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AI泡沫有很多讨论。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截然不同。"
美东时间周三盘后,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电话会上亲自回应了市场最关心的"AI泡沫论",给所有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过去几周,AI叙事支撑下的美国科技股因对泡沫的担忧而持续低迷,多空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英伟达身上,这家为AI时代提供基础设施的科技巨头,在10月底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家5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比三年前翻了11倍!
就像观察工业增长情况要看发电量和铁路货运量,英伟达的业绩也成了所有人观察AI需求是否持续增长的最佳窗口。如果英伟达财报不及预期,科技巨头们购买算力芯片的速度放缓,那就意味着这轮AI行情已经到头了。
今年以来,无数人押注AI叙事,从纽约到香港,从纳斯达克到A股市场,全球都在享受AI带来的估值狂飙。一旦停滞,泡沫破裂,就会是一场惨烈的出逃和无数财富的破灭。
好在,英伟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更令人振奋的是业绩指引:预计下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约65%,达到650亿美元!
财报同时透露,Blackwell系列芯片需求旺盛,云端GPU也已售罄,直接回应了市场对于AI需求是否见顶的担忧。
财报发布后,英伟达股价盘后一度大涨超过6%,也带动亚马逊、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和甲骨文等科技巨头股价同步上涨。
然而,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退。有一些分析师表示,这份财报或许并不足以平息人们对AI泡沫的担忧,他们仍对AI支出可持续性、循环融资、业务集中度等问题心存疑虑。
全球AI浪潮之下,英伟达每个季度的财报都至关重要,这一季度更是被市场紧盯。当外界开始反复盘问"AI到底是不是泡沫?"英伟达的财报就成了最能给出答案的地方。
市场需要英伟达这块试金石来检验,巨额的模型训练成本、超大规模的云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更新迭代的AI应用,最终会沉淀为真实、持续、可复制的商业回报。
近期美联储多位官员连续发表鹰派言论,使市场对12月降息的信心动摇,对流动性的预期减弱。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降至32.7%,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67.3%。
降息预期的摇摆,让所有对未来现金流敏感的公司都像坐上了过山车。这让英伟达的财报成了12月初美联储会议前的"关键变量"。
站在聚光灯下的英伟达,市场对它未来走向的争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
在空头阵营里:
但看多阵营也毫不示弱:
从这份三季度报来看,"卖铲子的人"不会输。英伟达交出的成绩单既能安抚怀疑者,又给了多头继续下注的理由。
更为关键的数据中心业务,在第三季度贡献了512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66%,占公司营收近九成。
英伟达给出了颇为大胆的第四季度指引:预计营收同比增长约65%,达到650亿美元,远高于市场预期!
但财报里也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风险:
外界往往把英伟达视作一家"卖芯片"的公司,但从这季财报披露的合作来看,它已经远远不是一个供应商,而是在向"一个负责定义、组装并调度未来AI算力世界的中心"进化!
最直接的例子来自与OpenAI的合作:
英伟达和Anthropic的合作同样关键:
大型科技公司也在同步加码。摩根士丹利测算,到2027年,六大科技公司的资本开支将从今年的2700亿美元增长到超6300亿美元。
这些数字不是抽象的宏观指标,而是未来几年持续承接英伟达GPU出货的资金保障。资金越滚越大,英伟达的地位反而越稳。
英伟达正在做两件事情——巩固当前的龙头地位,同时为未来三到五年的业绩铺路。它正在把自身定位为AI时代的"底层公共设施"。
在AI的浪潮中,英伟达不仅是在卖铲子,更是在建造整个淘金时代的基础设施!
你觉得英伟达的这份财报能彻底打消你对AI泡沫的担忧吗?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更多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