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一个人越来越没钱的4个迹象,越早明白越好

2022-03-04
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插座APP


人这一辈子,赚钱不是唯一目的,也不是最重要的目标,但我们又离不开钱,有钱和没钱往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这篇文章2800字,预计花8分钟读完,一个人越来越没钱的迹象有哪些?读完这篇文章你就会明白。


作者 | 临公子
编辑 | nao
来源 | 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



作为30+的中年人,我周围有不少认识多年的同龄朋友。我发现呀,多数人的轨迹都朝着同个方向发展。厉害的人越来越厉害,糟糕的人越来越糟糕。


尤其在经济上。


一夜暴富或暴穷不常见,倒是一步步变穷的状况比比皆是。


很典型的是以下这4种



无节制消费



我挺反感一句话,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还有一些鸡汤喜欢忽悠人,说储蓄是穷人思维,消费才是富人思维。


真的太荒谬了。


很多人赚钱能力暂时有限,既然挣得不多,至少得控制支出吧。


我刚实习那会,工资虽然就两三千,但每月能攒下将近大一千多,攒了几年,过程中工资也上涨了,水到渠成地有了几万块钱,后续才开始尝试投资理财、考虑买房。


相反,那时我周围有些同事收入比我高得多,月薪1万多超过两万,但他们消费起来的架势把我都看呆了,数码产品通常都要入手最新款,旧款以极低折扣转卖。


其中一个同事,手里有多张信用卡,借贷长期超过6位数,每月都是拆东墙补西墙地还卡。


他比我大5岁,全部存款才一万多(这钱还得留给信用卡周转)


我们必须要记得啊:


结余=收入-花销。


挣钱和省钱根本不是对立的关系,恰恰相反,如果你平时懂得适当省钱、管理好积蓄,等赚钱机会来临时,你会有更大概率能把握机会。


至于那些不仅不喜欢储蓄,还喜欢借贷消费的人就更别提了。


他们多年生活在负债中,信用卡与借贷让人上瘾后很难戒掉。你会感觉这钱来的好轻松啊,“滴”的一声就有钱花了。


这做法不仅会越过越穷,而且抗风险系数几近于0。


有的人认为货币一直在贬值,今年100块,明年只值95块。


咳咳,但你今年把100块全部花掉,不就是0了么?95绝对比0要大得多吧?


储蓄是变富的第一步,实现后你才能开始投资,才有其他收入可能性。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羞于谈钱



我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抱怨工资低,但只有少部分人主动和老板提要加薪。他们宁可委屈抱怨,也不好意思开口去问。


新华网的研究表明:有53%的人在工资或者报酬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敢与老板协商。


职场本来就是商业场,谈钱本来是天经地义、光明正大的事,居然变得畏畏缩缩。


谈钱,不仅是争取自己应得的回报,更重要的是建立规则。


不敢谈薪资待遇,往往是对自我价值不确定,对方只会把你看得廉价,并不会感激你,甚至可能变本加厉地压榨你。


老板如此,面对熟人朋友时,很多人就更不好意思谈钱了。


比如借钱的朋友,好久了人家都不还,你也不好意思主动提。就像《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借了2两银子,为了催债绞尽脑汁说了一堆带“2”的句子想提醒她。


比如找熟人做事,人家说“这么熟了不要钱”,你开心地以为占了便宜。回头一看做得乱七八糟,你咋办?好意思让人重做或赔钱吗?


只好兜着一肚子憋屈。


万物皆有吸引力法则,羞于谈钱,会让一个人离钱越来越远。


千万别把钱和交情混为一谈,以为谈钱就伤感情,这么做到最后往往既没得到钱,又丢了交情。


咱一定得学会主动谈钱的本领。


它让彼此关系更加有约束;它让事情更加有边界,成果更有保障;它让大家更有动力一起用心合作;当然,它也让你更有尊严。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不愿改变


改变未必就能带来好结果,但只有改变,才有可能发生好结果。


好多人明明讨厌眼下的工作,工资低、老板差、发展没前途,一个劲儿地吐槽,可始终不愿意改变现状。


宁愿继续过着不如意的生活,也不想去做些什么。甚至认为“反正习惯了”“这工作还算稳定”。


再稳定,那也只是稳定的穷呀,又有什么意义呢?


何况这年头真没几样东西是绝对的稳定,稳定的穷,没准哪天变成越来越穷。


《贫穷的本质》书中描述了作者在贫穷的南亚农村看到的事。


那里的人们早上找债主借高利贷,去水果批发市场进货,再摆个地摊卖。水果卖完,大部分的钱用来还早上的高利贷。


如果没剩多少,他们就随便买些吃的回家;如果剩些钱,他们会买鸡腿之类的犒劳自己。


第二天,继续早上借高利贷。


小贩们没去想把多余的钱攒起来,攒够本金就不用去借高利贷了,每天都能省下一大笔利息钱。


作者走访大量贫困人群后发现:


穷人很难接受新事物,并别说做出改变。


他们担心以后不知道会咋样呢,还不如就按现在的日子过;就算拿钱做生意,生意也未必成功。万一碰上些小意外,日子立马就加速下坡。


人都是有惯性的,年轻时拒绝改变,不愿意迈出脚尝试,年纪大了更迈不出脚了,只能坐以待毙。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爱找借口



就是给自己的穷,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谁让我是农村的”、“谁让我学历低”、“谁让我家庭没关系没背景”……


没错,这些或许都是是客观存在的劣势,可然后呢?


你一直强调这点,就会越来越相信这点,潜意识里觉得反正做什么都没用,索性躺平。


有读者说,很羡慕我写写文章就能赚钱,他工资很低,上班又很忙无法做副业,不知道怎么办。


他不知道的是,我一直是兼职写作,本职在互联网行业并不闲,上班以外几乎所有时间都放在副业自媒体上。


不是我有三头六臂,我也只能尽量挤时间、做时间管理、找助理协助等等,尽量创作出副业条件。


小哥一直说他工资很低,我建议要不换份本职,他说自己大专学历跳到哪里工资都差不多。


我说要不看看是否有降低工作量的可能,他一口否定:不可能,老板非常恶心,每天都盯着员工加班。


做自媒体赚钱?他说更不可能,自己不是这块料。


那没辙了。


一个人只盯着劣势,从不想要如何解决,劣势就将不断放大。


之前我看《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里,对两个概念记忆犹新:


关注圈和影响圈。


关注圈,就是关注那些你不太能改变的事,而影响圈,则是你可以影响或控制的事。积极主动的人,懂得将精力集中在影响圈上,创造出想要的结果。


反之,被动消极的人,眼里看到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啥实质性的事情也没做。


借口太多,或许只是因为不在乎,真想改变的人,没那么多借口,麻溜儿地赶紧干了。

借口多了,人就废了。变穷自然也是可以预见的事。

一个人的金钱世界,其实很大程度映射出他的人生状态。

有的人哪怕暂时穷困,可他有着朴素而积极的金钱观,哪怕只是努力存钱、努力工作,日子往往会一点点改变。

有的人看着虽然收入不错,可满身坏毛病,日子一天天走下坡路。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这4点远一些,我们也将离钱更近一些,击掌共勉。

如果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启发,记得在文末点击“赞”“在看”,感谢你的慷慨。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简介:临公子,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多家职场/财经平台特邀作者,一枚理性爱财的工科产品汪。微信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