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tyle="visibility: hidden; opacity: 0; ">
作者 | 你们的中产先生好像是表演脱口秀的杨笠,不但把京东冲上热搜,还引发了不少人对脱口秀口诛笔伐。在国内,文艺创作一度被认为是戴着镣铐跳舞,那么脱口秀更像是戴着镣铐跨栏,它的限制更多的是来自下面,一不留神就要冒犯到哪个群体。我看的脱口秀不算多,以前看过挺长时间的肥伦秀以及崔娃秀,看过麦瑟尔夫人,笑果也看过一点,但看到大家对杨笠的脱口秀反应如此之大,我还是有点吃惊的。所谓脱口秀,最早其实是现场互动和即兴发挥,现在国内的脱口秀更像是小品,想一个好本子和几个包袱,然后靠现场发挥,调动气氛,当然比小品还是好看一些。当然,国内脱口秀的内容来源更窄,看过的几场脱口秀基本上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性别对立、婚育焦虑、职场就业、阶层差异、年龄代沟…面对这些热点话题,脱口秀跟别的艺术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动用的方式是:
冒犯具体的人事物,这是最浅层的,比如杨笠,她冒犯的层次就比较低。比如强大的传统,根深蒂固的观念,讳莫如深的不平等,还有各种比个体都强大的东西…能够敏锐地发现它,并且安全地冒犯它,这才是脱口秀的魅力所在。这种脱口秀刺激的不是荷尔蒙,而是内啡肽,你不会感受到冒犯,而是一种智慧的愉悦。大家对脱口秀口诛笔伐,但是多少人真的看过好的脱口秀呢?我看过国内大家比较喜欢的脱口秀演员,基本最讨喜的几位都是恶心自己的。这当然取决于表演者的功力,能不能冒犯的高级一点,但肯定也要取决了观众的接受度和包容度。早些年,小仙女们开始活跃起来,网上的舆论并没有太激烈,甚至还有人搬出女拳祖师爷伏波娃来调侃。又过了几年,男女对立情绪开始激烈起来,什么拳师、国男开始互相攻击,小作文横行,反对呼声上升。这几年,大家的流行叙事是,舔狗不在了,舔狗经济没有了,拒绝舔狗,嘲笑舔狗,成为某种觉醒。经济收缩期,压力变大,容错减少,机会减少,这种影响最直接反应在需要先投入后回报的东亚婚恋关系中,进而激发了男女进一步对立。但是,我没看到脱口秀对东亚婚恋关系深层次的问题去冒犯,两方都在对具体的人进行冒犯,而且冒犯的水平不高。从本子来说,以个人观察和生活体验为基础的更接地气,更人抓住观众;从观众来说,大家都很紧绷,不敢随意冒犯哪个群体,冒犯自己倒是可以。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