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李玟母亲:立即停止!

2024-03-30
文章转载自"每日新报"

去年7月

歌坛天后李玟因抑郁症在家中轻生

送医后救治无效最终与世长辞

享年48岁



近日

有网友以AI技术

“复活”了多位已故艺人

李玟也被网友通过AI生成视频和声音

相关话题引发网友关注



虽然昔人已逝

但李玟家人、粉丝

面对她离开的伤痛

却不会随着时间过去而减少


谈及此事,李玟的姐姐李思林表示,以AI片段来怀念逝者没有问题,但如果作为商业用途、有欺骗行为就不行,“这会对逝者家人造成二次伤害,我曾就此事咨询法律意见,暂未打算采取法律行动……希望借此提示相关人士将AI影片下架。”


李思林还透露,其实看到“李玟”的AI影片时一度哽咽:“看到时很伤感,很担心妈妈看到会吓到。”


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

态度不一

有网友表示

再次看到自己偶像很感动

“眼泪都出来了”

“只想再看看她的样子”



但也有不少网友觉得

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面临诸多法律风险



3月29日

据媒体报道

李玟的母亲

委托广东梦海律师事务所

就部分网络用户制作、

传播“AI复活李玟”相关短视频事宜

公开发布了一则律师声明



声明称,根据已掌握的证据资料显示,近期部分网络用户未经李玟女士近亲属同意,利用李玟肖像制作、发布“AI复活李玟”系列短视频,以温情之名非法牟利,借机售卖AI服务、恶意转评引流推广个人业务。


声明中还表示,“此类视频的广泛传播已经对李玟母亲及其家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干扰,同时也给本就深陷痛苦的李玟母亲及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和二次伤害。严正警告涉嫌侵权责任人,于本声明发布之日起7日内下架、删除含有上述侵权内容的相关图片、视频及文章,立即停止实施相应侵权行为。”


声明中指出,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网络用户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应严守法律底线,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委托人再次呼吁广大网络用户及喜爱李玟的粉丝朋友们理性消费,切勿被不良商家混淆视听。希望每一位爱李玟的朋友们都能同她的家人一样,接受离别、不打扰她的安宁,同时对逝者家人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逝者最好的追忆。”




“AI复活”已成产业链

据报道,近年来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
生成式AI兴起以来
“AI复活亲人”已成产业链
甚至每个人都可以实现“数字永生”

就在半个月前
已故上海艺人乔任梁
也被网友AI复活
其父亲和李玟母亲一样不能接受
“父亲希望AI复活乔任梁视频尽快下架”
也一度冲上热搜榜


乔任梁父亲表示看到网上传播开来的“儿子被复活”影像,能接受,感到不舒适,希望对方尽快下架,“他们未征求我们同意,是我侄女刷到视频发给我的,这是在揭伤疤。”此后,相关视频已被下架。

除了李玟、乔任梁
同时被数字还原的还有——
张国荣、高以翔等已故公众人物
有博主借机做起了AI复活亲人的生意
价格在198~598元不等


法治日报此前发文称
专业律师表示,法律除保护生者的人格权外,对死者的人格权益亦加以保护。

对此,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条明确规定了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故未经逝者亲属等同意的情况下,用AI“复活”李玟等行为涉嫌侵权,逝者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若逝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律师介绍,打着温情的名义,趁机推广制作收费AI“复活”视频的行为,实质是属于利用逝去明星的强大社会影响力给自己引流,并借机推广其业务的行为,很大可能涉嫌侵权,需要承担侵权民事责任,严重者可能还会涉嫌刑事责任。

对于用AI“复活”已故公众人物
你怎么看?
你会愿意“复活”自己的已故亲人吗?
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来源 / 广州日报、潇湘晨报、红星新闻、网友评论

责任编辑 / 翟玉静
值班编辑 / 徐丹
审校 / 窦怀国
责校 /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