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一场集体修行:调慢人生时钟,你才能走得更快
2020-02-21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封城封路,公交停运,企业停工,学校停学,几乎所有的正常活动都停摆了,所有人都转成了“抗疫”模式,“抗疫”让中国慢了下来,也让我们这些习惯了急行快走的人们慢了下来。开启了漫长的“休假模式”。吃饭、睡觉、刷手机、追剧、葛优躺......一周又一周的“禁闭”生活,打乱了我们曾经的节奏。习惯了快进、拼命的我们,突然被放慢了时间,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却开始变得茫然无措起来。猝不及防的疫情,让我们轻轻地调慢人生时钟,听听内心的声音,放下急促的追求,学会慢享生活,学会不慌不忙走好每一步。慢下来,才能掌控好自己,最后才能掌控好人生。
想起一个周五下班前,我正和办公室的同事,商议着周末一起去爬山放松一下,可是部门领导却把我叫到办公室,给我安排了一个临时紧急的工作。因为上级单位下周要来公司检查,需要各个单位提前准备好他们所需要的资料,其中有一部分资料需要我们部门提供,于是再三考量后,这艰巨的任务就落到我的肩上。领导在安排好任务后,拍拍我的肩,告诉我:“小刘,这项工作需要明天就要完成,你辛苦下,加个班抓紧整理出资料来。”回到办公室,同事们听说我又接到了一个紧急的差事,纷纷评价我,说我是“部门的紧急小能手”。以前在面对领导突然安排的紧急工作时,很当然的就只会蒙头就干,在干的过程中,时不时看看手机上的时间,越看越着急。“当初就不该接这个工作,这可好,又要熬夜到后半夜了!”
越在乎时间,越着急,那个时候的我,拿到工作,不管三七二十一,埋头就干,根本不懂去思考如何做才更高效。只知道尽快干,才能尽早交差,可是,每次匆匆忙忙交差的结果,往往是连最简单的问题也发现不了。费了劲,相反还惹得老板骂。后来还是因为一位老前辈看到了我如此“瞎干”,费力不讨好的失望样,才告诉我:“有时候越是紧急的任务,越要冷静,想清楚再开始做。”在这位前辈的提点下,我才慢慢地学会了在遇到紧急工作时,不着急,不盲目。现在在面对一件件临时紧急的任务,会先计划,先询问以前做过类似工作的同事他们的经验方法,充分的考量这份工作需要花费的时间,哪些地方要重点做,哪些地方可以轻描淡写地略过。当我这样有目的性地去思考工作后,虽然切进工作的进度慢了,但是执行快了,过程更稳了,结果顺理成章的也更好了,领导的骂声也离我越来越远了。慢下来的天空,思路是云朵,规划是轮廓,慢下来,你的速度才能匹敌时间离开的速度。
每次回到家,看望母亲,看到这台钟就很放松,用其他东西看时间,只觉得时间走得好急。稿子还没写,还有好多事还没做,但是在母亲的房子里看到这个钟,一点紧张感也没有了。有一天,母亲在阳台晾衣服,回过身问我:“儿子,现在几点了?”,我抬头一看钟:“9点15。”又低头看了手机,显示的是“9点20。”我又抬头看了一下钟,确实是9点15,我又再看了看手机,也确实是9点20分。手机的时间是实时联网校对的,不可能错,那就是母亲的挂钟慢了,可是之前却没有想到。它显示的时间总比我内心估计的时间要慢了那么一丁点,可就是那么一丁点,竟让我放松下来,不再焦虑、紧张,觉得可以心安理得地多享受一点时光,像是意外收获了一种妙不可言的福利。现在很多人,为了追赶时间,会把自己的内心时间调快一点,做什么事情都想领先别人,先人一步的代价,往往是疲惫不堪,焦虑难耐。他们永远赶着时间在跑,却从未停下来去思考,这样疲于应付外界的追赶,最后收获的到底是什么?凌晨1点睡觉,清晨6点起床,晚上9点到凌晨1点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评论区收获大片的赞赏和感叹: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后,你的精力脑力体力都会达不到好的效果。我们不能以学习多长时间去衡量自我的付出,时间维度只是生命的一扇窗,进步的一扇门,却不是我们追求优秀,扎根生长的唯一选择。不要去固执地追赶时间,我们应该停下来,想想,去了解自己,靠近自己,把控自己,全身心的去做一个摆渡自己的追赶者。
《富兰克林自传》里有个『慢功夫』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富兰克林在很小的时候在印刷厂当学徒,那时候的他就梦想自己的文字有一天也可以印刷在报纸上。于是他开始从杂志报纸上选一些喜欢的文章读,他会把看到的句子段子抄下来,写在卡片上,然后接着往下读,又抄一段话在卡片上。等他读完,抄完,就将所有的卡片打散。过一段时间后,他会把这些卡片按顺序一一排列出来,根据卡片,回忆文章结构,在根据结构把文章复述出来。这个过程看似很慢,也很不容易,效率可以说很低,但是他按照这种方法,让自己在一年里从学徒最终变成了一个专栏作家。富兰克林的方法看似很笨,对于很多追求快速的人,压根不会去选择尝试,但是富兰克林却选择用如此让他感到踏实的慢,成就了一番慢工出快活。《圆桌派》的番外篇《圆桌时光派》有一期主题是“着急”,陈晓卿曾针对现在人们的着急,说了一番话:“不下载主流的新闻类APP,宁愿饿着,也不吃外卖。我们可以尝试一下。生活的好多事,并不是“急”就能解决的,倒反“不急”的时候,才能有清晰的思路。”人生的很多事,并不是“快”就能够解决的。“快”唯一能解决的就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短暂到刹那的那一丝丝的安全感。可是人生真正的安全感,是你慢下来的时候,将你的人生调慢一点点的时候,你看到快与慢的缝隙,你看到人生停顿之中的自己。慢下来,焦虑松弛了,着急卸下了一点,你不再背负必须,但是你又充满能量,你知道,前方有开阔的视野,也有加速奔跑的灿烂。●本文由MBA智库(mbalib)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者:五月海子。体制内财经从业者,一边工作,一边写作,一半湖水,一半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