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痛心!突发悲剧!
事发厦门
一男孩不幸掉入大海
噩耗传来......
男孩掉入大海
经过4个多小时打捞起尸体
4月5日20时12分
厦门蓝天救援队水草队长
接派出所通知
一名男孩于5日凌晨5时12分
从厦门某大桥掉入海中
还未找到
水草队长和队员立即携带救援装备
出队援救
事发当天
天幕暗沉,下着大雨
还遇上涨潮
水草队长带领队员到达沙滩
快速评估现场
确定搜索区域,部署救援方案
其间,一组队员
架设无人机照明
一组队员驾驶冲锋舟下海探测搜寻
陆续到达的队员同时分组岸边寻找
然而大海潮涨潮落
海面浪大风大
给救援大大增加了难度......
队员驾驶冲锋舟在海面上
一次又一次不停地来回搜索
从潮涨满潮又至潮落
4月6日凌晨零时12分
搜救组长高里通过对声呐扫测的观察
首次发现落水者
立刻用对讲机向水草队长报告
可是当冲锋舟到达疑似区域
由于海上风浪太大
落水者却从声呐探测点消失
水草队长经过再次评估
继续在设定的救援区域
和队员再次进行搜索
很快,高里通过声呐
在离落水点不远处
两个桥墩中间发现高度疑似点
经过反复声呐侧扫观察
确定是落水者
且离桥墩约2-3米处
水草队长和高里
继续用杆钩进行探寻
救援人员:“这一次由于在桥墩旁边有参照物,定位非常准,一下去就勾住了,就好比坡下有个人,坡上伸根杆子下去,抓住一拉救起来了,然后队长和我就托住溺水者,将他带回岸边。”
最终
18名救援队员
经过四个多小时
冒雨在海上驾舟搜索
岸边的找寻排查
借助声呐定位仪的探测
在4月6日凌晨零时40分
将遗体转运上岸
列队鞠躬,交接警方
每年春夏之际
天气逐渐变暖
去海边游玩的人越来越多
然而溺亡事故也多发
大海虽美好
但还是存在很多危险性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
在海边游玩的同时
千万别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
@所有人
下面这份注意事项
请务必get
关键时刻能救命
厦门七个危险水域
海沧大道海角9号一带:
临近航道船艇多
此处临近航道,周围通过的船艇较多、体积较大,不适合下水游泳。
同时,水域中有很多礁石、小岛,它们会改变海水的流向和流速。不熟悉情况的人,在游泳过程中遇上乱流,很容易发生事故。
马銮湾海域:
旧渔具易“缠身”
马銮湾海域因“海内杂物多,易缠人”而榜上有名。这片水域原有渔民养殖水产,导致现在留下不少杂物。例如渔网、绳索等,易缠住游泳者,造成意外发生。
翔安滨海大道沿线:
沙地淤泥多
据了解,翔安滨海大道沿线是新修道路,处于开发阶段,相关救援配套、警示标识还不完善,因此市民游客来到此片海域游玩需谨慎。
而且,该海域存在沙地、断层情况。退潮后,滩涂还留有大大小小的水坑,水坑里都是淤泥,一脚踩下去很难出来。
“一国两制”标语牌附近:
海床深水流湍急
该处海域地质构造特殊,在临近岸边的沙滩中,有一片较深的海床,水流湍急,贸然下海,易被海浪卷走。
同时,这片海域海岸线很长,岸边有很多礁石,若在礁石上欣赏风景,容易因涨潮被困在礁石上;一旦贸然往回走,掉进海里,有可能被暗流卷走。
曾厝垵海域:
沙土松软易陷落
这一带海域沙土松软,一不小心就会踩空或陷进去,易导致溺水事故发生。此外,曾厝垵海域礁石很多,边缘非常锋利,又很难发现,脚一踩容易受伤。
厦大白城海域:
地形特殊暗流漩涡多
白城海域地形呈凹形,水流汇聚此处会改变方向,造成水流湍急且暗流多。退潮时,游泳者很容易受水流影响,无法顺利游回岸边。
此外,这片水域礁石多。在潮汐作用下,礁石附近会产生暗流和漩涡,为游泳者产生阻力,不易游回岸边。
鼓浪屿海域:
礁石上打卡被困情况多
鼓浪屿港仔后浴场、美华浴场、大德记浴场、燕尾山礁盘游泳时也需要注意。救生协会鼓浪屿海上义务救援队队长苗旺介绍,退潮时,这些海域水流急,游泳要特别当心。
不仅如此,这些海域同样有很多礁石,涨潮后,礁石附近的沙滩会被水淹没,不少游客常因忙着打卡被困在礁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