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你能在一个公司工作12年以上,无论你多忠诚,多卖力,一旦公司赚的少了,那你就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2025-08-13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图片图片
文/人力资源管理(ID:renliziyuanguanli)  编辑/MBA智库琉琉

图片 

01

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十二年以上,你会期待得到怎样的回报?”


是认可?是尊重?还是能获得可以养老的工作?无论是哪一种期待,都无可厚非,毕竟在一家单位十年以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换做以前,在一个公司干个三五年,十年八年都很正常,但是现在呢,大多数都是干两年,累了不想干了,立刻辞职换一个公司。反而是那些死守一家公司十几年的人,最后成了职场的冤大头。


有位网友就分享了这样一件事,说无论你有多么忠诚,多么努力工作,长年累月为公司付出,但当公司陷入困境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变成了被冷落的角色。



等真到了这种情况的时候,才会发现忠诚并没有保障你能一直在公司,反而可能会成为公司的“眼中钉,肉中刺”。


和这位网友相同烦恼的,还有过完年刚被裁员的一个老朋友。


他在那家公司兢兢业业干了整整十年了,把整个青春砸进公司,周周996,把公司当家一样。毕竟是从毕业就进入了这家公司,工作中总是任劳任怨,是大家眼中典型的“老黄牛”,当然公司也是年年给他表彰。


可没成想,行业原因导致公司订单锐减,老板翻脸比翻书还快,直接让人事给谈经济补偿。问老板要个说法,老板只一句“你的工资太高了,你的成本、你的产出....公司也有困难啊”。


这些事例的发生,都告诉我们一个职场真相:在职场上,忠诚并不能成为免死金牌。


哪怕你工作了12年以上,哪怕你平时态度多好,多卖力,一旦公司盈利不如预期,你就可能成为公司眼中的“眼中钉,肉中刺”。



02


这看起来特别的不公平,怎么为公司鞠躬尽瘁的员工反而成了“眼中钉”?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 第一,老员工薪酬高、成本高。


老员工因为工龄长,薪资水平往往比较高,福利也相对更好。当公司利润下滑,人力成本就成了最大的负担。从公司的角度看,裁掉高薪老员工,能迅速降低成本,缓解资金压力。就像那个老朋友,他的工资是刚入职新人的好几倍,在公司艰难的时候,最先考虑的是降本,因此很容易成为被牺牲的对象。


  • 第二,老员工容易被贴上“创新不足”的标签。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跟上市场变化。新员工往往更有活力,对新事物接受度高,而老员工可能因为长期在一个环境中,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不太容易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和理念。这种刻板印象一旦形成,老员工在公司的地位就会岌岌可危。再者,公司发展战略调整也是原因之一。



随着市场变化,公司可能会调整业务方向、产品结构等。这时候,老员工积累的技能和经验可能就不再匹配新的发展需求。比如传统外贸公司转型做跨境电商,那些不懂电商运营的老员工,即使忠诚度再高,也很难在新的战略布局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 第三,老员工的身份象征了过去,而不是未来。


公司管理层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往往会更加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而老员工则是过去的象征。在公司需要有新的发展需求的时候,管理层往往会希望引进新鲜血液,抛弃那些过去的老功臣。


正如《异类》一书的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所说:“世界上许多规则,并不遵循我们惯常理解的逻辑。成功和失败并非总是取决于努力,有时它还与环境的变化和外部需求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在职场中,并不是努力就能还一直待下去,还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状况,随时调整。


03


既然忠诚与卖力并不能为你带来永久的保障,那么面对这样的职场现象,我们该如何应对,才能站稳脚跟呢?


  • 1.清晰自我定位,保持自我更新。


在职场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别把公司当家, 也别把老板当亲人。职场的本质是生意场,你和公司是雇佣关系,是利益交换。


不仅要对自己的定位清晰,还要了解整个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趋势。这样一来,才能保证在公司业绩下滑或者有别的调整的时候,依然能凭借自己的核心能力和对新技术的掌握,成为公司无可替代的人才。


别被老板的“画大饼”和“感情牌”迷惑,时刻关注自己的利益。比如,在接受一项任务时,不仅要考虑对公司的贡献,也要思考对自己职业发展有没有帮助。


很多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从不安于现状,始终保持学习的习惯。


正如《学习的升级》一书中提到的:“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学习的速度决定了你前进的速度。”


平时要多关注行业动态,学习新知识,考取相关证书。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 2.积极的团队合作,良好的人脉关系。


工作中,千万不要只局限在自己的工作上,要学会跨部门协作。在公司越是待的久,越要清楚这一点,勇于打破“舒适圈”,这样才能让你对公司整体有更好的了解。


有时候职场上拉开差距的,不是加班时长,而是你编织的良好的人脉关系。那些能突破职业天花板的人,往往早就在日常协作中布局了黄金人脉圈,成为日后不可或缺的“团队资源”,有时候人脉能为你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 3.做好职业规划,不要“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在一个企业多年,要时刻保持灵敏的嗅觉,一旦觉得公司发展前景不如从前,就要着手开始为自己做长远打算。


如果跳槽,就需要前边提到的保持自我更新、日常积累的人脉关系了。这样才能随时找到更好的出路;


如果不跳槽,也可以通过副业、个人的人脉关系带来业务等方式增加自己的收入。


只有当你手里有更多的“底牌”,才能在不确定的职场环境中更加从容应对。


职场就像一场马拉松,拼的不是一时的速度,而是谁能跑得稳、跑得远。


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家公司上,也别等到被裁了才后悔。


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不断提升自己,打造属于自己的职场“金刚之躯”。


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在职场的风浪中立于不败之地。



-THE END-

作者:人力君。来源:人力资源管理(ID:renliziyuanguanli),致力于给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的人才提供有趣有料有干货的精品。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图片

图片


MBA智库好文精选:
买最贵的包,吃最好的餐,化精致的妆:当代女性,被困在“粉红税”里
董明珠“没有人骂你,也挺孤独的”:为什么我劝你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高考700分和700万,选哪个?”你活得这么努力,是为了更多选择的权利

图片
分享
图片
点收藏
图片
点点赞
图片
点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