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信,这才是普通人的收入现状!
2025-02-09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作者 | 乔妹
来源 | 米宅
2441字 阅读时间4分钟

2024年,人民币存款又增加了17.9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4.26万亿元。
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居民存款总额为151.25万亿元。
如果按14亿人口来平均,每个人的存款就达到了10.8万元。如果按一个三口之家计算,平均每个家庭存款超过30万元。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把钱放在银行,每年都缩水确实不是最佳方案。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本金安全是第一,追求收益只能排第二。根据统计局公布的31省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高于平均水平。看,上海和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5万元,平均到每个月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000。我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跟前两年相比,整体增速在下降。消费能力最强的北京和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出现了两位数的下跌。再看太古公司在北上广的高端商业,营业额几乎都明显下降。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150万亿的存款还带不动消费?央妈发布的报告显示,我们的宏观杠杆率从2023年末的296.5%上升到2024年三季度末的298.1%。宏观杠杆率主要是三大部分组成,一是政府部门,二是企业部门,三是居民部门。企业和个人的负债高,加上过去几年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认知发生了很大发化,企业减少投资、居民减少消费。而且我们的家庭资产里,房子往往占了大头,房价往下走,自然影响到我们的财富。现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市场上的钱不流动,交易不活跃,在空转,大家都去存钱,那基本社会上的经济活动就是停滞的。不知道这几个月你有没有感受到,各地铺天盖地的大补贴。比如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售价不超过6000,可享不超过500的补贴;再比如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12类家电产品,可享不超过2000的补贴;不管是基建全面铺开,还是各地补贴大幅增加,都是为了让整个内循环体系活跃起来。低收入组的年收入为9542元(月收入约为795元),而高收入组的年收入为98809元(月收入约为8234元)。在申报个税收入的2.2亿中国人(有大量人不申报),超过7成的人,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要想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必须得想办法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或者帮他们节约开支!最近的“就业优先指导意见”,其中有一条就明确提出:这不,央行也放了大招,通过再贷款工具批了1000亿元。国家人社部数据显示,湖南、吉林、云南等地都上调了最低基本工资标准,涨幅都很明显。比如,湖南省最低一档从1550元,上调到1700元,涨幅达到9.7%。吉林省最高一档从1880元,上调到2120元,涨幅高达12.8%。另外,多个省份和城市发布的最新企业工资指导线,也都有明显提高。1、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完善福利,都是大家一直期待的!还有生育补贴,目前也在讨论中,预计今年上半年会落地。再说债务,从某种程度上它不会消失,只能稀释和转移。上面增加债务,把一部分地方政府、企业、居民的债务给背起来!统计局最新数据,2024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通常当城镇化率超过60%,城市化的增长速度就会放慢。只要放缓大方向没变,市场利率下行的趋势就不会改变。考虑到一季度是2025年发力的关键阶段,降准的呼声很高。比如你在银行存1万,理论上银行多了1万可以拿去放贷赚高息,但又担心你取现,不可能全部放出去,所以就从1万里拿出一部分到指定账户。拿出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统一由央行规定。而降准就是把存款准备金率降一降,拿出到指定账户的更少,这样银行可以使用的资金就更多。可别小看这一点下调,它会在市场上释放出近千亿的长期资金。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