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tyle="visibility: hidden; opacity: 0; ">
来源 | 真叫卢俊(zhenjiaolujun0426)
前几年追求精致感的上海白领,现在开始追求“松弛感”了朋友圈网红餐厅打卡越来越少,citywalk、骑行和演唱会越来越多其实,有更多的消费发生在我们不曾注意的细微处,依然有无数人愿意为自己的兴趣买单,所以依然有众多选对方向的品牌取得了很漂亮的业绩特别是在上海这座城市,最会玩的上海人遇到最丰富的商业生态,这场消费转型比想象的要精彩的多商场空置率偏高,街铺商业却炙手可热
上海有近400家购物中心,随着在传统购物中心消费的人不断减少,有关商场闭店、改造的新闻也不绝于耳
今年就有梅龙镇伊势丹、太平洋百货、上海六百等停业整改今年第一季度上海核心区的商业写字楼空置率大部分都在10%以上
奢侈品大户上海恒隆广场和上海港汇恒隆广场,这两家商场今年上半年的财报不太好看,收入分别下跌了8%和4%相比运营情况不太好的传统商场,马路边离我们更近的街铺、更松弛的零售消费却越来越受欢迎比如,一些历史风貌街区的独立街铺租金,走出了一枝独秀的行情,甚至超过同类型的购物商场这是衡复区街铺近几年租金指数,可以说是持续上涨,走势喜人可能是因为自从去年citywalk流行起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街道尺度适宜、环境优雅,这种松弛感、日常化的逛街方式正好符合人们的喜好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衡复区,作为上海最有腔调的“梧桐区”,迅速成为打卡圣地衡复区是12个已确定的上海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中范围最大的一个这片风貌区有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组成的老上海最嗲的小资街道,有网红打卡圈的绝对中心安福路,有《爱情神话》的取景地,著名的地标武康大楼也属于衡复风貌区衡复区一半市井,一半腔调的街道风情,让街铺的人气不断攀升,衡复区的商业变得炙手可热
有颇具小资腔调的时尚首店,比如伊索、Lululemmon街铺的爆火让敏锐的上海商业生态也在悄悄转变,更倾向于零售的、新鲜的小玩意儿一个明显的表现是,淮海中路TX对面那家空置了13年的风云老建筑,今年开业了,商场名字很新颖,就叫Hai550这座7层商场在13年前是一家芭比旗舰店,13年后首次开业却没有按照传统购物中心的方式来运营,而是做成了线下小众品牌的集中零售从服饰、香氛,到咖啡、陶瓷,有独立设计师的首店,也有不超过300块的首饰,还有充满体验感的日用百货,包括自带瓶子打有机酱油、散称的干果零食和宠物食品等衡复区近人尺度的街铺和零售的商业模式,拉近了客户和商品的距离,让消费发生的自然而然
除了零售商业,上海的餐饮界也在经历转型,而且消费转型在餐饮界的销烟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比如,你敢信在宇宙中心静安寺的黄金商铺,久光商场的对面竟然开了一家蜜雪冰城,3块钱的甜筒和5块钱的柠檬水,如此便宜的价格似乎和金碧辉煌静安寺格格不入,这家生意却非常火爆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工作日的下午点一杯奶茶鼓励自己,周末逛街不买杯奶茶总觉得少点什么,打工人甚至开始了奶茶社交,奶茶能喝到一起的就是好朋友新茶饮在上海的崛起,也让更多的品牌将总部设立在上海比如,霸王茶姬今年就在长宁区租下面积近1.5万平方米,9层商业楼作为总部,这还是在已经有成都总部的前提下,另设了上海双总部霸王茶姬的成绩也一直在攀升,去年的交易总额达108亿,而今年仅第一季度就达到了58亿,顺利的话霸王茶姬今年的销售额也许能比去年翻一番上个月,位于黄浦江畔人均1580元的高端法式餐厅L"Atelier 18突然暂停营业红餐大数据显示,一年多的时间,上海人均客单价在500元以上的餐饮门店已经减少了超过一半还在苦苦坚持的高端餐厅也在寻找出路,开始推出相对平价的套餐
比如原来人均900元的新荣记,推出了398元的套餐;人均1800元的莱美露滋,推出788元的套餐和相当于85折的代金券比如,被称为“意大利沙县小吃”的萨莉亚,虽然是意大利风味餐厅,但以高性价比和低客单价,在上海的餐饮市场稳稳占据了一席之地菜单上70%的菜品价格在20块以下,人均不过20-50的价格,丰俭由人,出餐很快但口味还不错,节假日的萨莉亚全天排队甚至能超300桌萨莉亚2024财年前三季度财报(即2023年9月-2024年5月),业绩非常漂亮,其中上海萨莉亚业绩同比增长达32.4%平价餐饮的三四线包围一线战略,在上海繁花般的商业氛围下达到巅峰
这样的消费下沉只是一个方面,接下来,在一些日常被我们忽略的角落,新的消费群体正在迅速崛起除了各种形式的消费转型之外,那些从前没关注到的人群,他们的消费喜好在上海都可以被充分满足以前我们都认为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其实老年人的消费力也不可小觑
我们曾经分享过在KTV欢唱的老人逐渐成为包厢主力,不少KTV连锁店也凭借老年组的消费维持运营成本
上海还有一群年轻时就时髦的阿姨爷叔,退休之后在disco舞厅跳舞的弹簧地板重拾青春但没想到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游客构成中,老年人也成为了重要人群数据显示,与2019年相比,2023年老年人一日票和二日票的游客量增长约75%在社交平台上,还有网友发出许多他们和长辈在上海迪士尼的照片,以及如何带着长辈游玩迪士尼的攻略老年人的消费还不容易被察觉,但年轻人的存在感就太强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今年上海的夏天,满大街都是二次元因为在7月这短短一个月里,上海举办了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BilibiliWorld 2024、ChinaJoy三场动漫领域头部展会仅BilibiliWorld 2024一场,活动期间的日均客流量就逼近10万人次根据美团发布的数据显示,BilibiliWorld 2024开始前半年就有人提前订酒店了,展会周边酒店的搜索量暴涨360%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举办二次元的IP活动,在今年7-9月更是推出14场二次元IP的快闪活动,静安大悦城成为“上海超级IP首发地”这也是为什么在传统购物中心日渐式微的时候,根据联商网数据,静安大悦城2023年的销售额却能同比增长50.94%除了消费群体的变化,还有一种更感性的改变,这可能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也越来越通透了,抛开衣食住行,大家更倾向于注重自己的情绪感受,为自己内心的小确幸而付费这几年刷朋友圈就明显发现,演唱会井喷式增多,有时候都能在朋友圈云看一场演唱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演出194场,较2019年增长超60%而上海今年上半年演唱会场次已经达到147场,位居全国第一除了通过演唱会营造几个小时的精神乌托邦,年轻人也开始通过提高周末的品质来洗去“班味儿”你发现了吗,周末的晚上漫步在上海街头,总能遇见三两成群的车队,他们穿着紧身衣、踩着锁鞋、骑着公路车呼啸而过专业的骑行装备并不便宜,一辆英国自行车品牌Brompton小布的折叠自行车需要人民币一万多,但年轻人依然愿意为骑行的快乐买单有数据显示,Brompton小布折叠自行车的销量已经从2018年800台/年,涨到了近3万台/年上海也是一座非常适合骑行的城市,从梧桐区到徐汇滨江,从市中心到崇明岛,从苏河湾到长宁绿道,数不清的骑行路线上海一个专门做骑行路线的社群WeCycle,每周组织骑行活动,坚持了整整5年没有走过重复的路线我们活在一个物质过剩,但消费需求不太容易得到满足的时代可能是因为对“千篇一律”的购买感到厌倦,所以不同的群体都越来越只为自己的快乐买单所以人气火爆的衡复区街铺租金会上涨,平价亲民的餐饮品牌能赢得漂亮的业绩一些以往我们认为的小众群体,一些情绪化的购买力,都在崛起老年人和二次元有各自的消费爱好,年轻人也愿意为爱好买单,哪怕是不菲的价格
很幸运的是,上海丰富的商业生态,让转移的消费兴趣很快就找到了归属感因为这样的城市不仅有足够丰富的消费场景,能吸引人们重新从线上走到线下,从虚拟世界扑进街头烟火人间还意味着这座城市尊重一个个具体的人,无论是二次元还是老年人,都可以在这座城市有体面的掌控感,找回城市主人翁的角色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