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董宇辉:一千万我拒绝了,想挣钱早就财富自由了!

2023-05-30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文/素小温 编辑/MBA智库琉琉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东方甄选,已成了热搜的代名词。


就在前几日,东方甄选开启了山西专场的直播。


开播没多久就带来了粉丝已突破3000万的喜报。



董宇辉也因山西文旅的“小作文”,再次刷爆媒体圈。


从去年6月9日的出圈,到今年5月20日的突破。


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家见证了东方甄选的爆发式成长。


事实证明,不断成长的结果,就是你终将被低估。


1

成长的速度,

取决于你是否把它当刚需


东方甄选火了后,有网友表示,因为董宇辉的分享,买了不少书。


可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更别提有多大成长。


为什么看同样的书,董宇辉成长那么快,而自己却毫无所获?


董宇辉在《开讲啦》分享过自己的阅读经历:


他曾经在新东方给学生上课时,一年的阅读量基本是几十本。


当了主播后,阅读量翻了好几倍,主要原因是,经常要采访很多大人物。


因为职业需要,他必须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吸收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所以,采访《人世间》的作者梁晓声,他能与对方高谈人世间的悲悯;



图源 / 东方甄选直播间


采访搜狐张朝阳,他能从深奥的物理理论,为大家做出通俗易懂的总结;


源 / 东方甄选直播


采访“外卖诗人”王计兵,同样可以发现小人物身上耀眼的光芒。



源 / 东方甄选直播


为什么我们看了很多书、买了不少课,却始终不见自己的成长?


表面看,是自己对学习有焦虑,对成长有压力。


但事实真相是,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成长根本就不是刚需。


不论是买书还是听课,当它没有影响你的生活时,你就很难感受到它的必要性。


既然不是必要性,能用于实践就更好,没有也不要紧。


而对少数人而言,对成长的需求越刚,学得就越好越快。


哪怕当时并不喜欢,他都能找到一个非做不可的理由。


插座学院的创始人何川,有次接到读者的来信,询问他成长的方法。


何川表示,自己有信息饥渴症,每天都要大量的阅读。


但他其实并不是一个爱阅读的人。


但公司经营,需要他做很多具体的决策,而每个决策都需要一定的参考信息。


他认为阅读的本质就是获取信息。


尤其是你当下需要的、可以帮你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信息。


所以为了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他必须有足够的阅读量。


如果你一直没成长,真相是,成长后最想做的事,才是你的刚需。


不信的话,可以拿“等我变成谁时,我就——”造句:


等我变得像俞敏洪一样时,我就早日退休,去环球旅行;


等我变得像董宇辉一样时,我也要去跟大家做分享,让更多的人有收获。


追求成长只是过场,达成结果才是目的。


如果只把成长后的享受当刚需,那买再多的书,都只是放在角落里积灰。


报再多的课,都只是放在收藏夹发呆。


但如果把成长当刚需,就会发现,其实阅读本身并没有价值。


只有阅读后的思考,思考后的选择,选择后的行动,才有价值。


2

驱动一个人变强的,是痛苦


纪伯伦说:“痛苦比欢乐更强有力。”


董宇辉在直播时,分享过自己的学习经历:


初中学英语,他因为基础太差,记性又不好。


为了记住一个单词,背了好多次始终记不住。


然后就把单词写在手臂,擦了又写,写了又擦,不停地背诵。


后来还是记不住,只好在睡前,跑到楼道口,借着灯光继续练。


到他上大学时,又因为口语发音不标准。


他深知自己没天分,只好在其他人打球时,他戴着耳机勤学苦练。


后来到新东方当了老师,依然延续了这种状态,疯狂的折腾自己。


因为不服输,太害怕自己不够优秀,所以,尽可能去尝试一切,能接触到的练习。


当时他在教高中英语,借此机会,把过去10年的高考题,全做了好几遍。


以至于后来熟悉到,一眼就看出哪道题,是哪一年的第几题。


正因为这种态度和强度,他在工作的第二年成了最年轻的教研主管。


后来,因为双减,新东方转型。


刚开始他在直播时使出浑身解数,可仍没有效果。


尽管他竭尽所能把知道的都讲了个遍,可在线人数始终寥寥无几。


除了商品价格,对方压根不在意他说的是什么。


经历了一连串的挫败后,他发现曾经最引以为豪的特长在镜头前,就像拳头打在了海绵上。



还有条刷屏的恶评,让他耿耿于怀:“长得这么丑,为什么要出来恶心人?”


曾经在学校,他是学生心中的优秀老师,可成为主播后,他发现这一切荣耀都消失了。


那段时间,他整天都处于焦躁的状态,睡眠也越来越差。


更糟糕的是,他当时把能借的钱都借完了,如果再没新的收入,可能连温饱都成问题。


过去常说,一个人的驱动力,来源于正反馈。


可当你坚持了很长时间,仍没有得到正反馈时,再大的热爱也会消失。


其实真正驱动一个人变强的,是那种失去的痛苦。


《思考快与慢》中写道:一个人对损失时遭受的痛苦感,要远超于获得时的快乐感。


不是因为得到了,会有多快乐,而是失去了痛苦更深,而人对痛苦更加敏感。


所以,当一个人为了拿回自己失去的东西,但又得不到时,他会寝食难安、浑身难受。


为了避免这种失去的痛苦,他几乎24小时都在思考。


怎么得到它,怎么玩命拼搏,不管付出什么都可以。


梁宁说:“痛苦是一种比快乐还重要的天分,巨大的痛苦会驱动一个人,去做出巨大的成就。


正是这强烈的痛苦,驱动了董宇辉,让他成为了现在光芒四射的自己。


东方甄选也因此市值暴涨,成了无可取代的现象级直播间。


3

价值观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


很多人关注东方甄选,是因为董宇辉。


因为欣赏他的知识渊博,可以从唐诗宋词,讲到莎士比亚。


因为佩服他的语言表达,既有讲师的激情,又有牧师的深情。


但把时间拉回2021年,会发现,决定东方甄选成败的,还是它的价值观。


当时,正赶上双减,教培行业迎来“毁灭性打击”。


作为龙头的新东方,市值腰斩了90%。


同年9月,新东方停止全面招生,并退租了1500个教学点。


不算上租金,光装修就花了六七十亿。


再加上4万员工的遣散费,想想就令人焦头烂额。


可就是在这种绝境下,俞敏洪还是做了3件事:


第一件:无条件退还学生的学费


对于报名后未开课的学生,无条件全部退费。


对于已开课的学生,按照已完成课时,扣除相应学费后,其余全部无条件退费。


第二件:结清新东方所有老师的工资。


众所周知,新东方老师的工资,一直是教培行业中最高的。


遇上双减,新东方账上缺钱,可俞敏洪还是没拖欠老师们一分钱工资。


第三件:8万套课桌椅捐给乡村学校。




8万套课桌都是新买的,价值大约5000万,加上运输费,少说也有上亿。


这些新课桌如果卖掉,也能救一下急,可俞敏洪却选择,把它送给贫困区学校。


“诚信负责”是新东方一直坚守的价值观。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在很多教培企业都准备卷钱跑路时,俞敏洪却把“退场”做得如此体面。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能够走多远。


所谓价值观,就是知道什么更好,清楚什么更差。


后来,新东方转型卖农产品,改名为“东方甄选”。


其他直播间,都在给用户制造紧迫感,贩卖焦虑,引诱用户下单。


东方甄选,却选择用双语直播,一边卖货,一边用讲课的方式,影响更多人。


但凡去过东方甄选的直播间,都会发现,你能收获到精神的愉悦。


正因如此,它才会得到那么多关注和支持。


有人说,东方甄选的成功,是解答题高手做对了选择题。


如果选择错误,水平再高,也于事无补。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犹豫纠结,就是因为价值观不稳定。


就是不清楚哪个更好、哪个更差?如果知道的话,直接选就好了。


董宇辉大火后,很多人向他抛出橄榄枝。


甚至有人给出1000万的单价,邀请他去拍视频广告。


面对巨额诱惑,董宇辉选择了留在东方甄选,继续以利他之心,影响更多人。



他说:“这没有必要,不能只争多论少,只论钱我都看不起我自己,要想挣钱早就挣了,早就财富自由了。”

“商业是公平的,不会亏待你,咱也不是干两三天不干了。当年也有人给我开出过一年税后200万的年薪,我也没去。钱确实重要,但你不能把它当最重要的事。”


其实不管是俞敏洪,还是董宇辉。


他们曾在低谷时,没放弃使命;就算爆火后,也不会忘了初心。


正所谓,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告诉他怎么选,也决定他可以走多远。


写在最后


东方甄选突破3000万粉丝的当天,董宇辉发来祝福。


愿你走出半生,遍地山河,回来之后仍然觉得,此时此地最为珍贵。


当你走了太远,再回望来时的路,会发现,一直在成长的人,终究被低估。


不管是东方甄选,还是看文章的你。


也希望当你阅尽千帆,脚下的路会越走越顺。


-THE END-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素小温(MBA智库专栏作者),在文章中寻找一束光。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日韩千万「下流老人」警钟背后:我们这代人,可能连体面老去都做不到…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