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逼死武汉妈妈后,他们又盯上了他:我终于明白这世上最稀缺的是什么!

2023-06-06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脆皮先生   编辑/MBA智库琉琉

1

她走了。

         

在孩子离世的第10天。

         

独自站在24楼,纵身一跃。

         

但一切并不会随着她的离去而结束。

         

13天过去了。

         

我依旧没想明白,她到底有什么错?

         

原本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孩子、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

         

就因为一位老师在学校内开车,她正常课间玩耍的6岁孩子,就这样被无情地二次碾过。

         

她有什么错?

         

她来不及脱下工服赶到学校。

         

她目睹了儿子面目全非的脸庞。

         

却还下意识的在爸爸崩溃想要动手打人时,理智的伸手阻拦。

         

         

她有什么错?

         

她发现撞人后司机并没有下车查看,发现孩子被碾压了两次,发现当时无人对孩子进行急救时……

         

她不过是穿着平时穿的衣服,坐在学校门口,想要一个公开的道歉,想给孩子讨一个公道,她有什么错?

         

         

可是呢?键盘侠们无法共情一位母亲的丧子之痛,也不去深究背后的罪魁祸首。

         

他们只会盯着她的穿着,指责她的体面。

         

她为什么不在得知孩子死亡的消息后,回家换一身狼狈的衣服?

         

为什么不先去卸妆、拆首饰、把自己搞的蓬头垢面?

         

她为什么不发疯?她怎么能体面的维权?


   

这一刻,漂亮成了原罪,体面成了原罪。

         

对一个刚刚失去儿子的妈妈。

         

他们揣测着她,终于找到机会赚流量、做网红、搞直播带货。

         

他们看不到,她平静的眼睛里巨大的悲伤。

         

他们不懂,真正的悲痛,寂静无声。

         

孩子带走了她的希望,而网友的恶意让她对这个世界绝望。

         

她从24楼一跃而下。

         

她用死亡来证明自己对孩子的爱。

         

不知道那些质疑者满意了吗?

         

可那又怎么样呢?

         

没有一片雪花会承认是自己造成了雪崩。

         

他们只会选择性抹去自己的作恶印记,比如删稿、销号。

         

一条生命的消失,这并不足以让他们反思。

         

他们很快会找到下一个目标。

         

比如那位10天时间,妻儿相继离世,被巨大的悲痛席卷的父亲。

         

如今他们又在自以为清醒的恶意揣测:是她老公把她推下去的吧?

         

为了独吞赔偿款,又可以找个年轻漂亮的老婆了。

         

         

我从不想去揣测人性之恶。

         

但一切都在重演。

         

从被逼死的刘学州、粉发女孩、德阳女医生……

         

一次又一次,并没有什么改变。

         

网暴者逼死了一个又一个人。

         

无数人一次又一次的站出来呼吁网暴立法。

         

但其实,网暴需要法律严惩,但法律不过是道德的最低标准。

         

治理网暴,不能完全指望事后封号。

         

更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向善而生。

         

2


我仍曾无数次想过:

         

倘若在他们绝望的时刻,有人能拉他们一把。

         

倘若大众给他们的不是恶意揣测而是勇气,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你还记得那个叫菲妥妥的女孩吗?

         

因为父亲签下高额高利贷,无力偿还,就让自己的女儿办信用卡,最终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无能为力的她,就留下了一封遗书准备和父母一起自杀。

         

遗书一经爆出,掀起轩然大波。

         

最后在网友和警方的接力下,在海南某小区找到了他们。

在众人的帮助下,一家三口抢救成功。

         

         

这本是一件美好的事。

         

从女孩第二天的微博看,她也被注入了希望。

         

         

但画风转得太快。

         

在网友扒出了她的很多过往后,就因为她不符合他们心中完美受害者的样子,所以网友们,又开始“主持正义”。


         

海涅说过一句话:“言语之力,大到可以从坟墓唤醒死人,也可以把生者活埋。”

         

就这样,刚刚才被网友接力救回来的她,再也找不到了希望。

         

而这次为了不脏了别人的房子,他们选择在车里自杀。

         

最终,她和父亲都真的死了。

         

         

事后,警方提到:

         

在警方的劝说下,本来他们已经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准备回家好好赚钱还债。

         

可是在女孩发微博后,网友对她实施辱骂,甚至人肉她的家人,一直给她们打电话辱骂。

         

到最后,他们连警方的电话都不接了.....

         

看到这,其实挺心酸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很多时候,一句话能救人命,也能毁人心。

         

         

两条生命的逝去,对于那些旁观者来说,是三天后就会忘记的事。

         

但其实这一切本可以不发生。

         

但凡他们多一丝善意。

         

我还记得疫情时期,那位确诊的成都女孩。

         

就因为行动轨迹涉及多家酒吧,就成为舆论焦点。

         

她被网暴、她被造谣、她被人肉……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没人能经得起一场舆论场的臆测和审判。

         

         

她很快被逼的出来发文道歉并澄清:出入多家酒吧,因为她的工作就是气氛组和营销。

         

发现确诊后,她第一时间配合调查。

         

她不知道自己确诊,否则她不会出来的。

         

她也只是不小心感染,她也是一个受害者。

         

         

她也同样崩溃。

         

但好在那次,她是幸运的。

         

她的评论里,是大量网友的保护和鼓励:         



而那个恶意去传播她个人信息的罪魁祸首,也被公安机关迅速抓获:


         

人总会下意识的从一万句善言中看到那句恶言。

         

没有人能不被恶言所伤。

         

但那次,大多数的人都站在了她身边。

         

在她陷入绝望中时,更多心怀善意的人将她从负面中拉了出来。

         

坚定了她的信心,给了她勇气。

         

那是善良给善良的援手。

         

那让被网暴的她,并没有觉得孤立无援。

         

有的时候,绝望的最后一步,来自这个冷漠的社会。

         

有的时候比诋毁和伤害更可怕的是,在你崩溃的时候,你的身边空无一人。

         

如果在最脆弱的时候,身边能有人,早早观察到他们的情绪,温柔的抚慰。

         

或许,就都不会走上那条最黑暗的绝路了。


3


其实,纵使这世界充斥着魑魅魍魉。

         

但我仍然相信善意的力量。

         

早前,有博主收到了一位网友的自杀私信:

         

         

在网友的接力下,警察在宾馆里找到了已经服用了大量安眠药的她。

         

她被救了回来。

         

而网友们也汇集到了她的微博里,用独有的方式,给予她生的力量。


         

她想轻生的念头,被无数陌生人用善意阻止。 

         

那时她的生活或许寒风刺骨。

         

但那一刻,陌生人的善意对于她来说,宛如夏日暖阳。 

          

不仅在网上,生活中散发的一点善意,也可能拯救一个人。

         

我还记得浙江那个年轻小伙,因为生活不如意,买了两瓶白酒去往河边自杀。

         

他醉到不省人事,但第二天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凉亭里,身边还有一张字条和200元钱。

         

原来在他不省人事时,高烧不退,是路过的人,将他转移到了凉亭,并帮忙退烧。

         

他没有批判他的“胆小”和“脆弱”,也没有对他进行道德绑架。

         

那张纸条上写着一句话:“有钱把事做好,没钱把人做好。”

         

         

有时候,也许你一个不经意间的举动,就成为了别人的一束光。

         

将他从逆境中拉出,伴他走很远的路。

         

那个年轻小伙放弃了轻生,努力生活。

         

虽然一句善言,无法真正帮助一个人走出困境。

         

但至少给了他面对一切的勇气。

         

托尔斯泰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感受到痛苦,那么你还活着。

         

如果你感受到他人的痛苦,那么,你才是人。

         

我们这一路走来,会认识形形色色的人。

         

可能会感到失望,可能也会感觉善意被戏弄。

         

但有的时候,善良是一种选择。

         

是你选择去与他人共情。

         

是你选择用善意去让自己不要变的冷血。

         

或许人性并不如你想象中那么美好。

         

但这也并不妨碍你,去成为一个始终心怀善意,温暖待人的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有时候,枪口需要抬高一寸。

         

有时候,善恶也在一念之间。

         

我们不求成为别人的佛,但至少不应该成为别人的魔。

         

不管世界怎么变,请记得与人为善,请始终向阳生长。


-THE END-

● 作者脆皮先生。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曾花3个月时间复习,考上985高校硕士,成绩全国前三。工作13个月,即成集团公司年薪最高员工。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本文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部分图源:图虫创意。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