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我发现电子产品让人失去了自信力

2022-01-24
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插座APP


现代人的焦虑大多数来源于爆炸的信息,减少刷手机的频率,专注自我和自己的真实体验,才能更好地看世界。这篇文章1800字,预计花5分钟读完,放下手机,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 | 郭焱

编辑 | Frigg

来源 | 豆瓣【我发现个规律】小组



手机的出现让人麻痹
周遭的环境让人习惯



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有这种情况:


1、下过无数个习惯养成、目标计划的软件,但总是半途而废,然后把失败归结于和软件不适配,接着再去找下一个软件,造成一个又一个的恶性循环;


2、在某瓣某站某乎里面搜索过无数个问题,接着有无数个落灰的收藏夹,可是回头看的频率10个手指头可以数的过来;


3、出现问题的时候要么抱怨自身之外的各种因素,要么就是向外面寻求答案,却很少从自身发问。


以上都是我,我无数次的想要摆脱懒惰、懦弱、胆小,但是我做不到。


直到疫情回家,我发现我妈非常的自律。


她一天使用手机频率仅限于睡前在微信群聊天和看公众号,但是她每天雷打不动十一半点睡觉六点起床,做运动,煮饭,买菜,上班,中午接我弟,下午上班,晚上洗衣服,做瑜伽拉伸,睡前读圣经、写日记,睡觉。


作息规律、专注投入、行动力强、写日记习惯,我问我妈为什么能做到这些,我妈说,不像老爸那样下班就抱着手机看,你就能做到。


我开始反思了。


我回想起我初高中还没有手机那会,我的学习成绩不算是特别优秀,但是经历过在一个学期从年级倒数进步到班级前五,到了后面学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期末还考出满分的成绩。


我家里人对我是放养式的,很少督促我做什么,但是我很自觉的知道我该学习了,该洗澡了,该上床睡觉了,渴了就喝水,累了就休息,打开一本书就能全心投入阅读。


我对于我自己身体的控制非常自如,我也很相信自己耐心的做下去就有回报。直到手机的出现,给我带上了奶嘴,我被迫的装进婴儿的壳,玩着一种现在最流行的自我麻痹的游戏中。


我丧失了自信、丢了自我审视的习惯、行动力变差、想象力退化、脑子也大不如前了。


有时候我突然发觉不舒服,但是看到周围的人都叼着奶嘴嘻嘻哈哈的躺在婴儿车上,我开始默认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慢慢就习惯了。




不是我在玩手机
而是手机在玩我



王小波说,在21岁那年觉得什么都锤不了我,自己会一直生猛下去。而我在18岁进入大学以后,就经历了缓慢受锤的过程,做着七八十岁的人都在做的事。


后来我想改变,我下了各种软件收藏了无数的帖子想要变得更好,可我发现一年又一年,我还是这么废柴。


到了疫情期间,我胖了10斤,加上和朋友出去玩,get peer pressure(得到来自同辈的压力)的我回家以后怎么也睡不着。我失眠过后,决定减肥。


我没有看任何的帖子和建议,每天一到下午两点就去公园跑步,做拉伸,坚持了一个月半,慢慢的就瘦了下来,甚至在800、2km的测试拿了前三


在这个期间我没有带手机听歌、没有手机打卡,只是带着手环,每天用我的草稿纸写上当日体重、目标公里数,带着水壶就去跑了,回来就记录配速和公里数。


到了第二个寒假,我开始看书,把手机放在旁边,给自己也不设定目标,就暗示自己看下去就行,一个半个月看了七本书。


但是这个时候我依然用手机app(软件)记录打卡,加上一本皮质本子,每天记录自己的习惯、to-do(待办事项)、心情记录,这个过程只坚持了四个月,是的,我又开始玩手机了……


我才真的认识到,是手机在玩我。


这些年,在和科技人员与zbj(直播间)生产出来的东西打了无数次的仗里,我几乎从未胜利过。


直到我卸载我手机里面精致的效率软件,卸载掉我在里面怎么也无法找到soulmate(灵魂伴侣)的交友软件,回归到最简单的纸质本子,笔的时候,我的内心喜悦而平静。


我认识到我的老派,更喜欢纸质的书写和阅读,我认识到我不喜欢化妆和逼迫自己减肥,我认识到我更喜欢慢悠悠的时光和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我认识到我就能靠自己做出任何我想改变的,我认识到我不需要和任何人比较、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我怎么样,因为我就是我。


当我放下这些外界强行给我洗脑的普世价值观时,我才真正得到了“自由”。


我放下手机的那一刻,我才尝到本应该有的那种什么都锤不了我的滋味。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本文选自豆瓣小组“我发现个规律”,作者:郭焱。插座APP经授权发布。


点击“在看”,勿把时间都虚度在电子产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