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引路人”——不仅自己发光,更点亮他人的星河。
秋意渐浓,桂香浮动,我们即将迎来第41个教师节。
在创富港,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师者”——他们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是业务前沿的先锋者,更是经验智慧的传递者。他们用匠心打磨课程,用热忱滋养成长,是优秀经验的实践者与分享者。
他们就是创富港内训师团队。值此佳节,创富港特别推出“星光引路人”教师节系列采访,感念师恩,共话成长。本期为大家带来3位优秀讲师代表的破茧故事,看他们如何跨越舒适圈,实现自我蜕变。
黄文勤
产后回归,在内训师舞台重获职业价值
所属部门:上海分部
评定日期:2024年4月12日
讲授课程:《有效跟进客户技巧》
“产后回归这个敏感时期,我不仅没有像网上说的那样在公司被边缘化,反而收获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黄文勤老师感慨道。
作为上海分部的新晋内训师,黄文勤坦言,她加入内训师团队的关键契机来自经理的推荐和鼓励。“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仍然很渴望证明自己依然具备职业竞争力,而内训师这个需要专业输出和公众表达的角色,恰好能满足。”
▊ 从忐忑到从容的转变之路
对于这份新“工作”,黄文勤分享了最令她意外的发现:“学员的参与热情超乎预期。在第一次授课时,我原本准备了频繁点名提问来维持互动,没想到学员们对情景模拟环节展现出超预期的积极性,主动分享经验。”
从学员到讲师的角色转变中,她总结出自己的适应之道——通过“自我对话”进行心态调整,课前反复默念“我可以的”;向业务资深伙伴请教、收集案例资料完善课程;紧张时借助激光笔等小工具转移情绪,让自己在讲台上更加从容。
▊ 实战经验成为独特优势
在授课创新方面,黄文勤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我本身也是业务伙伴,本职岗位的角色可以拉近与学员的距离,营造出一起学习与成长的氛围。”
为确保内容不脱离一线业务,她采用多种方法:“把典型客户谈判案例设计成角色扮演环节,这种"以熟带新"的方式让我更快进入讲师角色。同时注重"问题导向"教学,结合课程内容抛出业务痛点问题,让学员在思考中构建自己的业务知识体系。”
▊ 突破自我,赋能业务
回顾成为内训师后的成长,黄文勤表示:“最惊喜的是学会更好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能够自然过渡。”这种能力显著反哺到她的本职工作中:“曾经面对强势客户时会语无伦次,现在能面带微笑、淡定地应对质疑,展现出更强的专业自信。”
她还分享了一个业务影响的案例:“学员学习完后反馈,通过课堂上的情景模拟,遇到类似客户时能用对应技巧应对,虽然不一定直接因此成交,但增加了谈判自信和底气,减少了新人独自摸索的时间成本。”
▊ 感恩支持,寄语新人
黄文勤特别感谢组织的支持:“分部HR会对我的课件进行诊断,从教学逻辑到排版设计都给予专业建议;经理会分享业务知识梳理的建议和提供情绪价值;其他业务伙伴提供真实场景与案例,帮助完善课程。”
游刃有余——是黄文勤对内训师团队的整体印象:“之前参加公司级培训时,内训师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对他们的专业度十分认可。”
对于有志成为内训师的新伙伴,她鼓励道:“别紧张,勇于挑战,你要相信自己是可以的。”
邱丽君
九年一线突破,勇敢迈出第一步实现教师梦
所属部门:深圳一分部
评定日期:2025年5月7日
讲授课程:《签约规范》
“别怕!我拖了九年才敢报名做内训师,结果发现——原来勇敢一次,真的能遇到不一样的自己。”邱丽君老师鼓励道。
▊ 九年积淀,一朝突破
入职九年一直从事一线工作的邱丽君,曾经长期安于现状。她分享道:“特别触动我的一次,我的总监跟我访谈,让我意识到自己目前过于安于现状——入职九年一直做一线工作,的确需要突破。加上从小对教师角色的向往,当我看到内训师招募时,我觉得这个机会可以是一次能力提升与个人价值实现的双向奔赴。”
作为新晋内训师,邱丽君惊喜地发现:“授课前一直很担忧,原以为第一次上课会紧张到语无伦次,结果站上讲台后反而侃侃而谈!没想到对授课的喜爱,可以给自己带来那么大的自信。”
▊ 角色转换的智慧
从学员到讲师,邱丽君有着独特的适应方法:“思考的角度要调整,从"听别人讲"变成"讲给别人听"。我会刻意代入学员视角——比如在系统操作时多试几种错误路径,预判新人可能卡壳的点,再把这些实操细节融入课件。”
在授课创新方面,她针对规范类课程容易枯燥的特点,做了三个准备:“准备开场游戏,调动气氛;将条款类内容换成好理解的语言;避免背书式的讲解,整理自己踩过坑的经验,用分享的方式吸引学员。”
▊ 严谨态度与正向引导
邱丽君分享了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在认证新课程时,某渠道内容自己掌握较差,试讲时用了比较负面的评价。一位资深讲师点评让她意识到:“作为内训师,更应该用积极主动的语言引导大家,给到学员正向反馈。”
这件事促使她反思并行动:“我意识到自己对这个渠道认识不足,于是申请旁听其他资深内训师关于这部分的讲授,提升自己以后再继续新课的认证。”
▊ 多维度的成长突破
成为内训师后,邱丽君在多个方面都有突破:“内训师本身的荣誉可以加强客户对我的认可。曾经将获取内训师聘书的照片分享给客户,让客户知道我服务专业度上是可以被信任的,最后成功签约。”
“对自己还有一个很大的突破——变得没那么社恐。比如,现在去总部、分部交资料时,我会变得很主动积极,愿意外放去主动热情跟同事们打招呼。”
▊ 感恩与寄语
邱丽君特别感谢她的主管曾可:“九年里我一直犹豫要不要做内训师,总担心自己不够格,是她用行动和语言给了我莫大的信心。”
她用“分享”一词来形容对内训师团队的感受:“日常在授课时,我告诉学员,我更是大家的陪伴者,同行者。内训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更像是大家的一个陪练者,需要有乐于分享的精神,内在的热情是核心动力。”
对于有志成为内训师的新伙伴,她寄语:“认真对待每一次分享,真诚对待每一个学员,全力以赴,希望你在分享的过程中收获成长,在利他中成就自己。”
周尚玮
从“社恐”到自信绽放,授课验证自我能力
所属部门:深圳一分部
评定日期:2025年5月7日
讲授课程:《EF基础套餐&创业补贴》
“成为内训师,是可以掌握多一门手艺的机会,既能赚钱(课酬),也能突破自我——就像我发现,原来我早就不社恐了。”周尚玮老师分享道。
▊ 克服社恐,勇敢尝试
看似外向活泼的周尚玮,坦言自己曾经是个“社恐”人士。“加入内训师队伍的关键因素是——分部持续的宣讲和团队氛围的感染促使我想尝试一下。看到其他内训师通过课程传递价值,且自身作为带教老师已有一定经验,我认为自己有能力可以胜任,想突破自己,尤其是克服"社恐"心理。”
实际授课后,他有了意外发现:“实际授课后发现自己并非如预想中"社恐",反而能从容应对,增强了自信。意识到过去对自身能力的低估,通过授课验证了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
▊ 经验迁移与授课创新
从学员到讲师,周尚玮凭借丰富的带教经验快速适应:“凭借自己带教过20多名新员工的带教老师经验,从带教角色转化为内训师角色,可以更好更快地适应集中授课形式,区别只是在于需要调动现场授课时非自己团队伙伴的这群学员的积极性。”
在讲授《EF基础套餐&创业补贴》这类政策课程,他创新性地采用“共同学习”心态:“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会坦诚说明并后续补充,拉近与学员距离。”同时注重课程复盘:“在每节课程结束时,带领学员将2个多小时的课程内容浓缩为3-5个核心模块,重新梳理重点,分清楚哪些是必须掌握的高频知识点、哪些了解即可。”
▊ 结构化能力提升
成为内训师后,周尚玮觉得在自己结构化总结能力方面的提升最大:“本身的课程内容较固定,但与政策挂钩特别紧密,所以需要自己去不断更新知识,分析所有政策里哪些业务需要掌握,哪些是不需要死记的。”
这种能力也反哺到团队管理中:“将复盘方法迁移至团队管理,对于团队内的新员工带教也会对应提升效率,帮助新员工更容易抓住重点。”
▊ 实际业务价值
周尚玮分享了一个具体案例:“曾经遇到有一个学员会一直追着不太重要领域的内容追问,多次沟通交流中,我感受到对方因为这个事情,有点陷入无效内耗。我重新给他剖析如何抓重点,把最多的精力放在哪些重点内容上。”
“后面跟踪中,发现学员也能够把重点内容掌握清楚了。这也是间接为他未来实际业务遇到问题时可以带来帮助价值。”
▊ 高能量团队感受
周尚玮用“高能量”来形容对内训师团队的整体印象:“从大家的日常授课风采能够感受到高能量;授课培训分享这个事情本身就需要传递能量,让新人吸收不同销售的风格与类型;能感受到大家都在把自己的能量和干货尽力地分享出来。”
他认为新晋内训师最需要的资源是:“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积累,收集的真实客户案例。”同时肯定了现有的支持体系:“HR提供标准化课件和授课安排,大大减轻我们的备课负担。”
三位内训师的故事,虽然起点不同、路径各异,但都展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勇于突破舒适圈,在挑战中实现自我蜕变。
在这个教师节,我们致敬每一位在创富港内训师平台上发光发热的“星光引路人"。期待更多创富港人能够在这里勇敢迈出第一步,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往期推荐
-THE END-
创富港共享办公咨询
预约看房,点击手机号一键拨打
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客服小姐姐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