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如果你不想工作了,就看看这篇

2022-05-12
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对于大部分职场人而言,工作之所以没有动力,很可能是进入了舒适区。这篇文章1900字,预计花5分钟读完,分享给大家10个提升工作动力的方法。



作者 | 曹将

编辑 | Frigg

来源 | 曹将(ID:CJPPTAO)



人最怕的就是进入舒适区。


在这个时候,一切按部就班,尽在掌握,看起来有条不紊,但实际上危机就埋在其中。


因为舒适,所以倦怠。


倦怠意味着失去再拼一拼的动力,继而关上了打开世界的门。


今天这篇文章,分享10个找回动力的方法。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去参加一场行业聚会



你会了解其他人在做什么,他们又进步了多少,自己跟他们有多少差距。


这是点燃自己最简单的方法。


因为,当你发现自己插不上话时,发现自己的骄傲在别人那只是习以为常时,你会愤怒,愤怒自己的无知,自己的狭窄。


你还会恐慌,特别是那些聊天参与者比自己年轻,你意识到成长的不够,被替代的可能性就在前方。


愤怒与恐慌,会形成合力,让你从静止转为奔跑。


这时候再配合一个计划,那就形成了自我迭代的新周期。



去看一看招聘广告



倒不一定说要离职,而是看看自己的能力与市场需求差多少。


对着岗位要求,评估自己现在的能力,继而找到接下来的提升路径。




参加一场同学聚会



人最怕的就是看到与同龄人的差距。


否则为什么这类文章经久不衰:《你的同龄人正在超越你》。但是,文章至少还可以关掉,然后安慰自己:都是无良公众号瞎编的。


但是同学会不一样。那些是跟你熟识的老朋友,有些还是你以前看不上的人。可是现在,他们混得比你好,过得比你好,那种酸爽,恩,绝对会带来火山爆发般的动力。



去买一套房



如果软性的压力不够,那就试试绝对的压力。


一个朋友,本来对很多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但买了房后马上变了一个人:努力工作,争取升职。


毕竟,每个月的还款提醒不会迟到。




离开那些人



那些人总会在你想要努力的时候,跟你说:差不多就行了。


那些人还会在你真正努力的时候,泼冷水:没必要啦,工资就那么点。


他们或许是好意,或许是价值观如此,但是,人总是会被环境影响,无论你多么坚定。


为了让动力可持续,请离开他们。



找到那个标杆



他可能是你的前辈,可能是你的同学,也可能是一位同事。


当你想懈怠时,看看他。


他可能正在为某个新项目熬夜加班,他可能还在为接下来的工作积极准备,他可能又在开拓成长的第二曲线。


恩,不能输。




拒绝“从明天开始”



明天在大多数时候等于很久以后。


就像男女的感情会消退,热情也是。


趁着有动力,就先行动,至少做了就比没做好。



简单化

而非伟大化



在开始的时候,目标总会远大到心跳加速。


可是人不能飞,路只能靠脚步丈量。所以,在开始的时候,保持克制。


比如想要一天一本书,这不可能。但是一天10页书,就坚持更久。


千里是目标,跬步是节奏。把握节奏,才能行稳致远。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不要奖励自己太多



看了一会书,就觉得自己付出很多,于是想着一点弥补,于是刷综艺、玩游戏,结果呢,大部分时间也都被玩乐占据。


好的奖励,适可而止。因为奖励是为了让路走得更远,而不是让自己无路可走。


我个人更喜欢在一段时间的付出后,出去旅游。在旅行中彻底放松,在回来后又全心投入。



找到被赞美的可能



初中时候,我很爱英语,讨厌语文。


因为英语某次考了好分数,被老师夸赞;语文考得一般,被老师批评。于是每天花很长时间在英语上,因为知道这个付出会得到鼓励。


我们的很多动力,都来自于鼓励。所以,如果可能,去找到一个可以收获赞美的领域。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写在最后



动力的来源有两个:外部和内部。


个人经验是,向内求索很难,向外去看则相对容易。


去看看同仁,找到工作内容上的差距;去看看招聘广告,找到自我能力上的差距;去参加同学会,找到自我实现上的差距。


压力不够,就试试压迫。比如买一套房,它会每周通过房贷提醒你,不努力,你将失去更多。


有了压力,那么就要保持住。


离开那些坏的人,他们总会在你想要奔跑时,拉住你,算了吧,没必要吧。


找到那个标杆,他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这告诉你,做这件事,你不孤独。



接下来就是让动力持续下去。有动力的时候,就马上启航。


启航之后,不要想着第一天就航行太远,你要的是总的距离,而不是一日多少。也不要航行了一会就过分奖励,过分的奖励是反向的风,会把你吹回原地。


最好在能发挥自我优势的赛道上,因为这里可以收获赞美,它是更强有力的东风。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你能找到一些思路,走出舒适区,找到新动力。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曹将(ID:CJPPTAO)畅销书《PPT炼成记》作者,印象笔记2019年「职场识力榜」No.3。每周两篇职场干货,专注经验分享和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