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河南记者卧底缅北120天解救6人,细节披露:这群幕后的人,早该曝光了!

2023-07-30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脆皮先生  编辑MBA智库琉琉


1


昨天一早,有个话题突然冲上热搜。

      

         

这段时间,看了太多缅北诈骗团伙的超恐怖纪实。


这或许是第一次,他们愿意0赎金放人。

         

         

深入了解之后,更是细思极恐。

         

原来这次“特殊交易”背后,藏着的是几位调查记者。

         

他们用120多天的时间卧底电诈集团。

         

这是他们,拿命换来的。

         

半年前。

         

为了深入调查缅北电诈,河南都市频道的几位记者把自己“卖了”。

         

从见到蛇头开始,他们的一举一动就被严密监控。

         

这个时候再想跑,根本来不及。

         

而在接下来的半年里。

         

他们见证着太多血腥内幕,以及惨无人道的虐待。

         

被强迫、被囚禁、被殴打……

         

陷入这里的人,基本逃不出去。


即使是准备周全的记者,也是通过别人的帮助才成功脱身。


         

记者的自述里,说得轻描淡写。

         

但我不敢想,这半年,他们经历了什么?

         

回来之后,他们做出了一档节目,名叫《边境“蛇”影》。         


         

这档节目的播出后,引起了极大关注。

         

每天都有无数个电话打过来,向他们求助。

         

面对着全国上千个陷入绝望的家庭,他们再次出发。

         

这次他们沿着多条线路,一路采访受害者,做出了《缅北归来》系列追踪报道。

         

         

这个栏目,成为了很多被困者家属最后的希望。

         

河南小伙小朋的母亲,就是一个。

         

今年3月,小朋被自己的表哥骗到了缅甸,想要让他回家,就要拿出10万元赎金。

         

贫苦的家庭,哪能拿出这么多钱,走投无路的家长只能向记者求助。

         

后来,这期节目在网络上掀起强烈的关注度。

         


电诈团伙也看到了,舆论让他们紧张。

         

他们怕的不是几个记者,而是事情闹大。

         

因为这会让他们更难骗到人,更可能“引火烧身”。

         

于是他们主动联系了小朋的家人,只要记者把相关视频删除,他们就放了小朋。

         

为了保护小朋,都市频道删除了视频。

         

小朋成功得救,但这不是结束。

         

         

他们关于缅北电诈报道,全网阅读播放量超40亿次。

         

13个话题上了热搜,其中4条直冲热一。


诈骗团伙也盯上了他们的节目,每天实时监控。


但这恰恰证明,诈骗团伙怕了,他们做对了。


于是他们趁热打铁,在他们的努力下,又有6名被困者被成功解救。


         

而昨天,国家也出手了。

         

昨天,中缅开展专题协调,计划展开强有力的联合行动,打击电诈犯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看下来不知为何,既热血沸腾,又热泪盈眶。

         

我们看到的是一家电视台的责任感,更是背后一群调查记者的坚守。

         

截至目前,他们仍在在路上,为求助者奔波、发声。

         

         

而这些年里,河南都市频道的记者团队,从未停止。

         

信息泄漏、拐卖儿童、DNA造假、地下黑市非法肾移植……

         

他们曝光过一个又一个骗局和黑幕。

         

我真的很敬佩他们。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群人心怀信仰。

         

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铤而走险。

         

他们,才配得上称作“真正的媒体人”。

         

2


其实看到这则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又是河南!

         

你还记得12年前的“黑砖窑”事件吗?

         

2011年,在河南火车站,出现了一个“智障流浪汉”。

         

他衣衫褴褛、胡子拉碴、每天睡在火车站里,靠着捡垃圾桶里的剩菜剩饭活着。

         



路过的人都避之不及。

         

但谁又能想到,他是一位记者,名叫崔松旺。

         

当时一些黑砖窑为了赚钱,诱骗、囚禁一些智障人士做他们的奴工。

         

为了调查,他假扮智障,只为了能被卖进黑砖窑,完成自己的卧底任务。

         

他尝试过很多次变换身份混入砖窑。

         

但因黑砖窑的警惕性太强,回回都失败。

         

被逼无奈之下,他只好假扮智障,每天在火车站“演戏”。

         

终于,成功让人贩子盯上了他,并最终,以500元卖了。


         

即使有所准备,进了那里,还是被震惊了。

         

狭窄的空间里,睡满了智障的乞丐。

         

         

饭是馊的、衣是破的、没日没夜的工作、每隔几分钟就要被殴打……

         

在这里,人就是廉价的工具,根本没有尊严和价值可言。

         

         
崔松旺把偷拍和录音设备藏在鞋里。

         

为了能拍到更多的素材,他吃过馊饭、挨过暴打,被逼着干活……

         

终于,在拍到了足够的证据后,深夜翻过了围墙。

         

黑砖窑的人骑着摩托追赶,他奔跑、跳河,丢了半条命才成功被接应的同事解救。

         

         

黑砖窑的人以为他只是个“智障”,掀不起风浪。

         

但愤怒的崔松旺,连夜撰稿、制作节目。

         

9月4日,一连三期的《智障奴工》节目在河南卫视播出,在全国掀起了轰动。

         

根据节目线索,警方联合出动,8名黑砖窑老板被抓获,三十多名智障奴工被成功解救。


         

一时间,他名声大噪,还获得了中国正义人物奖。

         

         

看似功成名就。

         

但那场卧底行动给崔松旺,也留下了一辈子的阴影。

         

         

可是身为一位调查记者,他的初心从未变过。

         

后来的十年里,崔松旺仍四处奔走。

         

地沟油、假牛肉、瘦肉精……

         

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他和他的同事们仍在坚持与阴暗作斗争。

         

他也曾想过这一切值不值。

         

但支撑着他的,或许就是一位调查记者的信仰。

         

坚持为民请命、誓死为真相发声。

         

3


前段时间,因为张雪峰的一段视频,高校新闻专业遭到了质疑。

         

媒体人的胆量、良心、职业操守,一度成为热议的话题。

         

但其实张雪峰没有错。

         

真正的新闻从业者是需要纯粹信仰的。

         

这样他们才能抵御一切诱惑,承担超乎所想的压力与风险。

         

看看央视驻外记者刘骁骞,这些年一次又一次徘徊在生死边缘。

         

前段时间俄亥俄州列车脱轨,化学品泄漏。

         

空气和水源都被污染,大量生物死亡,附近的居民纷纷撤退。

         

但刘骁骞带着防毒面具,冲到了危险的第一线。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他曾进入“恐怖组织”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的营地,进行采访。

         

身边就是持枪队员,随时都可能大开杀戒。

         

         

明尼苏达游行骚乱现场,他在最前线。

         


里约热内卢,他跟着警察,直击抓毒贩交火现场。

         

         

为了调查贩毒集团,他曾和摄影师潜入贩毒集团内部。

         


甚至还和毒贩谈起了梦想,哪怕对面的人随时可能朝他开上一枪。

         


刘骁骞曾说过一句话:“只有离现场更近,才会离真相越近。”

         

这是支撑着他坚持多年的信仰。

         

但是,他未曾提起的,是追寻真相的代价。

         

有央视做后盾的刘骁骞,也会在出差之前把自己的家收拾干净,做好回不来的准备。

         


更何况其他人呢?

         

被称为“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的王克勤,曾被悬赏500万买其人头。

         

卧底捣毁传销组织的罗侠,长时间里被威胁恐吓,要杀她全家。

         

揭露了三鹿奶粉事件的简光洲,在长时间的恐吓威胁下,留下了一句“理想已死”而转行。

         

……

         

多年前,我看过一组数据:目前我国的调查记者只剩下175人。

         

而如今这个曾被称为“无冕之王”的群体只会越来越少,因为代价越来越大。

         

面对现实,大多数情况下,这可能是一个让你“无力”的职业。

         

更是一个需要你不断劝自己坚定信仰的行业。

         

太多的调查记者们无数次劝自己放弃,又无数次劝自己再坚持一下。

         

因为他们的心太软了。

         

他们见不得苦难、看不了不公。

         

他们坚持着对这个世界缝缝补补。

         

因为真相总是需要有人揭开,弱者总需要有人为其发声。

         

4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

         

互联网越发达,我们越看不清了。

         

每天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更多是拼凑信息,无端臆测。

         

失实越来越多,反转越来越快。

         

我们距离真相,越来越远。

         


如今,我更怀念那个权威的纸媒时代。

         

有如崔松旺的这样一群人,经过调查、一锤定音,带我们寻找真相。

         

很多人说,那个黄金时代,已经远去。

         

但我觉得,正义永不会远去。


从崔松旺到如今卧底缅北的“都市大先生”,从没有垮掉的一代。

         

一直都有人在你看不到的角落,正在负重前行。

         

昨天,我看到一些人说都市大先生团队,只是为了流量营销。

         

这看的让人心寒。

         

他们像个斗士一样,在前面战斗。

         

你可以躲在他们身后,但请不要恶意揣测。

         

因为他们用命去维护的正义,可能会影响每一个人。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十足的底气,站在他们身边。

         

就像鲁迅说的那样。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

         

一起捍卫真相和正义,不再沉默。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THE END-


● 者:脆皮先生。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曾花3个月时间复习,考上985高校硕士,成绩全国前三。工作13个月,即成集团公司年薪最高员工。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本文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