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上海千亿巨头暴雷!实控人跑路日本,员工被迫离职

2025-08-26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作者 |  刘一
来源 |  易简财经
1522字 阅读时间3分钟


近期,总部位于上海的均和集团屡屡传出糟糕的消息:拖欠工资、员工被迫裸辞、实控人“跑路日本”......


这家号称年收入千亿元,商业版图广袤的中国500强帝国,在短短几个月间快速崩塌了。


欠薪裁员,麻烦多多

均和集团最早或是在2024中暴露出问题。其一开始是延迟发工资、取消绩效奖金,然后出现长期欠薪的情况。


今年6月,有多名员工表示收到“裁员”通知,被要求在610日之前配合办理离职手续如果他们愿意离职,可以结清531日前的工资和社保;不愿意的话,从6月开始工资停发、社保断缴


随后均和集团被曝在全国多地产业园项目遭到查封上海警方还对其进行立案侦查


企查查上,均和集团被突出标红的诉讼、被执行信息、失信执行人、限制高消费信息,体现了其窘境。


截至7月,均和集团和实控人何旗欠下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合计53.64万,被上海黄埔税务局追要。有业内人士指出,欠税一般默认是没钱了,也可能是忘记缴纳。


不仅如此,均和集团23次成为被执行人,涉及金额达246.19亿元,执行的法院来自全国各地,其对外投资的7个公司所持有的股权也均被冻结。


可见,均和集团的麻烦已经不是普通的经营困难可以解释的



中国500强,曾风光无限


均和集团陷入混沌之中,另一边公司“灵魂人物”何旗被曝已经旅居日本。


多位核心高管曾向媒体表示,何旗消失已久。至少两年了,我们没在国内见过他。”“开会都是黑屏,有人说他在日本,但谁也不知道真相。”


据报道,归国华侨何旗是福建人1982年出生其父1981年在福州创业,何旗在17进入家族企业,开始接管生意,21岁(2003年)进军上海创办均和集团



他靠钢铁贸易起家,一开始是国内大型钢铁厂的一级代理商慢慢将触角伸向海外市场。


2013年,何旗开始涉及金融领域,参股九江银行、成立孚玉基金,还参与过江西银行H股上市。


2018年,均和集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名单,收入接近千亿元,比世茂、奇瑞、伊利、茅台等知名公司还牛。


2019年,何旗85亿人民币名列《胡润百富榜》第472并坐上长乐首富的宝座。


发展至今,据均和集团官方介绍,集团形成多业并举格局,涵盖全球大宗贸易、金融服务、城市运营、产业园区、实业重工及工程建设拥有5000余名人才年销售收入达1300亿元


商业模式被质疑,均和澄清


随着均和集团暴露出诸多问题,有媒体对其核心经营模式大宗贸易+产业园开发提出质疑。


据媒体指出,均和集团的商业模式,是与地方城投成立合资公司,城投持股51%并合并报表,均和持股49%负责日常经营。双方签订钢材购销合同货物并未实际流转,只是通过“左手倒右手”的方式做大营收。


城投借此粉饰报表、提高发债评级;均和集团则迅速做大规模,并以此换取地方政府的低价产业用地,开发园区,名义招商、实则出售厂房。


但这种做法,近几年被严厉打击,导致游戏玩不下去了。


812日,均和集团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声明,特地澄清网络上对其产业园区配套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业务等表述。


例如,均和集团大宗商品贸易业务均实现货物流、资金流、发票流、合同流的“四流一致”从未参与任何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或BT(建设-移交)项目等等。

 

尽管均和集团回应了外界的关心,但从企查查上的风险提示来看,诉讼缠身的它基本陷入崩盘。


结语


这几年,跟均和集团一样头顶光环,却突然陷入危机的公司不少,雪松控股、正威集团、多弗集团均是如此。


这些企业遵循高杠杆+贸易空转+资本腾挪的扩张剧本,换来一座空中楼阁,当信贷闸门收紧监管趋严资金无法续命后快速走向崩塌。实控人抓的抓,跑的跑,最终剩下欠薪的员工烂尾的楼盘维权的人尝尽苦果。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图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