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人为什么不能歇下来?过着太闲的生活,人的精神会痛苦,人的生理会退化。这篇文章3800字,预计花10分钟读完,作者分享了3个有效做法,让你既能歇得好,又能持续感受到奋斗的乐趣。
作者 | 陈幸仔
编辑 | 嘉嘉
来源 | YouCore(ID:Youcore)
去年过年放假前,我们公司人人激情昂扬,发誓要保持好身材,年后1两都不能胖。为此,公司特地没有停止每月的运动打卡,同事更是早早就在公司群里发出了打卡链接,督促提醒大家假期保持运动。我也摩拳擦掌,信誓旦旦地要好好利用好这个春节假期。结果春节长假的半个月过去了,我只运动了一次,还是到了初六看快要上班了,赶紧动了动恢复下状态。初八正式上班后,一来就很忙,因为有不少压了半个月的事等着处理。虽然上班后比春节在家忙多了,但我却又能见缝插针地几乎天天运动了。为什么歇下来后有大把的时间不能坚持运动,工作后时间捉襟见肘却更能动起来呢?这句话分别从心理和生理上给我们解释了为何人不能歇下来。刚从工作繁忙、压力大的环境中歇下来时,可能你会很愉悦,但歇的时间一长结果就会出乎你意料了。之前有报道,某人追求财务自由,然后40多岁就退休了,到大理去享受退休人生,但不到一年就忍受不了这种退休的悠闲生活,重新回大城市工作了。很简单,忙碌体现的是生命的存在感,太闲则会让你逐步丧失对生命存在的感知。不信的话,你可以回想一下,假期里躺着刷完一部长剧后,刷完后的感觉是不是更空虚了呢? 只有自己付出努力去创造了某种价值后,我们的精神才会真正地感受到愉悦。同样,你可以回想下,假期里自己利用早起晚睡的时间看完了一本书,假期结束后你的心情是不是更愉悦?如果你试过歇下来,玩上一个暑假的游戏,你会发现整个人反应都变慢了,对任何要深度思考的事都会很抗拒(请不要问我为何会知道得这么清楚)。70多岁的人,如果还在工作就显得偏年轻,像任正非一点都看不出来有77岁的年纪了;但60多岁的人,如果退休后就是看看电视什么都不干,很快就显老了。这世上,没有比每天躺着看几小时电视更容易衰老的事了。人的身体和大脑,都是需要持续地运转才能保持更好的状态的。所以无论是从心理还是生理机制上,人都不能太闲。但人总有想躺下来歇一歇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既歇得好,又能享受持续奋斗的乐趣呢?
人不能长期歇下来,但短暂的歇息对我们身体和精神的恢复却是很有帮助的。你完全可以玩,只是要遵循一个原则:不玩那些会让你上瘾,沉迷其中的娱乐产品。因为它就是你的时间黑洞,会不断地把你往里面拽,吞噬你的时间、身体活力和意志力。只要手揣一个手机,打开王者荣耀,我可以整个假期都宅在家,甚至在床上从早躺到晚。直到一年前,我才成功脱离了这个时间黑洞,现在不但生活过得更充实了,工作上也越发精益求精,能做到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要相信人性是禁不起诱惑的,因此不要随便去考验自己的意志力。既然知道自己就是爱打游戏,因此我就不让它们再留在手机里,删掉所有金币和装备,再卸载游戏APP。脱离时间黑洞之后,会空出一大部分时间,这时要迅速用其它事情去填满它,不然你很容易就会重蹈覆辙了。我选择的其它事就是看一些有意思的书、约朋友一起夜跑,周末就多出去参加一些线下的活动,反正就是将原先玩游戏的时间用其它自己爱做的事来填满。通过脱离时间黑洞,就可以有效地缩短歇下来的时间了,短暂休息后能量满满地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去。一个人之所以想躺下来歇着,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觉着做得太累了,不想做了。但如果真躺平了歇下来,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就接踵而来了。可是工作又确实枯燥或繁忙,那要如何长期保持奋斗的乐趣呢? 人们在评判一段体验的时候,会很容易忘记或忽略这段体验持续时间的长短,只会根据两个关键的时刻来评判一段体验的好坏:峰值时刻(最好或是最坏的时刻)和结尾。比如,你上次和恋人出游闹矛盾了,再回想起来,你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和恋人意见不合大吵一架(峰值),以及最后两人分离时的落寞(结尾)。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可能还看到了很多美景,但都被忽略了。奋斗过程中也许会很苦,但只要过程中有一个短暂愉悦的峰值时刻,我们就会更记住这种喜悦;要是在结束的时候取得了不错的结果,那我们就更愿意坚持下去追逐下一阶段了。1、将一个大任务多拆分成一个个难度更低、周期更短的阶段任务。这样在完成一个个阶段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就会不断有“峰“和”终”的愉悦体验,从而更有动力和乐趣去完成下一个阶段任务。2、控制好每个阶段任务的目标,设定成跳一跳够得到。在你现有能力基础上不超出15%,或许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这个数据来源于2018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布朗大学的研究者发出的一份论文,叫《最优学习的85%规则》,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中有15%的内容是有难度时,人们对学习的投入度是最高的。适当难度的目标,既会带给你目标达成的成就感,又会延续、增强你的动力。 通过享受更多奋斗成功的乐趣,你就不会经历工作时煎熬、歇下来又迷茫的痛苦了。而是既能享受奋斗时的乐趣,又能享受短暂歇下来的悠闲。但如果一直忙不注意身体,无论你歇或不歇,都会垮下来。以前我觉得努力很重要,成果很重要,但就是没觉得身体有多重要,因为年轻嘛,可以折腾。但过去一年随着担责的东西越来越多,每天需要长时间工作后,我逐渐感觉肩颈背叛了自己,不时会感觉僵硬和疼痛。再加上有段时间压力大失眠,导致第二天上班工作效率低下,只能机械重复地做事。我才逐渐体会到身体的重要性,身体不过关,精神上再有奋斗的乐趣驱动也没有可持续性。身体是一个人成就任何事业的底层要素,没有了这个底层要素,一切的能力、技能、信念都会成为无所依附的空中楼阁。吃得不规律,吃的东西营养搭配不好,会直接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无论是多么忙,都要优先保证睡眠,只有睡好了人才会精力充沛。如果牺牲睡眠,精力就会下降,同样的事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完成,进而又进一步压缩睡眠时间、降低效率,进入了恶性循环。坚持锻炼才会有更好的身体、精力和精神状态,越是忙就越是要抽出时间来运动。不过就我观察到的现象是,越忙的人越有可能坚持锻炼,越闲的人反而越没动力运动(同样,请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写在最后
人的心理和生理机制很奇怪,适当的忙碌反而精神充实、身体健康。完全歇下来不仅享受不到我们所期待的精神愉悦,反而会空虚迷茫,徒增很多烦恼,甚至连身体都老化得更快。等他回来的时候,看见师父充满活力,就像他临走时那般年轻。“这二十年,我过得很好,每天讲学、说法、写字、画画,和你在外游学一样开心。”第二天,弟子们还在睡梦中,禅师已经起床诵经、做早课。早课过后,紧接着为弟子们讲经说法。有闲暇时间,还要练习字画。从早忙到晚,没有一刻停歇。“师父,您整日如此忙碌不觉得辛苦吗?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要让自己如此劳累呢?”“忙,也是一种修行。太闲,会让人产生妄想。人忙心不忙,我们心要安详。”忙碌是一种幸福,没时间体会苦痛;奔波是一种快乐,能真实感受生活。但这不是让你每天就没日没夜地瞎忙,或殚精竭虑地心忙。多用“峰终定律”让自己多多享受奋斗过程中的乐趣,保持好身体健康让自己可持续地奋斗,当然也要时不时地歇一歇,让自己短暂地闲一闲。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作者:陈幸仔,YouCore运营。本文转载自公众号:YouCore(ID:YouCore),个人核心力(思维力、学习力、人脉力)赋能平台,专注解决工作3年以上的职场问题,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