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热搜上引众怒的“49元穷人午餐”,曝光了多少高高在上的人

2023-07-26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小椰子  编辑/MBA智库琉琉




1


最近,有这样一则帖子火了,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众怒。


一位情感大V,用一种似乎带点刻薄的语气,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你生日那天,你老公带你去吃自助烤肉,觉得晚餐59一人太贵,选择了吃午餐49一人的。


中途缓缓掏出从拼XX上买的项链为你戴上,你很高兴,拿出红米手机自拍。


吃完开心地和老公坐一小时地铁换乘一小时公交再走半小时路回到温馨的出租屋小窝,你老公在途中打了20把欢乐斗地主。”


很多人看了之后,觉得很不舒服。




为什么要特意强调49元的自助烤肉、拼XX上买的项链、红米手机、坐地铁转公交回家、住出租屋?




堆砌了一系列自以为很穷酸的指代词,也许想要暗示某些群体的爱情太过廉价。




但这不就是普罗大众的真实生活吗,到底有什么好嘲讽的呢?


有钱人有有钱人的生活,没钱的人也要生活啊。


普通人节衣缩食、尽所能及地在平凡生活制造出一些小惊喜、小确幸,有什么好看不起的呢?


类似的,前段时间,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人晒出了自己老公送的520礼盒。


简陋的出租屋,一位男子深情款款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会发光、会唱歌的化妆品套装:


“往后余生,风雪是你,平淡是你.....”




礼盒里有拼成了“520”形状的玫瑰花、有口红、粉饼,就是那种电商平台上随处可见的“女友收到都哭了”系列。




男子还记录下了自己老婆幸福地翻看礼物时的模样,他自己也一脸的满足。


出租屋的墙面上,还挂着一家三口的全家福,挺温馨的场景。


然而,评论区里果不其然地又出现了各种嘲笑意味十足的留言:




“真受不了,2023年了居然还有人送这种礼物,音乐一响尴尬得三室一厅都出来了。


实在选不好转账也行,买这种一百多四五种的化妆品不怕毁容吗?”




“恨不得一脚踹出去”;




“要我男朋友送这个,我当场扔掉。”


但也有人从不同的视角看待:




笑到一半才发现自己冒昧了,这可能是别人认知里最浪漫的事情了,或许他的妻子和他自己对此都感到很幸福。




“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纪梵希、阿玛尼、香奈儿,也不是所有人都坐过飞机坐过高铁,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2


是啊,很多人上网久了,国产剧看多了,就以为所谓的“高品质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咖啡要喝Starbucks,午饭要吃轻食沙拉Wagas,酸奶要喝blueglass;


月薪3千也要去吃人均2000的日料omakase,吃完饭来一场City walk,再去街头bistro小喝一杯。


周末穿着Lululemon去骑个行,情人节不送LV、Gucci、Chanel就是没有诚意......


现代人已经不会好好说话了,总以为沾上了这点品牌名字就一身仙气。


前几天就看到了这样一则帖子,有人很疑惑:为什么自己的同学,每天都要发这些给她?




“高中生放学后与朋友来#星巴克写作业,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




“衣服:wassup;裤子:黑暗先生ING;手环:小米8NFC;耳机:倍思运动耳机;PS:眼镜是CUSTOM。”


关键是,人家根本也没问你啊,你自顾自地发了一大堆品牌名字,是能让自己显得特别高贵还是怎么着?


这已经不是这位同学第一次这样了,以前也经常显摆:“今日打卡星巴克,你应该没去过吧?”




看到女生没回复他,他还恼羞成怒。


还有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北京炫富女律师”事件,一家知名律所的年轻女合伙人,经常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发表这样的言论:



吃披萨也要自拍一张,即使没人问,也要贴上自己穿的衬衫、短裙的品牌和价格;




赴一次美签,全过程不放过任何一个炫耀自己有钱有品的机会:


在巴黎买的5万元最新款包包、整套Burberry衬衫西服、香奈儿13寸的黑色高跟鞋、卡地亚的表,同时不忘提一嘴自己请得起健身房教练......




去参加一次别人的婚礼,尖酸刻薄地嘲笑男方穿的是狮子会的红西服,看不起小县城出身的人:


我实在不想我将来的小孩的爸爸出生于县城,或小孩的爷爷奶奶出生于县城。




满脑子毒鸡汤,喜欢对别人的身材、穿着评头论足,价值观腐朽至极:




满嘴堆砌奢侈品名牌的样子,让人一秒梦回少不更事时读《小时代》的那些日子。


这类人,像极了林语堂口中的“恶俗之人”:


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见到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与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



3


人们总是热衷于模仿上层阶级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但事实上,一个包或者一块表,一种大V描述的奢侈生活,并不能让你显得更高级一点,到处炫耀反而很可能会沦为别人眼中的笑柄。


哲学家齐泽克在《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讲过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傻瓜觉得自己是颗玉米,在精神病院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觉得自己治好了。


治愈的标志是,他终于知道自己是个人,而不是一颗玉米,于是大夫便让他出院了。


但是不久他又回来了,说:“我遇到了一个老母鸡,我担心他会吃了我。”


大夫努力使他平静下来,说:“你害怕什么?你知道你不是一粒玉米,你是一个人!”


那个傻瓜回答道:“我当然知道!但那个老母鸡知道我已经不是那颗玉米了吗?


这个傻瓜,像不像我们身边,那些以为自己背了个名牌包、换了个名牌表就和以前的自己判落两人的人?


身陷消费主义的漩涡,沉浸在奢侈品带来的虚荣满足感中,终究是外在的、虚妄的。


欲望太多,便成了累赘,很多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总是想要过一种让别人羡慕的生活。


但正如杨绛女士所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返璞归真,删繁就简,学会做减法才是最好的。



4

每个人都有自己眼中的幸福,千万不要用自己狭隘的价值观,去衡量并打扰他人的幸福。


就像最开头的那条微博,有人后来续写了这样一段话:




“关上门后,他从后方抽出一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地铁口买的9.9块鲜花。


上午去工地赚了100,他把剩下的90转给了你,说那家烤肉蛮好吃的,下周我们还去。


有的人的热爱是草原、山川和海洋;


有的人的热爱是凯撒水牛和意式浓缩;


有的人的热爱不过是三轮车后座上被阳光包裹;


我们也许永远拥有不同的生活,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热爱生活。


你知道你可以不要烤肉也不要项链,只要有他就可以。”


愿我们,都能摒弃盲目的攀比心,拥有强韧的精神内核,过好自己的人生,就很好。


共勉。

-THE END-


● 作者:小椰子。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的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b站知名up主,全网粉丝量破100万,陪你每天一起认知升级。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欢迎关注。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