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汤圆君 编辑/MBA智库琉琉
最近,浙江某男子,因公司以提高人效为由而被裁员。
然而在记者采访时,他语气透露几分欢快,“我可太开心了!我还记得老板那眼神,他肯定很后悔。”
原来,被裁前,这位小哥一人负责7个部门的业务。他感叹,我真是做牛做马啊。
看似平平无奇,实则重要无比。
就像电影《年会不能停!》里,活干得最多却迟迟不能转正的外包潘怡然,包揽所有杂活仍卑微听话的阿杰。
这不就是典型的职场老实人形象吗?
这个热点,也折射出了职场里常见的困境:为什么“苦活累活”总是流向老实人?
答案显然易见,因为老实人的性价比高。
老实人的性价比高在哪?如何能够打破现状?
看到文章最后,你会恍然大悟。
老实人的管理成本低
上级安排下来棘手的工作任务,你猜,领导首先会想把它交给谁?毋庸置疑,一定是给老实人。
老实人以为,那是我业务能力靠谱,所以领导放心呐。
殊不知,领导真实的想法是,用老实人最节省管理成本,效益最大化。
领导心里有张谱,哪些人可以冲锋陷阵,哪些人拿来做门面功夫,他们分得很清楚。
就像前段时间爆火的港剧《新闻女王》,电视台总监飞爷一有突发新闻,就马上启用“老实人”张家妍到现场做直播,保证新闻不出岔、高层不背锅。
作为随叫随到的劳动力,老实人不仅有用好用,还廉价易得。
图源:港剧《新闻女王》/张家妍
职场上,有一个五千块定律:
绝大多数行业的工作,门槛工资是5000元。即使经过三五年发展,工资增长不会超过平均涨幅。
换言之,绝大部分岗位是螺丝钉岗,可替代性强。
今日写字楼里的白领,和往日厂里的纺织工,其实并无区别。
脏活累活用老实人,性价比最高。
老实人停留在学生思维,对事不对人
大家有没有觉得,那些在职场混得好的人,在读书时代往往不是接近100分的学霸,而是六七十分的“差生”?
能考90分的学生,答完题就自信满满地交卷了。
及格边缘徘徊的学生,考前课间,总是死皮赖脸围着老师和班长,要提示要答案。
十年前的你,成就了十年后的你。
遇到脏活累活,老实人仿佛回到学生时代,“这题我会!”,毫不犹豫干起来。
另一种聪明人,动动嘴皮子忽悠领导,“我不会,让谁谁来帮我”,杂活甩得干干净净。
发现了吗?
一个关注事情,一个关注人情。
前者专注做事,后者会来事儿,这是学生思维和职场思维的外现差别。
职场是一个涉及到复杂的人际交往、利益博弈和权力斗争的工作环境。
不会来事儿,止步于学生思维,在职场注定要吃亏。
我有个朋友,他非常优秀。从双一流高校毕业,财务管理与法学双学士。
校招入职了市属国企,端起了铁饭碗,一时风光无两。
今年毕业十周年,大家组织回母校聚会。
眼见当年比他成绩差的同学,都混得不错:开宝马,住市区大平层,手里有不同圈子的大佬人脉资源可用。
反观自己,却仍然是一个苦哈哈拿着稳定工资的基层员工。
事业没成,还着月供近万的房贷,他变得愤世嫉俗了。
“凭什么,我老老实实干活,还不如那些投机取巧的人过得好?”
老实人最大的痛点在于,他们不擅长也不屑于经营人情世故。认为只要实力过硬,总有被提拔的一天。
好死不死,这个认知还形成了闭环。
知世故而不世故,这句话放在职场,是一句要挨批的话。
前惠普全球副总裁孙振耀分享过,他从基层到高层的跃迁,第一个重要的认知改变,就是“从事到人”。
从关注事,到关注人。
很多时候,往往就是工作重心的一个转移,能改变很多不顺意。
老实人脸皮薄,不懂拒绝
心理学上,有一种关联效应。
领导看见你把脏活干得挺好,不会因此给你升职加薪,反而把苦差事和你划上关联符号。
一有苦差事,就联想到你。
越来越多的苦活累活,源源不断流向你这个老实人。
而老实人,偏偏脸皮薄,心理负担又重。
领导这么信任我,我不好意思拒绝吧。对,一定不要辜负他的期望!
可惜,会干活的不如做汇报的。
这边厢你在任劳任怨,那边厢在挑三拣四;
你在工位为烂摊子发愁犯难,别人在办公室跟领导欢声笑语。
年终考核,别人拿绩效奖,你拿安慰奖。
想想,要不辞职吧?
不会游泳的人,换了一个泳池,也不会游泳;
不会拒绝的人,换了一个环境,还是会吃亏。
那么,职场老实人应该如何展开自救?
有点脾气,留点心眼
俗话说,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工作所需的时候,明确表态,这是底线思维。
故意刁难你,如果超过了底线原则,你要敢于反驳。
被冤枉,让背锅,你要据理力争。
为了保护自己,留点心眼,工作要项留痕。
脏活累活,不要统统包揽,该拒绝的时候拒绝。
因为这些琐碎不断消耗你,你自然不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工作中的20%关键要素。
无形中,失去自我复盘和成长的觉醒机会。
现代原子物理学奠基者卢瑟福,非常注重思考。
某天深夜,他发现一位学生在埋头做实验,便走上前,好奇地问:
“上午你在干什么?”
“在做实验。”
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那晚上呢?”
“也在做实验。”
一怒之下,他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那什么时候用来思考?”
兢兢业业做事,却被责骂,是不是像极了受委屈的老实人?
所以,老实人得有点脾气,别淹没在又苦又累的忙碌和内耗中。
学会博弈,学会赢
《孙子兵法》有一句话,“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前阿里巴巴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关明生这么解读:
人,不能掉进懂得打,懂得做,但不懂得赢的陷阱。
博弈是资源、层级相近的人之间的技巧。
与平级同事相处,常做信息交换,以资源换资源。
保不准哪天,这些细节在职场跃迁中会有帮助。
哪个人用不用、怎么用,是领导的一句话。
要知道怎么赢,要跟有决策权的人经营好关系。
从根本上改变你在他心中“什么苦活都可以干,干什么都没意见”的位置,时间长了,你们的关系自然会共赢。
巧用三种思维,学会向上管理
首先,摆脱学生思维,树立职场思维。
别把职场当考场,别把工作当答题。
职场的向上管理,不是简单的线性代数关系。
努力干活,不等于被领导信任和认可。干越累的活,不等于可以拿到越高的工资。
当一碗肉汤被上层分得差不多了,到了老实人这里,只剩下难啃的硬骨头。
不向上掌握资源,便只能被动等待资源。
怎么破?
这里不得不提,杠杆思维。要学会主动撬动资源,而不是等待被调用。
刘润老师讲过,职场报喜鸟现象。
即使功劳和他没有直接关联,报喜鸟总是会在第一时间,把消息报出来。
当手头资源有限时,老实人即便不屑于成为报喜鸟,也一定要学会主动出击,积极汇报。
最后,建立产品思维。
把自己当产品,把领导当用户。
好的产品,提供功能价值、实用价值和情绪价值。
干活和背锅,是老实人的功能价值和实用价值。
想要摆脱这个困境,还需要学会提供情绪价值,也就是,职场彩虹屁。
管理的本质是激发人的潜能和善意。换句话说,管理的本质,是人性。
比如说,方案讲到领导感兴趣的地方,仔细停顿讲清楚,让沟通更丝滑。
多向领导表达,“就算上层决策再傻X,我也跟着你执行”的追随决心。
老实人要签效忠的投名状,领导才有机会把你当御林军。
△
写在最后
“做任何事情,获得成功的人都有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单纯热情。不过,重要的是第二个,了解现实,并且超越现实。”
职场,从来不是一个讲究公平的地方。
老实人,从来不缺“召必来,来必战,战必胜”的勇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埋头苦干不如抬头巧干。
希望老实人对职场了解多一分,开窍多一分,超越多一分。
你觉得,职场老实人应该怎么生存?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职场真经。
-THE END-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者:汤圆君。白天职场战斗机,夜间自由撰稿人。红尘里奔走谋生,烟火处执笔寻梦。部分图源:图虫创意。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