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中年人的省钱,比浪费更可怕”

2023-12-29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哪梁爽哪喜庆·    编辑/MBA智库琉琉


  

如何有效省钱?这篇文章2800字,预计8分钟读完,相信你会有收获。

1

无效省钱,比浪费可怕多了


最近,年轻同事聊起自己无效省钱的段子。


为省10块停车费,把车停在路边,被罚200。


为省200块搬家费,找好友帮忙,请客500。


看综艺片花上了头,立马充了会员,发现好笑的都已经剪在片花里。


在外面没吃完的东西,打包回家放冰箱,一周后捏着鼻子拎出冰箱。


我说风向转得好快,之前吐槽无效省钱的重灾区在老年人。


比如先吃快烂水果,结果吃了一整筐烂水果,常年吃剩菜剩饭以为省下钱,结果不是去买保健品,就是花作医药费。


同事问我能不能省下钱来,我说每个月扣除房贷、育儿、吃穿用度,每个月还能存点。


同事总结说,很多老人省小钱吃大亏,孩子注定要花钱,男人爱省的一直会省,爱花的一直会花。


年轻人普遍爱花能花,上有老下有小,开销多还能攒下钱的中年人,是懂有效省钱的。


2

当我们在谈省钱时,到底在谈什么?


本来无效省钱、无效花钱的事,我也做了不少,但被人一吹捧,我就开始膨胀,心里发誓要弄清楚到底怎样才能有效省钱。


中年人的无效省钱,比浪费可怕多了。


省下钱来鸡娃,把孩子鸡抑郁;省下钱来搞投资,收益率全为负。


气死了,还不如浪费在吃喝玩乐上。


当我们在谈省钱时,隐含两个必要端口,工作端和消费端。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一书中,惊悚又精准地揭露了工作和消费的残酷新真相。


“目前全球趋势是,通过大幅度减少产品和服务寿命,以及提供不稳定的工作,将经济导向短周期和不确定的生产。”


关于工作端:


资本是自由的。


去年东芝撤出大连,我接触到一位中层干部,他告诉我拿到了赔偿金后,很难找到同等水平的工作。


资本可以自动流动,但劳动力依赖本土工作谋生,当资本转移时,本地劳动力无能为力。


工作是灵活的。


市场难以提供旱涝保收的终生稳定职业。


很多工作机会,设置了期限,到期后另行通知,灵活代表了瞬息万变的雇佣和解佣。


对大公司而言,进步意味着裁员。


比失业和长期失业更恐怖的是,过剩。


关于消费端:


产品寿命是预设的。


我现在的华为手机用了很多年,我猜华为担心用户转买其他5G手机,所以一下提供系统升级,一下提供内存升级,每次升级完,我都感觉手机还能再战。


由此我想起我的历任手机,用一两年就卡顿、减速、发烫,想要换新手机,其实你的手机能用多久,早就暗中定好。


我还听朋友说过,她十多年前去医院用调Q激光去斑,一次搞定,没有复发,这几年流行的皮秒,打完又浅浅冒出,需要按疗程维护。


可见,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不会一次性解决问题,哪怕技术能,市场也不让。


消费欲望是难逃的。


理想的消费,应该立即带来满足感,不需准备,没有延时,满足感迅速得到,再尽快消失。


理想的消费者,应该无法对任何目标保持长期关注,没有耐心,焦躁冲动,尤其容易激动,又容易厌倦。


为了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能力,就不能让他们休息,他们必须不断接受新诱惑,市场把他们培养成消费者,剥夺了他们不受诱惑的自由,还要主动寻求被诱惑。


我们就这样,生活在充满诱惑的巨型矩阵里。



3

中年以后的钱,

是安全,更是安全感


说完工作和消费的新变化,再来看省钱。


省钱=赚钱-花钱


有效省钱=赚钱>花钱=工作端的赚钱+消费端的赚钱>工作端的花钱+消费端的花钱


用四象限展开,一目了然,便于理解。



第一象限:工作端的赚钱


曾听说过“草帽曲线”,人生分3段。


0-25岁为成长期,经济依赖父母;


25-60岁为黄金期,赚取经济来源;


60岁到死亡为养老期,靠积蓄生活。


支出线像一条帽檐形状坡度小的长曲线,而收入线则像一条帽檐形状但坡度急的短曲线。


▲ 出自赵磊、冯潇的《四象限理财》


草帽曲线给我的启示是,如果我活到80岁,成长期占31%,黄金期占44%,养老期占25%。


也就是说,我工作赚1万元,31%为小孩成长,25%为自己和父母预存养老。


我的可支配收入是4400,不能全部用于消费。


赚一万花一万,看似月光,实则透支。


如果你的工作刚好赶上红利期,干一年等于干五年,你要更勤奋,更珍惜,最好除了休息就是工作,别谈虐心恋爱,别沉迷于消费。


因为红利期转向过剩期,可能也就三五年的事。


工作中省着用自己,有个好心情,不跟工作中的人置气,有个好身体,带薪摸鱼不如钻孔养生。


泡壶养生茶,工作半小时抓捏下头皮,再工作半小时做个眼保健操。


工作只需要人的一部分,比如分析、执行、传达、摆平,不需要太多情绪和情感,不仅与生产力无关,还会干扰有用的部分。


第二象限:消费端的赚钱


身体棒在工作端和消费端都是最保值增值的赚钱行为。


如果要消费,健康权重大于审美和娱乐,不要长时间以健康为代价,沉溺消费带来的爽感。


当一个明智的消费者,而不是理想的消费者,减少被诱惑的窗口,专心看会书,专心做点事。


做一个会消费的人,以用完东西的单次使用价格和心情,为衡量是否会消费的标准。


会利用规律,我朋友今年五一本打算出游,查了节假日的机票和酒店价格后,果断在四月中旬请年假旅游,错峰游玩,省钱省力。


当然我见过最厉害的消费端赚钱的就是一些KOL和KOC,知道自己擅长“说、写、画、演”中的哪种输出方式,利用兴趣和特产,分享消费感悟,填平信息差,自己也获利。


第三象限:消费端的花钱


以现在消费市场的成熟度,你只要随波逐流,就能把钱花出去。


我发现“互相填坑式消费”最费钱。


夏天要防晒和隔离,所以毛孔就容易堵,轻则在家清毛孔除白头,重则去外面做小气泡和海菲秀。


防晒给毛孔挖坑,清洁给毛孔填坑,填了挖,挖了填,挖坑收一遍钱,填坑又收一遍。


一边享受美食,一边健身减肥;


一边烫染头发,一边养发育发;


一边穿的清凉,一边美白四肢……


喜欢在消费端花钱是本能,克制是本事。


第四象限:工作端的花钱


工作中的花钱行为,常以补偿和焦虑形式出现。


因工作中,被气到、被累到、被恶心到,所以需要额外的医疗费和娱乐费,这是补偿费。


看到这个来钱快,听说那个挣钱多,不顾自己基本面,花钱培训,但没坚持,没学成,没应用,这是焦虑费。


你到手的工资是你顺心以后的结余。


搞办公室政治也挺花钱,我就听说有人想升职,希望部门支持,请客吃饭笼络人心,但空降了领导,自己还得喝酒解闷。


以上,是我暂时想到省钱四象限。



中年以后的钱,是安全,更是安全感。


我唱了那么多,现在话筒递给大家,一起打开思路,一起把钱省下。


说说你的省钱招数吧~


-THE END-

● 作者:梁爽。新书《当你又忙又美,何惧患得患失》正在当当热卖,公众号:哪梁爽哪喜庆(ID:zheliangshuang),微博:@梁爽笑抽筋了,已出版《你来人间一趟,你要发光发亮》,理性天蝎女,治拎不清、玻璃心、拧巴症,点燃你自律的心。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