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知乎热门:为什么公司裁员裁的都是勤勤恳恳的人?

2023-12-22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慢持    编辑/MBA智库琉琉


前段时间,话题#为什么公司裁员裁的都是勤勤恳恳的人?#蹿上热门,引发众人讨论。



题主表示,自己经历过的公司,无一例外裁员名单中都有勤勤恳恳完成工作的人。


为此,他很疑惑,认为这是典型的“欺负老实人”现象。


而类似裁员疑惑的问题不再少数,相关问题多如牛毛。



大家纷纷认为裁员问题很大的同时,其实很可能是我们理解错了职场。



1

职场最大的欺骗:

只要我勤恳做事,领导总会看见


美剧《钻石人》中有一个场景。


Eddie Miller生活困难,好不易容找到一份钻石推销员的工作。


他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不仅不迟到早退,还很早到公司很晚才离开。


他每天认认真真做好工作的每一件事,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被领导看见,在职场上得到一点庇护。


然而,尽管他每天辛勤工作,却没有换来领导夸奖、升职加薪,只有裁员名单上赫然凸显的自己名字。


因为他的勤恳工作,领导并没有看到。


而这样的场景不仅出现在影片里,更是高发于真实职场中。


网友狐狸君就分享过他经历的真实事件。


他曾经工作的公司,经理A、B同时分管两个销售部门。


经理A是实干型的,一门心思埋头实际业务。


而经理B是规划型的,总喜欢写着漂亮的PPT,和老板一起畅想着公司未来。


虽然经理A解决的业务问题更多。


但不到半年,老板就对经历经理A产生了不满,认为他做事枯燥,没有新意。


他对经理B大加赞赏,认为他的PPT有新意,口号也喊得振奋人心。


在疫情时期,经济下行下,老板就辞掉了干实事的经理A,并将他的部下合并到了经理B的部门。


曾看过一句戏谑的话:


你以为的职场:老实巴交做人,安安分分做事,一直勤勤恳恳工作,认为金子总有一天可以发光。


但实际的职场:领导压根没有注意到你,加薪没有你,升职没有你,只有裁员名单上有你。


看似扎心,但却道出了职场真相。


真实的职场,金子不一定会发光,还可能被埋没、被质疑、被嫌弃。


当然,勤恳并不是坏事,只是千万别当做唯一竞争力




2

只做不说,是职场最深的陷阱


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于是,很多人深信不疑,只顾埋头做事,相信自己总会被领导挖掘出来。


但其实,会发光的才是金子。


身在职场,只有让领导知道你的实力,你才能真正发光,被领导甚至其他人看见。


如果被动的等着领导看见你的努力,发现你的价值,无异于将功劳拱手相让,让自己埋没。


圈外同学创始人孙圈圈曾做过一项调研。


结果显示:一个管理者花在自己业务和管理上的时间大约各占50%,而在管理上又包括自己的领导、平级的各部门、自己下属团队等部分。


通常,能分到自己团队管理的时间大约在20%左右。


而一个领导一般带6-7个人,这样算下来,领导能花在你身上的时间极其有限,大概只有3%。


也就是,对你来说,你的老板是你的100%,你付出100%心力在做事,但对老板来说你最多只是他的3%


看似很扎心,但这就是职场现实。


公司组织架构通常为金字塔结构,架构中领导者永远是少数,而普通基层员工是多数。



这样一对多的关系就导致,我们做的很多事情,注定领导是看不到的。


所以,在职场不光要做得好,还要说的好。


适当的时候学会“亮剑表功”,让领导知道你做的事、产生的价值。


如此,你才能获得应得的认可、该拿的回报,而不是一直深陷在金子总会发光这样的鸡汤中被动等待。



3

职场生存法则:

既要埋头做事,更要抬头做好向上管理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职场,领导其实是自己的客户。


想让领导看到自己,就需要主动把有效信息放到领导眼前,抢占领导心智,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而非坐等领导“宠幸”。


如何抢占领导心智呢?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很早就给出过答案:“你不必喜欢、崇拜或憎恨你的老板,但你必须管理他,让他为你的成效、成果和成功提供资源。”


换言之,职场最好的生存法则,就是做好向上管理。


何谓向上管理?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罗塞娜·博得斯基(Rosenne Bandowski)的《支撑:做副手的智慧》一书里,指通过主动汇报、主动沟通的方法“管理上级”的一种方式。


普通打工人坐等领导管理自己,高级打工人主动管理老板。


罗塞娜就是通过向上管理,做好前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的助手,成就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罗塞娜如此,我们也一样。


职场中做好向上管理,才能将工作的“无力感”转为“掌控感”,更好地做好工作、成就自己。


1、向上管理工作量


常听人抱怨:我明明做了很多事,领导却总是视而不见,甚至给我越安排越多。


实际很可能不是领导视而不见,是领导真的不知道、没看见。


领导不知道下属的工作量,就容易认为工作不饱和,然后不断加大工作量。


这时,就需要我们勤汇报,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主动向上管理工作量。


日常工作养成大任务阶段性反馈、小任务完成后就反馈的工作习惯。


如此,领导才能知晓你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你也掌握了自己工作量的主动权。


当有合适的项目时,你可以主动向领导申请;当领导安排不合适的工作时,你也有合理的理由拒绝。


2、向上管理信息量


工作中,还有一个现象也很常见:领导认为下属理解力不够,下属却抱怨领导瞎指挥。


究其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导致。


每个公司都有层级划分,不同层级掌握的信息不同导致看问题的视野宽度不一样。


如此,就容易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导致理解偏差。


而主动和领导沟通、交换信息就是保证信息对称、避免理解偏差最好的工作方法。


当领导布置任务时,直接应下或直接拒绝都不是很好的方式。


知其所以然,才能知其然。


更好的方式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和领导澄清问题,了解领导这项任务背后的“why”。


而自己在工作中掌握的信息也要及时传递给领导,帮他更好地做决策。


当领导和下属之间的信息河流流动起来,彼此才能更好地达成共识,完成目标,达成价值。


3、向上管理社交能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曾提出过一个“冰山模型”的概念,将一个人的表现分为冰山上下部分。


上部分是表象,下部分是隐藏的内在。


换言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冰山,他人能看到的只有表面很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都是隐藏在冰山下,不容易被人看见的。


而藏在冰山下的70%恰恰是让他人认识你的关键,也是建立信任的关键。


职场中,主动和领导沟通汇报,让领导知晓你的能力边界,同时为领导提供你的确定性。


如此,才能获得领导信任,有机会承担更有价值的工作,展现自己。


正如有句话所说:因为信任,所以才简单。


和领导保持沟通,建立信任基础,是做好工作的必然。


4、向上管理资源量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


你焦头烂额、抓耳挠腮都完不成的工作,领导或许轻轻松松就能搞定;


你熬夜喝酒、全力应酬都拿不下的客户,领导可能三言两语就能拿下。


在职场中,完成任何一项工作、达成任何一项目标,都是需要资源的。


资源哪里来?


《向上管理的艺术》中提到:上级不是权威,而是重要的职场发展资源。


上级其实就是职场人最重要的资源,是可以被使用和管理的。


工作中,除了和领导汇报工作业绩,还需要发现领导的长处,和领导争取资源。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工作想要卓有成效,下属发现并发挥领导的长处是关键。”


聪明的打工人会借助领导的长处,来达成自己目标,成绩自己、成就领导。


 △

写在最后


职场就是个江湖,虽然没有枪林弹雨,但也危机四伏。


为了做好工作、保护自己,我们不能被动等待,而要主动出击,主动汇报工作,主动向上管理。

  

唯有如此,才能在职场创造更大的价值,成就更好的自己。


-THE END-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慢持。90后职场宝妈,用文字激励自己成长。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