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从4.4亿新增用户到流量焦虑,双十一这十年经历了什么?

2025-11-12
文章转载自"淘工位"

还记得2015年吗?那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那时候初恋女友还在身边,年夜饭能坐满一大桌子,朋友们见面还能谈笑风生。走出校门,整个社会都充满激情和希望——移动支付太伟大了,共享单车随便停也不怕丢,大家喝酒聊天都在谈创业、谈理想、谈未来!

那种"未来已来"的感觉,着实令人迷醉!

💡 流量焦虑:电商平台的集体困境

今年的双十一,周期史无前例的长!

快手10月7号就开始抢跑,京东10月9日跟进,抖音同日启动,淘宝天猫10月15日如约而至...

为什么这么拼?因为流量,是电商平台们无法治愈的焦虑!

  • 流量对电商平台,就像人流量对商场一样
  • 没人进来逛,东西再好也卖不掉
  • 平台拼命搞活动、抢主播、打价格战,核心就是为了把你"引进来"并且"留住"

只有理解了流量的意义,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的电商平台们会如此拼命!

🌟 流量格局的巨变:从暴雨天到买水喝

十年前和现在,流量的获取方式完全不同!

2015年:

  • 全国网民规模:6.68亿
  • 互联网普及率:48%
  • 流量就像暴雨天,大家拿着盆和桶随便接

2025年:

  • 全国网民规模:11.08亿
  • 互联网普及率:78%
  • 流量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巨头手中,想要水就得找他们买

从6.68亿到11.08亿,这中间有接近4.4亿的差值!那些年互联网经济之所以能狂飙突进,靠的就是这4.4亿差值作为燃料!

⚠️ 竞争升级:从举着望远镜到四面楚歌

站在2015年的双十一节点上,整个世界真的就像马老师说得那样"(阿里)举着望远镜都看不见对手"!

  • 阿里占据中国电商近八成份额
  • 京东还只是3C垂类平台
  • 美团单日订单量刚突破200万
  • 抖音和拼多多都还是籍籍无名的小角色

但后面,情况发生了巨变!

拼多多在微信配合下极速崛起:

  • 一年收获1亿用户
  • 不到三年拥有3亿用户
  • 迅速占据全中国三四五六线城市市场

抖音、小红书这样的兴趣社区开始商业化,整个电商行业原本稳定的格局被彻底搅动!

💡 竞争手段:从直播带货到拉长周期

面对流量焦虑,电商平台使出了浑身解数!

直播带货:

  • 2019年李佳琦和薇娅双十一当天创造189亿元GMV
  • 一个团队一天战绩堪比传统零售集团
  • 但直播只是形式,无法解决流量归属问题

拉长周期:

  • 曾经仅限11月11日的双十一被无限延长
  • 今年从十月中上旬就开始发力
  • 买了我的,你就不会再买别人的了

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囚徒困境"?越竞争,低价越普遍,双十一的独特性就越被消解!

🌟 未来趋势:从粗暴引流到精准吸引

用常识也能想到,这种烈度的竞争难以持续!

网民规模是恒定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电商平台围绕流量的竞争最终一定会走向临界点!

新的竞争维度正在形成:

短剧带货:

  • 各大电商平台都在短剧领域高强度布局
  • 短剧是"超级注意力杀手",对电商平台是神器
  • 京东、淘宝都有专门的短剧入口,整合购物链接

物流升级:

  • 竞争带来完善的物流配套设施
  • 次日达都算慢的,搞不好能小时达
  • 履约成本被打下来,消费体验直线上升

💡 双十一的未来:从狂欢到常态化

虽然我依旧很怀念那个全民都为双十一狂欢的时代,但那种日子是再也不会有了!

  • 以前双十一"快速收货"是个惊喜
  • 现在它只是个理所应当的基础服务
  • 当服务变成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它的刺激性就消失了

未来还会有双十一,但它已经成了许多行业"营销日历"的一部分——就像现在的五一、国庆商场打折一样,你知道它是个促销节点,会去看看,但不会再为它熬夜、做Excel表、激动得睡不着觉。

高速发展虽然美好,但野蛮生长的日子注定不会长久!

过去的美好是真实存在的,但这不代表过去就没有烦恼,更不代表现在就一无是处。

淘宝的"多",京东的"快",拼多多的"省"......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精彩。

"每一个真实的现在,都曾经是你幻想的未来。"

你觉得双十一还能回到当年的狂欢状态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更多朋友哦~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和AI创作

END

FOCUS ON US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最新资讯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