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尽量去找你配不上的工作(深度好文)

2025-08-12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图片
图片

铁木君(ID:tetemu)   编辑/MBA智库琉琉


图片  


大部分人找工作的逻辑都错了。


他们总是在寻找那些“匹配自己能力的岗位,生怕高攀了会被拒绝,生怕进去了会被淘汰。


这种思维模式,注定了他们只能在舒适圈里原地踏步。


真正聪明的人,都在主动寻找那些看起来“配不上”的工作机会。


01

  别被你的错误认知给困住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人的成长从来不是线性的,而是阶梯式的跳跃。


当你总是选择那些能力范围内的工作,你的天花板就被锁死了。


只有当环境倒逼你成长时,你才会爆发出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潜能。


这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很简单:压力激发潜能,舒适产生平庸。


想想看,一个游泳新手如果总是在浅水区练习,永远学不会真正的游泳。


只有被推到深水区,生存本能才会让他快速掌握技能,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绝大多数人都被三种错误认知给困住了。


第一种是完美主义。


他们觉得自己必须百分百具备岗位要求的所有技能,才有资格去应聘。


这是典型的自我设限思维。


实际上,任何一个岗位的招聘要求,都是HR写的理想状态,现实中符合所有条件的候选人少之又少。


第二种是失败恐惧症。


害怕被拒绝,害怕面试失败,害怕进去后跟不上节奏。


这种恐惧让他们永远停留在安全区域,错过了所有的突破机会,殊不知,失败是成长最快的催化剂。


第三种是身份固化思维。


认为自己就是某个层级的人,不应该去碰更高层次的工作。


这种自我定义一旦形成,就像给自己戴上了无形的枷锁。


但那些真正实现跨越式成长的人,从来不这么想。



02

当你主动挑战那些“配不上”的工作

会发生什么?


我认识一个朋友,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毕业后在一家小公司做了两年销售助理。


按常理说,他应该继续找销售相关的工作,积累经验慢慢升职。


但他没有。


他看到了一个互联网大厂的产品经理职位,要求有三年以上产品经验,熟悉用户研究方法,具备数据分析能力。


这些条件他一个都不符合,周围的人都说他疯了,劝他别做梦了。


但他偏偏就是要试试。


他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疯狂学习产品相关知识,做了三个产品分析案例,甚至自学了Python做数据分析。


面试的时候,他坦诚地说自己没有正式的产品经验,但他用实际的分析报告展示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深度。


结果呢?他成功了。


入职后的前三个月确实很痛苦,每天加班到深夜,周末也在学习。


但正是这种高压环境,让他在一年内就成长为了团队的核心成员。


两年后,他跳槽到了另一家更大的公司,薪资翻了三倍。


这就是“配不上”的工作带来的威力。


还有一个更极端的例子。


有个做了五年会计的女孩,突然决定要转行做投资。


她投简历给各大投资机构,99%都石沉大海,但她没有放弃,而是开始写投资分析文章,分析各种行业和公司。


她写了整整半年,发表了上百篇分析报告。


终于,一家创投机构的合伙人看到了她的文章,被她的分析深度震撼了。


虽然她没有金融背景,但这个合伙人决定给她一个机会。


三年后,她成为了这家机构最年轻的投资经理。


你看,当你主动去挑战那些“配不上”的工作时,会发生什么?


首先,你的学习速度会加快十倍。


 因为环境逼着你必须快速成长,你的大脑会自动进入高效学习模式,那些平时觉得困难的知识,在生存压力下反而变得容易掌握。


其次,你会发现自己的潜能远超想象。


很多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挑战中被激发出来的。当你被推出舒适圈时,那些沉睡的才华会被唤醒。


最重要的是,你的眼界和格局会发生质的改变。 


当你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时,你看到的不再是原来那个小圈子,而是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的可能性。



03

找“配不上”的工作

不是盲目冲动,而是要有策略


但这里有个关键点找“配不上”的工作,不是盲目冲动,而是要有策略。


你需要选择那些虽然超出当前能力,但通过努力能够触及的岗位。


如果差距过大,那就不是挑战,而是自取其辱了。


比如,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应聘CEO,这就是无意义的冲动。


但一个有两年工作经验的人去挑战本来需要三到五年经验的岗位,这就是合理的跃迁。


关键在于找到那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高度。


另外,当你决定挑战“配不上”的工作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是简单地投个简历就完事了,而是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你的潜力和决心。


学习相关技能,做些实际项目,写出有价值的内容,这些都是你向目标岗位靠近的具体步骤。


HR看的不是你现在会什么,而是你的学习能力和成长潜力。


当然,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挑战“配不上”的工作,意味着你要承受更大的压力,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蕴含着无限的可能。


记住,平庸是舒适的代价,突破是压力的馈赠。


那些一直在寻找“匹配”工作的人,五年后还是原来的样子。


而那些勇于挑战“配不上”工作的人,早已成为了别人眼中的榜样。



04

只有当你敢于配不上时

你才能真正配得上


现在问问你自己:你是想在舒适圈里慢慢老去,还是想在挑战中重新定义自己?


如果你的答案是后者,那就立刻行动起来。


不要问自己配不配得上,而要问自己敢不敢去试,制定学习计划,开始准备面试,用行动证明你的价值。


记住这句话:你永远无法通过准备好了再行动来获得成长,只有在行动中才能真正准备好。


真正的机会,从来不会等你准备好,它只会给那些敢于伸手去抓的人。


所以,别再浪费时间寻找那些“合适”的工作了。去找那些让你觉得“配不上”的机会,然后拼尽全力让自己配得上。


这才是实现跨越式成长的唯一路径。


人生最大的风险,不是挑战失败,而是永远不敢挑战。


当你回首往昔时,让你后悔的永远不是那些你尝试过但失败了的事情,而是那些你连试都不敢试的机会。


只有当你敢于配不上时,你才能真正配得上。




-THE END-


● 作者:铁木君。95后连续创业者,两家文化传媒公司创始人,冰河铁马团队投资人,一个血液会沸腾的写作者。本文来源:铁木君(ID:tetemu)。图源:图虫创意。M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图片

图片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图片
分享
图片
点收藏
图片
点点赞
图片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