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总想着退路,你就不会有出路

2021-10-13
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插座APP


事情没做好前却想着退路,就好比一个人做事之前,在心里已经预设了失败,潜意识里就会藏着懈怠和自我安慰。这篇文章3900字,预计10分钟读完,别想着有退路,才能全力以赴寻找出路。



作者 | 景红   
编辑 Frigg
来源 | 景红空间(ID:JinghongJoyce)


上周D找我聊工作机会,D,47岁,是我十多年前的一位候选人。


那时候他是一家外企的中层,后来外企势微,他跳到国企做总监,中间跳过两次。


现在做到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在公司内十几个分公司中业绩做得中等。


他说觉得干得不舒心,想看新的机会,觉得自己始终在中高层上,能不能再上一层楼。

 

我和他聊了下,他这家公司在业内有名气,好好干,做分公司还是非常有前途的,应该说,是封疆大臣,有相当的实权。


当然,要面对市场,确实不容易,但D是个能力不错的人,为什么不好好把这块地种好,却又要找另一块地?

 

D认为:


1、公司支持太少,要求又很高,比如费用少,对上海这个市场期望太高,上海的成本费用高,但公司没有什么特殊政策;


2、公司制度不太合理,没有吸引力,和其他同行比,他们品牌不是特别有优势,佣金比例也不高;


3、待遇一般。自己3、4年薪资没有变化,因为市场不好做,佣金还没以前高,收入还减少了。

 

D说得很委屈,说起自己对下属如何好,但是向上级要求一些特殊政策时,老板不同意。


他很难向下面交待,觉得很委屈,自己是为老板安抚下属,还不落好,自己要承担后果,觉得不公平,觉得自己付出特别多,但得到不多。


进这家公司这几年收入都没涨,把上海稳定住了,上海市场就是难做,不是自己的责任,但公司就是看不到自己的辛苦,也不给特殊的政策……


觉得这份工作早就萌生退意,想看更好的机会,最好能做到公司最高决策层或者合伙人。

 

D这几年一直在看机会,找出路,但真的没有看得上的机会,D也在问我,是不是因为自己年龄有点大了,职场上有些老了?

 

我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创业,他说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创业风险太大。


他还是愿意做分公司负责人或合伙人,有更大权利,最好全部负责,愿意出资,但不占大头,希望合伙人有资源,信任自己。

 

我有些吃惊,这其实还是打工心态,只能承担一小部分风险,却又想要绝大部分的权利。


也明白了为什么D很早做了中层后升职就慢了,这么多年做不到最高层,而且做地方负责人还不大胜任。

 

总想着退路,当下的事总是不上心,何来更好的出路?


记得我刚开始到公司工作时,在保险公司做过几年HR。


有位老上级K总,是我们分公司副总,能力很不错,给我这个小白不少指导,我也很敬佩。


后来据说他和大老板有分歧,离职自己开了家公司,我们都还为他鸣不平,还有一些他直接带过的同事投奔他去。


谁知他开的公司不顺利,不到一年原来的老下属就走掉一批,他不得不关掉自己的公司,去了同业另一家保险公司负责一个分公司。


我当时正好去那个城市出差,就去看他,K总很高兴,和我吃饭时说起来原公司和现公司的一堆问题。最后说了句:


“自己以前太少不更事,年轻天真,主人翁意识太强了,做这么多事,吃力不讨好,现在觉得没必要。


现在管这摊子也就不那么"主人翁"了,老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对下属说了不听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要过得去就行了,那还不容易嘛。”

 

我当时就不是滋味,感觉K总这样似乎不对。


不过当时年轻资浅,并不知道哪里不对,只觉得K总可能被我老东家和那些背叛的下属伤了心了,但这样就不作为了太可惜了。

 

后来我离开了这个行业,偶尔听到K总的消息,K总后来四平八稳地做了几年,但是业绩平平。


后来,K总又离开了那家公司,到了一家更小些的保险公司,负责分公司。


后来,就再也听不到K总的消息了。不断有新人进这个行业,K总已经成为过去了。

 

我想起K总总觉得可惜,他曾经是我的偶像之一。但是当他觉得做企业的主人翁没有意义的时候,就慢慢失去了心力。


对上级不再竭力劝谏,对下属也不再费尽心思培养,一直在想退路,把公司当成备胎。


但是实际上,即使自己创业,心态上已经有了惯性,不说能力,不太愿意为他人付出太多。

 

结果可想而知。


K总和D总都是极聪明能干的人,在自己的行业也曾经干出过不错的业绩,对行业了解,人脉,各方面都很不错,但是心力上在慢慢衰减。


职场中很多人这样,能力很好,年轻时也有一段时间干得不错,可以升职。


但一般到中层或到高级经理的位置就升不上去,其实很多中层都很难到最高决策层。

 

前几天有位公司做得很大的朋友和我讨论他们公司提拔人才的理念,他说他不愿意再用经验丰富的中年职业经理人,宁愿培养不太成熟的更年轻的人。


因为如果在一个位置上始终没有突破的大多是心力不足,道理完全都懂。


但中年之后,慢慢被社会磨平了棱角,心力上不愿意再投入,自认为什么都看透了,失去了热情。


虽然看上去还年富力强,心理上很快就是职场老人了,所以干脆不要那些经历太多,磨平棱角的中年人了。

 

不得不说,追求无错即为有功,中年的疲惫一旦上身,就会变成职场老油条或者职场老白兔。


思想上还想进步,但行动上在混,职场上何谈更高的发展,止步于此就很正常, 

 

想要不断进步,确实要有“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的状态,不断清零,让自己不要活在过去的光环中,经常性的反思自己的行为。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更系统地看问题



得到和付出是相对的,支持和约束也是相对的。


职场上不会有绝对的公平,也不会有绝对的自由。

 

职场中正如生活一样,总不会付出就有回报,背叛总会存在,受伤也不可避免。


而且过去再好的成绩也总会归零,没有一招鲜就能吃一辈子的事,总要不断清零。


职场很残酷,生活也一样。


可是只要想更进一步,就不可能只在原有经验和成绩上就自然获得,进步总要不断付出,不断成长。

 

身处更高的位置,要求更高,责任更大,但收入没那么快增长,有时候觉得做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事。


职场想要上升永远要求情绪稳定,立心正确,认清自己,要想提升就要在更高的角度上看问题。


当格局和胸怀赶不上位置提升时,就会在一个不胜任的位置上,哪怕能力看上去足够了。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成人达己,借假修真

 


很多人工作会有为别人干的想法,尤其是做管理,常常会有夹心饼的感觉。


觉得自己工作是为了上级,或者花了大量心思在下属成长上,为了下属,下属出现各种情况,会有背叛感,觉得把精力用在成就他人上划不来。

 

但是想要自身更有价值,就必须让你身边的人更有价值。


工作是自己的修行,付出的努力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不是为了他人,不为下属,说句鸡汤话:所有一切磨难都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当你成就的人越多,自己越有价值。


职场升级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付出大于回报甚至没有回报、还会遭遇背叛这种负收益的时候。


但是只要真诚帮助过他人,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比如K总虽然没有直接领导过我,但我一直对K总曾经有过的指点心怀感激。

 

在任何工作上,都没有完全自由自在的,如果不能克服当下的困难,重新找的工作类似的问题还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很多人在工作中遇到不如意会负气,似乎觉得自己吃亏了,受委屈了。


但其实在职场上,谁都无法完全随心所欲,哪有谁是不是受委屈的。


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是借假修真,为别人是“假”,借此修炼自己是“真”。


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是自我修炼,而不是真正为了他人做的工作。

 

无论是初级小白,还是顶级高管,想要在职场有所成就,无论做得怎么样,做什么样的工作,都不要有为了谁做的想法。


工作既不是为了上级,也不是为了下属,归根结底是为了自己而做。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不责于人



职场上的问题不责于人是基础。

 

很多人有打工心态,哪怕做到管理角色上,也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打工者。


和上级关系不和睦,就离开公司,觉得公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会抱怨不已。

 

当上管理者,似乎不可避免成了夹心饼,下属要哄着,花了很多心力。


能不能帮上手还说不定,有些甚至还会背叛自己,上级给不了支持,还有很多压力,有时候甚至不近人情,自己太难了……

 

其实职场中人要能理解,自己目前的情况大多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自己才是很多问题的根源。


今天跟着自己干活的人,就是自己能找到的最好的人;


自己现在的平台和上司如果没法换,就是自己能得到的好平台。


好上级,要知道无论是上司的难缠还是下属的背叛,都有可能是自身能量不够,资源不够的原因。

 

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从外找到理由,但也能从自己找到原因。

 

只有“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K说要不要当“主人翁”,十多年前我无言以对,现在我知道了,不是我们在某个企业要当别人的主人翁。


而是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是自己这家无限责任公司的唯一主人,我们要对自己负责。


所有的挣扎和磨难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D问我怎么找出路,我可以肯定,世上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即使过去有的成绩也不能成为未来成功的保证,职场永远是Day one(第一天)


总想着退路,你就没有出路。

 

竞技运动总是年轻人的天下吧,但我们不断看到很多状态良好的老将。


今年东京奥运会上,32岁的老将苏炳添甚至取得了黄种人最好的成绩,直接封神……


我们不得不承认,哪怕在最高级别的体能竞技场上,其实年龄都不是最大的问题,心态和思维更重要。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不断想着退路, 觉得自己已经奋斗够了,成绩够好的人可以超越自我的。

 

一旦我们放弃了少年般的热情和努力,没有了“主人翁”意识,可能就是失去了对自己方向的把握。


愿意随波逐流,就会觉得被生活折磨得疲惫不堪,慢慢成了一个无可奈何的人,这时候才真正是我们职场上的老去。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作者:景红,文章来源:景红空间(ID:JinghongJoyce),专注职场和成长,用猎头老板的视角分享各种职场及成长问题解决方案。


点击“在看”,没有退路,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