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尽量找自己配不上的工作”上热搜:找工作,最好去高攀!

2025-07-11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作者 |  李亚男
来源 |  智联招聘
1997字 阅读时间4分钟

前段时间,“尽量找自己配不上的工作”上热搜。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反常识,但是实际是职业发展的金玉良言。放在企业管理中,其实和“不胜任晋升”是一个道理。

如果你只应聘你完全可以驾驭得了的岗位,那么很难有职位和职业发展的升级。

找工作,别只盯着“稳拿”的岗位

@丁一在原公司是人资主管,应聘时,看到一个副经理级别的岗位,自己资历低于企业要求,但是工作地点和薪资很吸引人,于是大胆进行了投递。

结果,经过面试,在几个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入职新岗位。后来才知道,其他的面试者虽然资历够老,但是公司更看重发展潜力。

没过多久,因为经理离职,丁一直接被提拔为人资经理。

就像网友说的:当我们总盯着匹配度高、看似稳拿的岗位,就默认把自己当成了人力成本,只是按部就班完成既定任务。但去挑战那些看似够不着的工作,就是把自己当成人力资本在投资。

从企业角度来看,岗位JD是理想清单,很多时候也会妥协于潜力股。经过很多HR反馈:那些被破格录用的潜力股往往表现更好。

当进入到高要求岗位后,周边的资源配置、接触到的人脉等也会更优秀,在个人成长上也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值得”,别低估自身潜力

在职场中,多数人低估自身潜力,实际能力往往超预期。

很多公司,因为管理人员离职,从内部进行提拔,在没有经验的基础上,很多都是不胜任晋升,但是很多人也顺利成长起来。

陆可就是这样,当他的领导离职后,经过公司管理层研究,直接提拔了陆可,一开始工作起来比较吃力,但是经过自己不断学习和领导的指导,很快把团队的管理接了过来。

所以,不管在公司内部提拔中,还是在应聘新的岗位中,都可以适度拔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胜任新工作,我们会疯狂吸收新知识、技能,结识更厉害的人脉,思维也会被不断拓宽。

很多人的能力是被逼出来的,公司有需求或者是个人成长有需求,人会快速成长。职场中的很多成长都来源于挑战性任务。

@昭昭说自从把自己从“不配得感”的泥潭里拉出来,整个人状态都好多了,我们也要学会调整,从“不配得”到“我值得”。

也许,我们的能力超乎自己的预期,当自己的能力满足70%80%时,就可以去努力争取机会,不要让不配得感禁锢了你的人生样本。

找工作,要学会高攀

职场能力本质是“弹性资产”,而非固定存量。职场匹配从不是静态的“是否达标”,而是动态的“能否快速进化”。

我们要学会进行动态匹配,不断破圈。

第一,能力拆解,重新定义匹配标准

首先,我们应该进行能力拆解,可分为:硬技能+软技能+可补齐部分。其中,可补齐部分是指那些可以快速补齐的短板,可以通过短期内学习快速提升的能力。

如果是可补齐部分的能力欠缺,那么完全可以去应聘相应的工作,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

很多企业也有自己的妥协度,所以只要满足那些硬性标准,其他方面有差距可以大胆去挑战尝试。

据很多HR朋友说,他们大部分时候都愿意为高潜力者放宽要求。

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岗位,往往只需要你具备拆解能力需求的睿智和兑现学习承诺的行动力,就赢了一半。

第二,从幸存到胜出,设计学习路径

应聘不配上的工作,并不是入职就是胜出了,而是要在找出能力差距后,设计好学习路径,实现从幸存到胜出的真正逆袭。

入职后,即列出自我知识的缺口和现状,通过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聚焦公司特有知识,也要学习相关行业知识。

对自我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重新评估,重新审视自己和标准的差距,评估时可结合近期的领导评价。

制定学习路径和评估时,可将能力按照缺口的类型进行分别进行学习,如上提到的硬技能+软技能+可补齐部分。

针对硬技能部分,可对比岗位核心技能,制作自己的技能掌握度图表,按照计划一步步完成。

针对软技能部分,可以通过日常分析领导或同事高频反馈词,搭建自我能力仪表盘,实时记录并纠正。

其他可补齐部分,可以拆解部门年度OKR关联点,进行业务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素养的培养等。

第三,关键结果勤汇报,达成匹配

新学习的知识缺口,或者是新掌握到的能力,一定要勤汇报,这样才能让领导看到潜力兑换的匹配。

选择汇报的时间节点,最好是在有结果产出的时候,比如技能首次应用成功、新达成一个工作目标、新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等。

在进行汇报时,也要注意最好是结构化呈现自己的进阶路线,用业务结果承托能力成长,展现自己的能力价值。

不同时间的汇报,日常汇报、周汇报、月总结等,让领导能够感受到立体的能力看板。

那些看似“不配得”的岗位,实质可能是成长加速器,它用远超预期的需求倒逼你的能力实现,用压力重塑你的能力边界。

职场中鲜少有刚好匹配的工作,在那些稍有不足的挑战中更能让我们肆意成长。职场这场无限游戏里,真正的安全区,是你持续扩展的能力边界。

愿你敢于去高攀,也能配得上!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图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