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985名校生虐猫行为曝光:你做过的恶,终将伴随你一生!

2024-04-11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彭小乐   编辑/MBA智库琉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最近,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研究生录取陆续揭榜。


有一位考研生“徐同学”成绩第一却被刷的新闻备受媒体和网友关注。


南京大学的研究生公示中,报考物理学院的徐某稳居粒子物理与原子核专业的第一名。可是在最终录取公示栏,他还是落选,原因疑似:思想品德考核不过关。


此前,曾有多名网友向学校反映,该名学生存在严重素质问题:曾在学校宿舍录视频虐杀猫,还加入过一个以虐猫为乐的网络团伙。



被南大刷掉之后,这名虐猫的徐某进入了兰州大学的调剂名单,然而他最终没有搭上调剂录取的“末班车”——


兰州大学核学院最终也选择将他拒之门外。



徐同学面对舆论的压力和记者提问,只选择了“冷静回应:“我听不懂网络上大家说的是什么。花好香啊,你可以写我喜欢赏花。我确实不能说太多,说太多也不好。”


是啊,花好香。


可惜被你虐杀过的小猫再也看不到了。


而你名落孙山的这一天,会是被载入反虐待动物历史的一天。



01


此次风波,对与徐某和其他虐待动物的人,都是一次非常严厉的警告和教训。但从法律的层面上来讲,还存在着一些空白。


如果非要深究,情节严重、影响极其恶劣的虐待动物行为,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以“寻衅滋事来追究责任”。


如果把虐猫的视频散播或者传到网络上,造成了恶劣的舆论影响,都会被视为“寻衅滋事” 。


可是徐同学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在宿舍里做完了这一切,并未完全公开进行,也没有自己散播视频。



所以在接到报警后,他也只是被警方“批评教育”,写了一封悔过书,就此了之,他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找事,挑起事端”的情节。


可能,徐同学以为这就“没事儿了”。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无知,就是最大的恶。”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一个观点:“我没有触犯法律,那么我做的事情就是正确的,别人无权指责,也无权评判。”


在伦理学体系中,有一个观点叫“正义论”。


什么事是正义的?

什么事是非正义的?


“正义论”提到了两个基本原则:

一个是“自由平等原则”,每个人都有享受自由平等的权利,不得以较大的利益来损害普世意义的公民的基本自由;


另一个是“公平博爱原则”,社会体系中的平等要对所有人开放,不平等的部分要有利于“弱势群体”。


徐同学虐猫,法律无法约束和制裁他,单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却是“非正义”的, 行为本身的动机是扭曲的,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极其负面的,是伦理道德体系无法容忍的。


徐同学低估了“道德的力量”,他的反噬才刚刚开始。


02


不得不说,徐同学的学习成绩还是优异的:第一志愿报考的南京大学研究生,初试总分成绩第一,顺利进入复试。


身为一名985院校土木工程系的高材生,他原本应该有着光明的未来。


南京大学将其拒之门外,紧接着是兰州大学。

留给徐同学的机会,越来越小了。


人和动物在本质上不同,我们不需要站在“动物是否和人类平等”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虐杀,本质上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问题。


在虐杀动物的过程中,“强烈的血腥刺激感”是虐杀者追求的情绪价值,一种无与伦比的、超越法律边缘的“爽感”,而这种行为如果得到了默许而不用遭受惩罚和制裁,那么刺激的阈值会越来越高,虐杀“小动物”只是尝到血腥味儿快感的入门,“大动物”、“高级动物”会不会更爽?



如果让这种潜在的极端反社会人格得到了鼓舞,那么恶意的子弹,将会均等概率地打回每一个人的眉心。


保护动物,保护环境,本质上都是保护人类自己,是一种基于善良为底线的同理心。


03


网络上始终有另外一种声音:“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原谅他?”


恰恰是因为徐某对这件事的反应才是最可怕的。虐猫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他对待虐猫的态度。


他确实第一时间写下了悔过书,悔过书的内容我们不曾知晓,但是我们看不到他的任何悔过。


被南京大学拒绝以后,记者试图联系采访他,他的原话是:“看不懂网络上大家在说什么,不好回应。”


兰州大学复试后,他又对记者说:“花好香啊,你可以写我喜欢赏花。”


可惜,人们并不欣赏你的诗情画意。


你喜欢赏花,被你虐杀的猫却永远看不到了。


而自始至终,解决问题的钥匙都在你手里,你只需要真诚的说一句:“对不起大家,我错了,我为我曾经的错误感到后悔,希望大家能够原谅我。”


相信大家也会原谅这样一个学习优异的年轻人。


可是他没有,他堵死了自己所有能被原谅的路。


改过自新的前提是: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为错误付出过代价,并诚心悔过。


在他眼里,那些 “猫命”不值一提,他根本不在乎,还不如赏花。


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读研的本质是做学问,而做学问首先要懂得的是:做人第一,能力第二。


可以预见的是:更大的反噬,在后面。


哪个学校会接受这样一个在风口浪尖的学生?

哪位导师愿意带这样的学生?

哪位同学愿意和他一起做项目?

哪位同学原因和他住在同一个宿舍?

舆论甚嚣尘上,他该如何就业?


考公、事业单位编制、国企这些工作,他应该是没有机会了,因为只要有人举报,他就不会被录用。


外企更不用提,虐杀动物在很多国家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只要他出现,就会有无数人盯着他。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人生的道路,有万千种选择。


而唯一不能选择的,便是善良。


心存善良,我们可以微笑面对生活的苦难;心存善良,这个世界都会被温暖到;心存善良,你学到的知识才能群星闪耀在人类社会。


而失去了善良,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不是吗?


-THE END-


作者彭小乐:大型国企HR,深耕职场领域的文艺男青年。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图源:图虫创意。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

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