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tyle="visibility: hidden; opacity: 0; ">
作者 | 叁彡

前天说,朝鲜这次真的准备好了,其实准备好了和打不打是两个概率,不冲突!据央视新闻报道称,当地时间15日中午12时左右,朝鲜在朝韩军事分界线以北炸毁了连接朝韩的京义线、东海线部分区间道路,作为回应,韩国军方下令在军事分界线以南进行应对射击,朝韩双方似乎正朝着“擦枪走火”的方向不断迈进。早前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9号已经声明,自当日起,朝鲜将完全切断与韩国连接的公路和铁路,并进行防御设施要塞化加固工程;在金正恩胞妹金与正就“无人机事件”向韩国发出警告后,平壤方面给前线部队下达了准备射击的指示。
韩国方面的回应同样不见软弱,甚至放出“摧毁朝鲜政权”这样极具挑衅意味的话,令整个半岛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不安。随后,据俄罗斯卫星社10月15日报道,俄罗斯副外长安德烈·鲁登科对记者表示,俄罗斯联邦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规定给予相互援助,包括在其中一方遭受侵略时提供军事援助。俄罗斯总统普京向国家杜马提交了批准该条约的法案表明态度。这次起因的导火线是韩国频繁的向朝鲜发射无人机,空投反北传单。传单内容据说较为劲爆,比如说:知道你们将军戴的什么手表吗?空投量相当大,很多朝鲜人都看到了,相当于动摇了将军的统治基础,况且这次投射的是传单,你怎么知道下次投射的不是炸弹?于是将军震怒,向部队下达了准备射击的指令,紧张局势不断升级。
事情闹起来之后,韩国政府马上出来撇清,说不关我的事,是民间团体干的。而这一次韩国大量的投递传单,韩国政府方面不可能不知情,要么是默许,要么是在背后支持,甚至是直接参与了部分行动。还有一方面,这次无人机放的是传单,要是无人机上装载了炸药,它就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的武器,这是朝鲜感到自身安全受到了严重挑衅的重要原因。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根据朝方的说法,韩方这次还用无人机投放了充满“煽动性的政治谣言”。也就是说,朝方最在意的,不仅仅是韩方投放的政治传单,而是旨在扰乱民心的政治谣言。朝韩两国在综合实力上相当,没有一方具备彻底改变现状的能力。朝鲜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相对封闭的政治体制,而韩国则在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上占据优势。这种均衡状态使得双方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因为任何一方的失败都可能导致国家崩溃或政权更迭。因此,保持现状、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分歧成为了双方更为现实的选择。朝韩之间两个国家的存在,似乎更加符合大国利益。作为中俄与日美之间的缓冲地带,朝韩两国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周边大国的安全利益。一旦朝韩爆发大规模冲突,不仅会导致地区局势动荡不安,还可能引发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军事对抗。因此,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和地区稳定,大国们普遍希望朝韩两国能够保持和平共处,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
韩国人绝对不敢打朝鲜,因为赢了朝鲜,要面临朝鲜 2500 万饥民南下的风险。1. 先看韩国的粮食状况,韩国一年粮食产量才 420 万吨。这个数字在庞大的人口需求面前显得捉襟见肘。
韩国自身有 5000 万人口,就这点粮食产量,养活自己的民众都费劲。以每人每年消耗的粮食量来计算,韩国民众平均每年消耗的粮食数量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比如大米,韩国人平均每年消耗的大米量大约在几十公斤左右,再加上其他各类粮食作物,420 万吨粮食真的难以满足韩国自身的需求。
而如果与朝鲜发生冲突并且获胜,那 2500 万朝鲜民众南下,韩国将瞬间面临巨大的压力。这不仅仅是粮食方面的问题,还会涉及到诸多社会资源的分配。

2. 从住房来看,韩国现有的住房资源能否容纳这么多人就是一个大问题。
再看医疗资源,本来韩国的医疗体系在应对自身 5000 万人口时就已经面临一定压力,再加上 2500 万人,必然会不堪重负。
而且,美国也会趁机提高粮价,大赚一笔。美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上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战争成本过高。对朝韩双方而言,全面战争的代价都将极其巨大,无论是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还是国际谴责,都难以承受。根据《国际战争成本数据库》的统计,任何一场大规模战争都将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例如朝鲜战争导致了约350万人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经验表明战争的代价是无法忽视的。还有最重要的经济因素也是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全面战争的可能性。
朝鲜由于没有听从毛主席的教诲,没有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苏联解体失去援助后经济长期处于困境,其经济规模小于韩国,依赖农业和资源出口。加之长期以来美帝主导的国际制裁导致朝鲜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增长缓慢。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朝鲜人均GDP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一场大规模战争对朝鲜经济将是巨大的打击。战争不仅需要巨大的军费开支,还会严重破坏基础设施,中断经济活动,导致大规模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朝鲜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承受战争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继续维持现状,甚至进行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对朝鲜政权而言,已经达到了可承受的极限。大规模战争意味着经济彻底崩溃,进而危及政权的稳定。
韩国是美帝的殖民地之一,拥有比朝鲜发达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和已经衰落但仍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经济高度依赖美帝主导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并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然而,韩国经济的高度发达也使其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有着极高的依赖性。一场战争将严重破坏韩国的经济秩序,中断国际贸易和投资,导致股市暴跌、经济衰退、引发金融危机、政府倒台甚至被北方统一。 韩国企业巨额的海外投资和与全球经济的紧密联系,使得战争的经济成本远超朝鲜。此外,战争将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韩国造成毁灭性打击。闹归闹,甚至擦枪走火,小规模零星冲突都可以,但是真打起来,就收不了场了。
首尔就在韩朝边境线旁边,朝鲜只要万炮齐鸣,韩国就彻底崩了,更别说韩国军队本来就是殖民地狗腿子,建设一塌糊涂,霸凌现象严重,不知道多少底层士兵想着打仗的时候要找军官报仇。尹锡悦毕竟不是纯傻子,真打起来他就完蛋了。对于朝鲜来说呢,更不想打,你想想看,如果打起来,就算是打赢了,他也不可能统一,还是在38线以北,因为几个大国都不希望出现这个局面,没人支持(这里不包括东大,东大的态度我不知道,你自己琢磨)。所以就算是打赢了,朝鲜也就是维持现状。打输了呢?那就真掉得大了!只能流亡了.......所以现在朝鲜是把边境上自己这边的路给炸了,是一种防御的姿态。而且朝鲜现在也不提统一了,将军其实最想要的是解除制裁,几年前金特会的时候还是非常积极的,而美国也是全力配合,猛夸将军真诚,一向想把朝鲜当做自己的核心业绩来抓。所以韩国也不想打。韩国也知道,朝鲜有两个“大哥”,中国和俄罗斯。这是公开的秘密!这两个“大哥”可不是嘴上喊“大哥”那么简单的,彼此之间可是有正式协议的。中国和朝鲜之间有《中朝友好互助条约》,俄罗斯和朝鲜之间有《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中朝友好互助条约》是中国和朝鲜在1961年签署的,条约有效期20年,条约到期后,如果双方都没有主动提出中止条约,那么条约将会自动延续20年。1981年、2001年、2021年,《中朝友好互助条约》续签了三次,目前条约的有效期是2041年。在《中朝友好互助条约》里面有一条核心内容,也就是条约的第二条:双方保证共同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国家对缔约任何一方的侵略;一旦缔约一方遭受到一国或几国联合武装进攻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也就是说,如果韩国,包括美国等国家对朝鲜发动战争,那么中国必须”立即““尽其全力”给予朝鲜一切帮助,包括但不局限于军事援助。众所周知,韩国就是美国的狗腿子,韩国和美国之间有军事协议,《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直到目前,韩国的战时军事指挥权依旧控制在美军手中。如果朝鲜主动攻击韩国,那么中国、俄罗斯和朝鲜签订的协议就用不上了:是你主动攻击别人的,而不是别人主动攻击你的。没有中国和俄罗斯的帮助,朝鲜敢攻击韩国?韩国的背后有老美。那不是找死吗?所以,不用有任何担心,朝韩打不起来,最多就是打打嘴炮,最严重的也就是彼此相互打几枪,而不会发展为全面的战争。这两天媒体报道的“朝鲜炸毁沿着军事重镇分界线连接朝韩两国的道路”这件事情,只要朝方炸毁的是“三八线”己方那一侧的道路,而不是炸毁“三八线”韩方那一侧的道路,那就仍然是属于“朝鲜的内部事务”,并不是对韩方的进攻行为,更不是侵略性行为。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金正恩上台执政之前,朝韩双方几乎是每隔一段不长的时间,就会爆发一次激烈并且导致人命伤亡的严重军事冲突事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十五年前的延坪岛炮战与天安舰事件。而在金正恩上台执政的这十几年时间内,朝韩双方虽然也是纠纷不断,但从来没有演变成激烈的军事冲突。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金正恩主政下的朝方其实一直在理性地管控着半岛局势,并且管控得卓有成效。这几天还会随时可能相互炮击或相互打击,完全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不可能动刀动枪的。就像当初俄乌战争,网上没几个人真的判断出来了俄乌战争必打。朝鲜半岛现在的这个劫,大打暂时还不会,但相互炮击那是随时可能发生。现在半岛再冲突,美国是不会随便就直接下场的,我们也不可能,中美真正的较量一定是台海引发。任何围绕美国身边都自身都难保,被美国乖乖的收割,还想让亚太爆发战争,是真没这个能力。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