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记得2015年吗?那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那时候初恋女友还在身边,年夜饭能坐满一大桌子,朋友们见面还能谈笑风生。走出校门,整个社会都充满激情和希望——移动支付太伟大了,共享单车随便停也不怕丢,大家喝酒聊天都在谈创业、谈理想、谈未来!
那种"未来已来"的感觉,着实令人迷醉!
今年的双十一,周期史无前例的长!
快手10月7号就开始抢跑,京东10月9日跟进,抖音同日启动,淘宝天猫10月15日如约而至...
为什么这么拼?因为流量,是电商平台们无法治愈的焦虑!
只有理解了流量的意义,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的电商平台们会如此拼命!
十年前和现在,流量的获取方式完全不同!
2015年:
2025年:
从6.68亿到11.08亿,这中间有接近4.4亿的差值!那些年互联网经济之所以能狂飙突进,靠的就是这4.4亿差值作为燃料!
站在2015年的双十一节点上,整个世界真的就像马老师说得那样"(阿里)举着望远镜都看不见对手"!
但后面,情况发生了巨变!
拼多多在微信配合下极速崛起:
抖音、小红书这样的兴趣社区开始商业化,整个电商行业原本稳定的格局被彻底搅动!
面对流量焦虑,电商平台使出了浑身解数!
直播带货:
拉长周期:
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囚徒困境"?越竞争,低价越普遍,双十一的独特性就越被消解!
用常识也能想到,这种烈度的竞争难以持续!
网民规模是恒定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电商平台围绕流量的竞争最终一定会走向临界点!
新的竞争维度正在形成:
短剧带货:
物流升级:
虽然我依旧很怀念那个全民都为双十一狂欢的时代,但那种日子是再也不会有了!
未来还会有双十一,但它已经成了许多行业"营销日历"的一部分——就像现在的五一、国庆商场打折一样,你知道它是个促销节点,会去看看,但不会再为它熬夜、做Excel表、激动得睡不着觉。
高速发展虽然美好,但野蛮生长的日子注定不会长久!
过去的美好是真实存在的,但这不代表过去就没有烦恼,更不代表现在就一无是处。
淘宝的"多",京东的"快",拼多多的"省"......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精彩。
"每一个真实的现在,都曾经是你幻想的未来。"
你觉得双十一还能回到当年的狂欢状态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更多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