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95后夫妻摆摊日赚9000遭质疑:赚钱的真相,永远只有少数人知道

2023-03-30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素小温   编辑/MBA智库琉琉

1

“年入百万

年轻人奋斗路上的大坑


前几天,一条《95夜市夫妻档算起收入笑了》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


讲的是一对95后夫妻,在浙江义务摆摊卖小吃,靠双手日进9000多。


一看标题,很震撼。可细想后,网友立马对视频里的收入提出了质疑。


有做财务的网友,认真地给大伙算了笔账:


如果每天卖9000元,按生意高峰期来算,从下午6点一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共9小时。


按每小时卖1000元,每分钟最少得赚16元,而且中间不能停。


如果按土豆一份10元,相当于每分钟最少得卖1.6份。


9个小时,又得烹煮又要打包,一直不间断,怎么可能?



就像网友说的,如果钱真那么好赚,那周围都应该是摆摊卖土豆的!


也许是网络上质疑声太大,在3月25日北京青年报又对当事人进行了采访。


简单总结就是,这对95后夫妻,当天营业额确实有9184元。


但因为是当天录节目,场面搞得像拍电影一样,引来大量人围观,所以才会有这个数额。


这对小两口从2016年开始摆摊,起初也没挣到什么钱。


后来,是在一个亲戚家学到了“铁板豆腐和狼牙土豆”,才把位置转到到人流量大的义乌。


据当事人表示,平时摆摊营业额最多六七千元,平时基本在5000元左右。


除去各种食材、摊位费、员工工资等成本,一个月利润在10万左右,当然得加上直播和收学徒赚到的。



可即便如此,这对夫妻也有年入百万。


年入百万在全世界是什么水平?


据相关数据,美国前年的平均收入在5万美元左右,在欧盟排名榜首的卢森堡也才11万美元。


换言之,年入百万,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行业的少数现象。


问卷网的权威数据更是显示,我国14亿多人口中,年入百万的比例,只占0.05%。


也就是说,一万个人当中,只有5个人才能年入百万。


之前看新闻,有位大学生一毕业就拿到了6个百万年薪的Offer。


但人家是华科大博士学历,学的专业是顺应趋势的人工智能。


在校期间,就已经公开发表了16篇学术论文,被应用1400多次。



这样的履历绝对属于金字塔顶尖的0.05%。


而在那些500强公司的薪酬榜中,能年入百万的人,基本是企业高层,签个订单都是上亿。


“日进9000”被当成噱头广为流传,殊不知,幸存者偏差让大多数人把个例当成了普遍现象。


更会让人误以为,脱下“孔乙己长衫去摆摊,就能摆摊就业困境。



2

鸡汤可以

喝太多就容易“中毒”


很多人不知道,这对小两口,在义乌这种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摊,租金是一年34万。


光是这个数,就把大部分拦在了门口,更别说其他条件。


即便,你估算好了成本和利润,还是要面临太多不确定性因素。


比如,刚弄好的食材,突然遇到暴雨天。


甲方看你生意好,蛮不讲理地涨你摊位费。


城管天天追着不让摆。


这对95后夫妻,每天起早贪黑、风雨无阻,确实是个励志故事。



但直接把结果拿来喂年轻人鸡汤,把偶然当常态,不仅荒谬,而且还有负面效应。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有个江湖郎中,声称自己有个祖传秘方,包生男孩,秘方有效就收2000元作为回馈。


如果不灵,就一分都不收,权当献爱心。


为了打消疑虑,他还表示,香火延续不宜冒犯,只要心诚,福分才会因你而来。


于是,很多人找他试秘方,如果对方生的是女孩,免费用了他的秘方,也只好怪自己福分不够。


而生下男孩的人,不仅爽快地买单,还给他做口碑宣传。


最后,这个骗子居然收到了一屋子锦旗。


这个故事的讽刺之处就在于,这位郎中擅长用鸡汤来迷惑大众。


让人误以为,秘方不见效不是秘方的问题,而是自己心不诚、福分不够。


可实际生男孩的概率有50%,不用秘方生男孩的人,比比皆是。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很多教你赚钱的人,也喜欢喂鸡汤。


这种鸡汤的典型句式,通常是:只要你怎样,你就能怎样!


“只要你按照我们说的做,你就能成功;如果你还没成功,那只能说明你努力不够,没听话照做!”


是不是很耳熟?


这些鸡汤,看似有道理,很鼓舞人心,实际却是正确且无用的废话。


但仔细深究,这些人,无非是把一个人的迷茫,他贩卖的产品紧密联系到一起。


对于认知较低的人来说,很容易被这种鸡汤迷惑,从而掉进心之人进设计好的圈套。



3

把时间专注在大概率事件上


听过一句很扎心的话:


如果你现在还没成长,那么一个月,甚至一年后,不出意外,大概率还是如此。


就好比,我们看到一个棋手,上一局输了,在镜头前痛哭流涕,私下勤学苦练,发誓一定要赢回一局。


我们作为观众,很可能会认为,他下一局一定会反败为胜。


但如果把他的战绩往前拉长,你发现他在50局里,输了40局,那下一局,他大概率还是输。


一个信奉投机主义的人,盲目追求赚钱的捷径,即便遇到下一个赚钱的门路,哪怕可能因为运气好赚到钱,不吸取教训,经常犯重复性错误,那大概率,还是会栽跟头。


像摆摊日赚9000的小概率事件,一个普通人即便再拼命,也很难碰上。


人是事件的集合,你过去做过什么,塑造了今天的你,你现在做什么,塑造了未来的你。


同样,你规划时间的同时,也在选择空间,而空间也会反过来塑造你。


你的时间押注在什么事件、什么空间上,收获就在哪。


自媒体人木兵讲过他师弟的一个故事。


木兵师弟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报社做编辑。


有天,木兵问师弟,你希望3年后,自己有什么变化?


师弟答他,希望年薪20万,买辆车带着爸妈去旅游,再买套房,娶个媳妇回家。


木兵立马给他泼凉水:“你的愿望大概率一个都实现不了!传统报业在走下坡路,你现在虽然月薪6000,再过3年,薪水能不能涨都不好说。”


他师弟被他点醒后,果断跳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了策划。


没想到3年后,他的愿望全实现了,而之前报社的同事却面临失业。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努力工作,还不如在2010年买了北上广的房子,2013年买了某家的股票。


因为努力工作只是一个单点,一年下来,也只是这个点的努力成果。


不管是北上广的房子,还是xx的股票,都是依附于时代的红利,形成一个线性周期的成果。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相同的,一年12个月,一天24小时。


你把时间押注在让自己成长更快的事情上,大概率不会太差。


你把时间押注在,让身体、大脑、精神更积极健康的空间里,大概率也不会太差。


所以,不管是主业,还是副业,很重要一点,把时间押注在大概率事件上。


就像梁宁说:人很关键的一项能力,是做对决定的能力。


写在最后


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在《李想建议》中说:


“学历特别高而无能的,一定有,但是小概率;学历特别差而能力牛的,一定有,是更小的概率。”


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幸运神不会主动找上门,但至少可以把时间花在每天多进步一点上,积跬步才有机会至千里。


做正确的事,远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


-THE END-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素小温,在文字中寻找一束光。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日韩千万「下流老人」警钟背后:我们这代人,可能连体面老去都做不到…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