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泽平宏观(zepinghongguan)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于千里,不期乎骥骜。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没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致富。
面对外部逆全球化、战略遏制,内部内需不足、信心不振、地产下滑、通缩蔓延等挑战,以及新能源革命、人工智能革命等机遇,当前中国经济有十大关键抉择:
1
该不该降息?
PPI连续20多个月负增长,意味着企业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上升,所以应该降息,以降低企业和居民成本,推动经济复苏。
2
保汇率还是保增长保就业?
降息可能会导致汇率贬值压力,不降息会导致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两难选择怎么办?大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通过降息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和就业向好,短期汇率贬值,但长期汇率升值。不怕贬值,怕贬值预期。要面子不如要里子。实事求是,顺势而为。
3
要不要担心通胀?
当前主要矛盾是担心物价-通缩循环,资产负债表衰退,主因是内需不足,所以当务之急是扩大内需。宏观调控是逆周期调节,待经济复苏回升到潜在增长率以上后,可以再收紧政策。
4
该不该救楼市?
救楼市不仅是救房企、救银行,现在是救地方财政,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房地产是周期之母,房地产稳则经济稳。中国城镇化率66.2%,加上改善型需求,还有较大空间,只要措施得当,中国不会重演日本资产负债表衰退,失去的三十年。挤牙膏式的政策放松,效果是短期脉冲状的,真正有效的政策放松要一鼓作气提振信心。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调控态度不够坚决、力度不够强劲,采取挤牙膏式宽松,没能有效阻断资产价格-银行信贷-物价水平螺旋式下降,最终产生了慢性通缩。然而,美国面对2008年危机果断执行措施,实施大规模QE,阻止危机蔓延,经济很快复苏。当前稳楼市宜降息、放开限购、住房银行等齐发力,彻底扭转预期,提振信心。
5
如何拼经济?
调控要缓,救市要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避免挤牙膏式宽松,既消耗弹药,也消耗信心。成功的提振经济都是一揽子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1998年中国对抗亚洲金融风暴,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美国应对疫情。可以通过财政扩张配合货币宽松,重点刺激新基建、新质生产力,兼顾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6
要不要暂停IPO?
7
如何实现经济繁荣?
8
如何看待企业家精神?
9
如何看待民营经济?
10
鼓励生育政策能提高生育率吗?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