润为: 400万 * 边际贡献率65% - 固定成本275万 = -15万。

 

案例B2、还是看这个例子,如果是考虑年度经营情况呢?

 

从一年的角度考虑,服务30万 + 市场部薪资10万 + 市场推广15万 + 销售部门底薪100万 ,这155万,都应该作为变动成本考虑,因为从一年的角度看,这些岗位都是需要根据业务量做调整的。此外的研发和职能费用,我们假设在这一年没有变动。

 

我这里提出一个“营销服务费率”的概念,它不包含固定费用(研发和职能成本),

营销服务费率 = 销售、服务、市场的费用之和÷销售收入

 

以上面的例子,营销服务费率 = (服务30万 + 市场部薪资10万 + 市场推广15万 + 销售部门底薪100万 + 销售额400万 * 提成35% )÷ 销售额400万 ≈  75%

 

我这一年见过不少SaaS企业,营销服务费率大多在60~90%之间,甚至有超过100%的(也就是说客户第一次收费不够养活营销服务团队的)。这个案例里的75%大约是个中位数了。

 

那我们仔细想想,这个75%意味这什么?

1、每增加100万销售额,都同时增加75万变动成本,也就是说,只能增加25万毛利;

2、如果希望不增加现金压力,研发成本增加100万,需要销售额增加400万(在本例中是业绩翻番)。

 

所以我们一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市场效率、销售部门的线索转化效率、服务部门的续费率和增购率,这样就会降低“营销服务费率”、提高“边际贡献率”。

 

另一方面,从利润考量的角度看,对于固定成本的增加要特别谨慎,研发和职能费用每增加1万元,都需要增加4万元的销售收入才能平衡。我在寒冬期见到还能盈利的SaaS公司,都是一贯在研发投入方面非常谨慎的。

 

即便融到很多钱,在增加研发投入上仍然需要谨慎考量,因为是个长期的“固定成本”。

 

这也是产品技术出身的创始人的优势,他们往往更加擅长控制研发投入。如果创始人是营销出身,你的技术合伙人就必须有很深的功底,他的任务是把研发资源组织到最高效率。

 

本文中引用的资料包括:

1. 《美国航空企业成本分析案例》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许定波教授 2002年11月编写,2003年3月修改

2. 《西南航空公司为航空业设定了成本标准》Scott MCcartney 2002年10月9日华尔街日报,张昕 翻译

3. 《一个航空业的奇迹》 Sally B. Donnelly, Time Magazine, 2002年10月20日,张昕 翻译

 

《管理会计》中SaaS公司能用的部分还有:成本分配机制、组织设计和激励机制等,我将在后续系列文章中逐一写到。本篇文章为《从管理会计看SaaS企业经营的真相上篇》,欢迎持续关注我们之后的文章更新。


作者介绍 - 吴昊:SaaS创业顾问,纷享销客天使投资人、前执行总裁,8年SaaS营销团队创新+13年企业信息化经验。目前在为SaaS公司提供战略咨询,重点是市场、销售、服务团队的规模化。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


转载/投稿/内容合作/寻求报道

请联系微信:qifutoutiaozhushou3W 

/

欢迎加入我们的行业社群

公众号后台回复 【入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