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吕建伟 · 编辑 / 吴暄
我昨天讲了一句话:
所谓平台型公司,一定要下沉做。就跟俄罗斯方块一样,你越在底层,你越是平台。你越垒到最高处了,上面已经没空间了,你就不可能成为平台。
所以大家会看到微软Office全球销量最高客户群最大,但Office没能成为巨量的平台,在Office基础上发大财上市的公司寥寥无几。
而IBM,拥有标准系统软硬件产品,搞好战略变革咨询和IT蓝图规划咨询、生态应用集成解决方案、项目总包管理,就可以乐呵乐呵拿走许多钱。而真正客户需要的应用价值,全交给苦逼的应用厂商去实施交付了。这就是商业模式。
我先给大家看一组数字: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中,这几个公司是这么排的:
SAP,第427名,291亿美金营收。目前市值1667亿美金
一、Unix和Linux
Unix在1974年被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研制成功而发布,随即在高校受到广泛的传播和使用。1977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Unix代码发布出了自己所适用的Unix变种:BSD Unix。
当时人们还没有什么软件版权意识,尤其是研究员科学家和高校学生,都以人类科学进步为己任。
后来Linus 在上大学时,觉得自己也能开发个操作系统玩玩,这就是后来在1991年发布的Linux。现在Linus 也是靠给商业公司当专家顾问挣钱,淡泊名利。
现在,Linux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中大行其道,惹得微软Windows Server都快没了生意。而且,在移动时代,Android就是基于Linux基础构建,被Google这样一家以广告营收为主的羊毛出在狗身上的互联网公司发布,且开源免费,就把微软Windows Mobile给打死了,卖不了钱了。
二、开发语言
盖茨1976年成立微软公司的时候,专门写了一篇《致电脑业余爱好者的一封信》,告诉大家,软件是资产,是有知识产权的,你们互相之间随便Copy流传使用,无疑于盗窃。
盖茨成立微软公司,研发的第一款产品就是基于Intel 8086 CPU所做的BASIC语言编译器。其实BASIC语言是1964年由达特茅斯学院的Dartmouth教授发明的。他发明这个编程语言是为了给学生上计算机课教学而用的,所以是免费的。而盖茨却把它搞来卖钱。
所以开源,和商业卖钱,在美国从一开始就是两股力量。
说起盖茨的BASIC编译器,应该大家再想到一家公司:Borland。一出手就是C语言编程IDE、基础功能类库、编译器。在80年代赚钱赚的手软。
但是很不幸,1995年,Java语言发布,并公开虚拟机规格标准。1997年,更是在应用框架层公开了J2EE规格标准。你们各个商业公司,只要按照标准来实现各自的代码,最终客户的Java应用程序,就可以不用重新编译,在谁家的JVM和应用中间件上都能跑。这个时候,Borland真是如日中天,Borland的J Builder每个季度发一个版本,是最好的Java应用开发工具。
IBM是搞大型机起家的,讲究的是蓝西服、走企业高层路线、昂贵的订单和严谨的服务流程。而80年代流行的是Apple公司的个人电脑,讲究的是好看、好用。IBM不能让Apple公司抢走风头,但也竞争不过Apple。于是玩起合纵连横,发布IBM 个人电脑硬件兼容计划,只要大家按照这个标准来搞,大家都能造个人电脑了,而且各家的电脑都是通用的,软件在各家的电脑上都能正常跑起来,而不需要特别修改适配以及重新编译。
IBM本来也有一个Java应用开发工具,叫Visual Age for Java。但是被Borland打的没有商业卖钱机会。于是2001年索性开源了。
2009年,Borland被收购。
我特佩服Oracle公司的收购,眼光贼准,敢下手高额资金收购头部公司,一步到位。
Oracle搞研发关系数据库产品起家,这应该是全球第一款大规模商用的关系数据库产品。1983年公司正式从更名为Oracle公司,1986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发展速度就是这么快。
1987年,Oracle公司决定基于Oracle数据库研发企业应用管理软件。于是并购了一家名叫TCI的项目管理软件公司,并在同一年发布总账模块和采购模块,1988年发布应付账款管理和固定资产核算模块,1989年发布库存管理模块。
有了ERP的Oracle公司,还于2004年收购PeopleSoft人力资源软件,2005年收购Siebel CRM软件。ERP、HR、CRM,这是企业三大应用软件套件。
并且在云时代,Oracle为了赶上云时代,还在2016年收购了中型中小企业ERP SaaS厂商NetSuite。Oracle自己的企业应用管理业务线专注巨型大型企业,NetSuite专注中型中小企业。
Oracle还于2007年收购了BEA应用中间件公司。
2009年,Oracle以74亿美元收购Sun公司,由此获得Sun公司拥有的:SPARC服务器、Solaris服务器操作系统、Java VM虚拟机、Java开发语言、MySQL关系数据库(2008年被Sun公司收购)。
从此,Oracle拥有了从底到顶,从硬件到软件全套产品体系:
服务器:Sun SPARC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技术栈。因为这个技术栈,在云时代仍然好使,只不过是把本地部署换成了云端部署。
SAP,从R/1、R/2、R/3,一直是以自研为主。
1999年,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在全球如火如荼,SAP CEO Hasso宣布mySAP.com战略,SAP与美国Commerce One合作,将电子商务与SAP ERP集成在一起。为了集成,2001年SAP并购以色列TopTier公司(一家研发企业门户和集成软件的公司)。2004年,SAP推出NetWeaver集成平台。
SAP在企业核心应用构建完成之后,因此开展了大量的并购活动,在领域周边应用软件、垂直行业业务应用软件进行完善,但这些软件和SAP ERP的集成性并未良好。
NetWeaver偏向于业务逻辑层集成,为了继续加强深度集成,SAP开始加强数据层的并购。2005年收购韩国公司Transact In Memory加强内存计算,2007收购BO商业智能可视化,2010年收购Sybase大型关系数据库。2011年,SAP整合这些东西推出HANA大数据平台。
从此,SAP在关系数据库、数据仓库、大数据计算平台、商业可视化这个层面,和Oracle产生了直接的竞争。
直到现在,全球云计算厂商,主要的销售额还是来自以下几款主干产品:
PaaS:微服务应用中间件
我过去说过一个段子:云计算发展了14年来,其实赚了三波钱:
第三波:在借鉴开源硬件和开源软件的基础上研发自己的原创商业软件,挣高科技钱
作为一个搞进货卖货起家的电子商务来说,白牌设备的批零差这个逻辑很好理解。这得得益于2000年以后,成熟的x86 服务器成熟的工业产业链(1998年Intel才发布服务器专用CPU 至强)。2000年以前人们买IBM服务器、HP服务器,因为他们的服务器做的确实稳定,而且他们有可保障的后续支持服务。而2000年以后,x86技术和工业产业链都成熟了。而且由AWS提供运维支持保障。这个生意就运转起来了。
卖完硬件,还想卖软件。这就得益于开源软件了。
开源软件有几个来源:
一个来源是来自高校,像Unix和Linux都发源于高校,不求利;
一个来源是来自互联网公司,反正羊毛出在狗身上,不打算靠卖软件挣钱,但自己维护起来又没有那么多人手,不如放出来给业界,让业界一起帮着添砖加瓦。如雅虎开源Hadoop、LInkedIn开源kafka都是这个逻辑;
一个来源就是来自商业软件公司了,如IBM开源Eclipse一样。反正自己是占不到便宜了,不如开源出去,让众人王八拳去打你;
05
最后说咱们今天
重要要说的Salesforce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转载/投稿/内容合作/寻求报道
请联系微信:qifuxiaozhushou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