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来源 | 米筐投资(mikuangtouzi)文 | 慧净
央妈在3月7日的一份数据报告,截至2024年2月末,中国黄金储备7258万盎司,环比增加39万盎司。这可不得了,已经是央妈连续第16个月增持黄金储备了。2022年10月开始,央妈每个月都在买黄金;从开始的6261万盎司附近,一路买到现在的7258万盎司。有意思的是,同样在2022年10月,国际黄金价格也犹如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托起,从底部的1620美元/盎司震荡上涨。当下,金价更是一举向上突破了2100、2200的整数大关口,创下了2203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见上图)央妈明牌了,好像是在告诉全世界,我就是要狂买黄金!加大黄金储备!经济学上,黄金价格的波动主要和7个因素有关联性,分别是黄金的供应端、需求端、通胀预期、美元强弱、美债利率、地缘政治、市场避险情绪。
我用市场经验再给大家总结一下,黄金价格波动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供需关系、美联储、避险预期。其中,央妈持续购买黄金的主要逻辑或许是避险,次要逻辑是美联储,以及供需关系。黄金价格波动,虽然和供应、需求有关,但基本上不会是主要矛盾;黄金价格唯一用到供需关系的地方在成本的测算。即黄金价格跌到某一个程度时,黄金采矿巨头生产一吨亏一吨,此时往往会停止供应或减少供应。这个价格就是黄金的综合生产成本(开采+探测+人力+电力+运输等),往往也就是黄金市场的历史大底!每家矿企的成本并不一样,但总体差不多就在1200~1500美元/盎司区间。所以你看,央妈也好、其他各路资金也好,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在1600美元/盎司抄底的,而是有重要的价格参考、明确的战略打法。美元强弱、美债利率、通胀预期三者本质上都是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有关。换句话说就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预期会影响黄金价格的变化。比如,美联储会议有加快降息的预期,市场利率就会走低、美元下跌,然后黄金价格走高。也很好理解,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美元放弃金本位,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两者脱钩。但是,黄金仍然是美元无形中的锚,所以两者仍然有负相关性。美国通胀预期的关键指标CPI在2022年6月突破9之后,开始往下走;预示着美国的通胀开始缓解。对应的,美联储还有必要维持高利率吗?美元还有动力维持强势状态吗?所以,美联储加息见顶、降息预期发酵,或许是央妈及全球资金持续买入黄金的另一逻辑。无论是因为地缘政治、还是因为美元信誉等其他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资金流向黄金,本质上都是避险预期。
我个人认为,央妈持续不断地买入,甚至高位也要买入黄金的最重要考量可能就是避险。简单来讲,有3个风险。明白了这些风险,就知道资金买黄金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对冲危机。2022年6月30日,美国表示,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已经冻结俄罗斯3300多亿美元的资产;同时,还冻结了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约3000亿美元。除此之外,2022年2月11日,阿富汗央行的70亿美元也被美国冻结。俄罗斯、阿富汗作为主权国家,外汇资产说被冻结就被冻结,说被没收就被没收。2022年当年,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各国央行就开始行动,黄金净购买量达到1135吨,创出美元黄金脱钩以来的最高水平。据美国财政部数据,美国政府债务在2023年9月突破33万亿美元大关,到了2023年底,更是突破了34万亿美元。美国34万亿的美元债务,差不多相当于245万亿人民币,接近中国2023年GDP的200%。美国的债务问题更严重!不断攀升的债务、不断走高的利率,带来了负担沉重的债务利息成本,2023年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见图)市场更是预估2024年美国利息支出更是能达到1.2万亿美元,超过美国财政收入的20%以上。债务赤字越来越大,就像雪球越滚越大,我们不得不防。俄、乌冲突了3年多,以色列、加沙的冲突也在不断升级,当下的红海危机更是剑拔弩张、胡塞硬抗英美。2000年后的黄金大涨,叠加“9.11”事件、阿富汗、伊拉克等地缘政治、中间又穿插08年金融危机等。国际金价从200多美元每盎司,一路上涨至1800多美元每盎司,涨幅高达6、7倍。总结一下就是,黄金的大行情,往往来源于全球割裂、货币失调、资金不得已而大规模地避险。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