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低手“内卷”,高手“破局”

2024-04-09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文/张丽俊    编辑/MBA智库琉

内卷下的努力,越努力越累。该如何破局?


最近和一些创业者、企业家们交流,大家有一个普遍的感受:


不管是做什么,都感觉越来越“卷”了。


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赢。想停下来,喘口气,却仍旧被裹挟着向前走。


不管怎么努力,压力还在那里,明明付出很多,收获却不及预期。


环境越来越卷,人越来越累,心越来越焦虑。


怎么办呢?你不能原地打转,你需要有“破局思维”。


如何理解?给你分享以下几点:


1

躬身入局,才能识局


这两年,各种新变化层出不穷。在做新业务时,经常有管理者找到我,问我该怎么办?


我通常会告诉他,你要躬身入局,去现场找答案。


有些人是做不到躬身入局的。他们遇到问题时,不亲自到发生问题的现场,不去理解客户的实际痛点,而是站在局外指手画脚。


他们特别喜欢开会,关起门来搞头脑风暴,不管做什么,先设想困难,放大可能出现的障碍和挑战,却迟迟不肯行动。


其实,比现实问题更无解的,是你想象中的困难。


如果你总是置身事外,不了解情况,又如何解决问题呢。




曾国藩曾讲过一个故事:


在一条很窄的田埂上,两个农民挑着重担相遇了,田埂只容一个人过去。他们谁也不愿意退让。


田埂边上站了好多看热闹的人。有的说:“小伙子应该让老大爷。”


有的说:“担子重的应该让担子轻的。”


众说纷纭,可田埂上的俩人谁也不理,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地站着。


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


后来,又走来了一个人。他啥也没说,推开吃瓜群众,跳进水田,接过其中一个人的担子,让他先过,事情这才得以解决。


看,一件貌似无解的事就这么解决了。


遇到问题时,你把自己置身事外,在局外呐喊议论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只有躬身入局,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什么是“躬身入局”?


就是你要去做事情,参与进去,要走到现场去,用眼睛去发现问题,用耳朵去倾听不同的声音,用嘴巴去问问题,用手去触摸产品的功能,用鼻子去捕捉异常。


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真实的问题,才能看清局中的奥妙,找到破解机会。


想要识局,必先入局。


2

深度思考,看破局点


身处困局中,不探究本质,只埋头苦干,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无益大局。


方向不对,只会越走越远。


很多时候,阻碍你的往往不是智商,不是勤奋程度,而是固化的思维模式。


遇到问题时,如果你的分析只停留在表象,一味地被过往的经验套牢,那你就会一叶障目,找不到出路。


所以,你要有深度思考,看破迷局,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如何做深度思考?


1. 升维


将自己的思维提高一个维度,从具体的问题里跳出来,聚焦在更长期、更根本的问题上。


比如,下属业务做不出来,就不要只考虑到下属能力上的问题,不妨认真思考一下公司的培养体系,激励制度等问题。


在做决策时,把时间的维度纳入考量,从长远去看待问题。你要问自己:现在关注的点,在三年五年后,还很重要吗?


通过思考终局,来反推现在的行事路径。



2. 逆向


很多问题,正着想不通,反着想却能迎刃而解。


分享个小故事:十几年前,央视筹备拍摄《激荡三十年》的纪录片,计划对30位风云人物进行采访。可问题是,这些大人物都太忙了,根本约不到时间。


怎么办呢?当时的策划罗振宇想了一个办法:不采访当事人,采访旁观者。


比如,海尔老板张瑞敏不是砸冰箱吗,就不去采访他本人,而是把报道他砸冰箱的第一个记者找过来采访。


这个“奇招”,果然起到了破局作用。《激荡三十年》后来拍得十分成功,拿回了当年几乎所有的纪录片大奖。


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墙,推倒了就是门;思维,打开了就是路。


3

唯有行动

方能破局


任何局面,任何难点,如果不行动起来,永远会有各种问题。


行动起来,这才是最好的破局之道。


很多时候,你坐在那儿,想想都是问题,可一旦你行动起来,走着走着,你以为的问题,就都没有了。


对于行动,你要降维,低头看路。


具体说来,有两个要点:


第一个,单点突破。


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找到那个最关键的点,从单点切入,行动起来,实现突破。


比如,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低,销售额上不去。这时候,你可以分析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找到自己的优势点,集中力量进行宣传和推广,这样你就能在市场上实现单点突破,扭转局面。


第二个,一竿子插到底。


找到了切入点,你就一定要执行到位,不拿结果誓不罢休,无论做到什么样的细的颗粒度,你必须拿到结果。


想到,做到,才能得到,才能破局。


写在最后


最后,总结一下:


人生中所谓的成长,其实就是一次次的破局,一次次的闯关。


低手“内卷”,而高手“破局”。


如何破局?


你先要躬身入局,在现场找答案;深度思考,找到破局点;最后,积极行动起来,破局制胜。


点个“在看”,与你共勉!

-THE END-


 张丽俊。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组织的力量》一书作者。来源 | 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关注我,与100万管理者一起学组织和管理。图源:图虫创意。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