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高估了情商的重要性
我当年刚参加工作,就觉得什么情不情商的没那么重要,只要自己把工作做好,自然少不了升职加薪。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就开始改变思维习惯,去琢磨对方动机,去拓展人际关系可能性。因为事实上,人与人的竞争基本遵循这么一个规则,就是比如你的专业能力是5,情商是9,那么你的综合能力就是5.9。一个专业能力是6,情商只有5的人,6.5>5.9,他还是碾压你。惊讶的原因,是我们往往只看得到和我们专业水平差不多的那些人。如果你的专业能力是5,在你根本就不知道的层面,许多专业能力为6、7、8……的人,在用你根本无法想象的方式,赢得你无法想象的一切。因为你跟谁竞争,由你的专业能力决定,既然大家专业能力都差不多,那互相比的,可不就是情商嘛。年长者经常教育小年轻,什么端茶倒水呀,什么眼力见呀……就这么来的,不能说不对,但是,情商被明显高估了。华为某员工带薪摸鱼,架子极大,被领导吐槽照样我行我素。原因是,人家专业能力高出天际,别人两天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一出手,立即给出解决方案。这种人,情商低又怕什么呢?他们的为人处世只要及格,就可以了。
只培养高情商,是一种“走捷径”
后来我发现情商非常重要,是被社会毒打之后,特别是和我专业能力差不多的那些人,向我证明了情商的重要。而现在我还是觉得专业能力最重要,又是因为,我见识了太多专业能力在我之上,而情商远不如我的人。人就是这样,观念不断被事实冲击,一次次刷新认知,像人家说的,一开始见山是山,再然后见山不是山,最后见山依然是山。你敲代码敲得又快又好;你比对手还熟悉他家产品;你把部门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我们在工作中需要的一切技能,这些都算。往上走,公司一把手看到行业大趋势,有本事把握住,带领大家打胜仗,当然也算专业能力。他们家的采购部长对价格波动极为敏感,可以随口报出最近15天内的关键耗材价格,而且多次提前预判价格上涨,给公司节约大笔开支。从这个角度去看,你懂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很简单,就是专业能力还不够强。比如你可以看看名人传记,看洛克菲勒(十九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被人称为“石油大王”)写给儿子的几十封信啥的,里面的道理都是好东西,看一本书也就几天时间,很容易。只有极少数人会像那个华为员工,还有那个采购部长一样,不断去挑战能力边界,用更高的专业能力去创造更大价值,赢得真正的尊重和自由。大家专业能力都是5,一个情商为9的人,就碾压情商为1的人。可是不知不觉,5.9的人会让专业能力停留在5这里,你会发现每个公司都有这样的人,特别有些老油条,很会来事儿,但就是升不上去。当然,我承认某些时候,高情商确实可以帮人得到关键跨越的机会。比如几个人水平差不多,小姑娘嘴巴甜一点,小伙子手脚勤快一点,让领导觉得你比较好相处,比较用心,有可能某次任务就让你担任个组长啥的,负责分工协调。这种无任命的临时负责人,职场里很常见。等任务结束,你给别人就留下印象了。多来几次,某天你领导转岗或跳槽,他的位置空出来,那不消说即使没有任命,你也可以暂时“主持工作”,逐渐坐上对你专业能力要求更高的位置。你的专业能力成长为6,然后是7、8……古今中外,这样的故事太多了。

高情商的作用是有限的
就像国家之间,比拼的首先是科技军事水平、经济实力这些“专业能力”,你才有资格去做一些合纵连横的“高情商”动作。对于一家公司,可以理解广告营销就是“高情商”,产品好坏才是“专业能力”。产品能打,广告差点意思,顶多就是发展慢一点,但走得扎实。反过来产品不行,广告打烂了作用也有限,搞不好后面还会被“反噬”。因为所谓高情商,其实是提供“情绪价值”,但情绪价值是所有价值里最弱的一种,你因为专业能力不够强,相比对方需要你,你更需要对方。比如你为啥对领导客客气气,而领导通常不需要顾及下属感受,还不是因为相比他需要你,你更需要他嘛。如果一家业主过于殷勤,我会警惕他公司的专业性够不够强,投资价值大不大,要不然,你为什么要用提供情绪价值的方式,来打动投资人呢?真正的好公司是有可能因为“情商不够高”被低估,被错过,但那些真正的好公司,也多半出在一堆“低情商”的老板中间。很多年前我在成都的一家苍蝇馆子吃饭,堂倌(服务员)是个50多岁的老头子,客人点餐比如火爆腰花,他就往里面吼一声“火爆腰花!”他只在意厨房能不能听到,根本不在意顾客感受,这就是典型的低情商,提供的是情绪负价值。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格总。职场老司机,80后段子汪,干货有洞见,鸡汤有思想,你要不要来尝一尝?微信公众号:格总在人间(ID:I-Gargamel)。插座APP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