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谈谈公有云、专属云和私有云

2020-06-12
文章转载自"ToB行业头条"

来源 /   阿朱说 (ID:azhushuo

作者 /  吕建伟   ·  编辑 /   吴暄



01
咱们先来说说
完整的IT信息化流程


一个完整的IT信息化,需要挺多专业环节的。这些环节要做到位,都需要挺多专业人才的。所以说一个合格的IT信息化项目,挺贵的。


所以很多IT信息化项目,没钱(有钱还不如买台劳斯劳斯去充门面谈生意)、没专业人、没专门环节。当然,我也知道,大部分甲方客户乙方IT厂商,根本不知道有这么多专业服务环节,一起来和泥嘛。


很多人以为上了SaaS后就没有这些专业服务环节了。真呵呵。当然有啊,这些专业服务的钱该付还得付啊,只不过有些SaaS商把一些能大规模自动化统一的服务,打包进综合的SaaS订阅费一起收了而已,不单列单收取而已。对于一些严重依赖专业人才手工脑子干活的专业服务,当然还需要单独签订合同、单独收费的啊。


一、咨询服务


  • 第一个环节:如业务流程梳理服务、业务诊断与优化服务、业务变革服务
  • 第二个环节:IT蓝图规划服务、IT解决方案设计服务
  • 第三个环节:IT招投标IT专家选型服务
  • 第四个环节:项目总包管理服务(计划/任务/进度/风险/质量/成本预算)、需求管理服务、项目知识管理服务
  • 第五个环节:IT架构咨询服务(部署架构、接口标准设计)、数据架构咨询服务(主数据标准定义)


二、交付服务


  • 第一个环节:安装部署服务、应用配置服务(组织/流程/业务参数/模板)
  • 第二个环节:数据服务(数据初始化、数据清晰服务、数据校验服务、数据升级服务)
  • 第三个环节:开发服务(集成开发、定制开发、查询与报表开发)
  • 第四个环节:测试服务(UAT业务流程业务场景测试、性能压力测试服务、安全测试服务、端设备兼容性测试服务)
  • 第五个环节:内训师培训认证服务、最终操作用户培训认证服务
  • 第六个环节:试点切换上线服务、扩散试点上线服务、专家验收服务


三、售后服务


  • 第一个环节:应用疑惑问答支持服务、应用变更服务(组织配置变更/权限配置变更/流程配置变更)
  • 第二个环节:系统埋点监控服务、疑难技术诊断服务
  • 第三个环节:补丁包升级服务
  • 第四个环节:IT健康巡检服务、IT部门管理制度流程建设服务
  • 第五个环节:异常数据清洗与修正服务
  • 第六个环节:性能监控服务、性能诊断服务、性能优化服务
  • 第七个环节:系统迁移服务
  • 第八个环节:备份、恢复服务
  • 第九个环节:安全监控预警服务、安全防护服务


02

咱们谈谈成本构成


一、服务成本


  • 上述20个环节,都是服务成本


二、应用软件成本


  • 应用软件License许可证购买成本


三、系统软件成本


  • 中间件软件License许可证购买成本
  • 数据库软件License许可证购买成本
  • 大数据平台软件License许可证购买成本
  • 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License许可证购买成本


四、硬件成本


  • IDC建设成本、IDC运维成本
  • 服务器购买成本
  • 存储设备购买成本
  • 网络带宽流量成本、CDN流量成本
  • 安全防火墙设备成本


你订阅公有云多租户SaaS的好处就是:以上成本,SaaS商都给你简化计算了,SaaS商经过自己综合成本测算,统一收你一笔年度订阅费(产品数x用户数x单用户年度订阅使用费)


03
咱们再谈谈公有云、专属云、私有云


首先申明,我是不晓得什么叫混合云。我个人猜一下,混合云可能指的是以下两个场景吧:


  • 第一个场景:你购买了多个公有云厂商的服务,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等。你需要统一的云管理平台,否则你就需要到一家家云的后台去管理
  • 第二个场景:你有公有云、专属云、私有云,你想把三者打通


当然,最复杂的情况是:第一个场景和第二个场景交叉了起来。


我下个章节再谈云的收费模式,本节避开不谈。


一、公有IaaS&PaaS云


  • 云资源:IT厂商指定
  • 资源所有权:IT厂商
  • 架构:多租户
  • 部署:大规模自动化部署
  • 运维:大规模自动化统一运维


在公有云SaaS订阅收费模式里,这块公有云IaaS、PaaS费用被均摊打包在SaaS订阅费用里了,不单独列出。


二、专属IaaS&PaaS云


  • 云资源:IT厂商指定
  • 资源所有权:IT厂商
  • 架构:内在本质是多租户,但给单个企业用
  • 部署:单个部署
  • 运维:大规模自动化统一运维,不能单个部署


在公有云SaaS订阅收费模式里,这块公有云IaaS、PaaS费用被均摊打包在SaaS订阅费用里了,不单独列出。


在经典软件收费模式里,这块IaaS、PaaS的租用消耗费用,单独列出单独收取。


三、私有IaaS&PaaS云(I型)


  • 云资源:企业客户指定,但正好与IT厂商指定的重合
  • 资源所有权:企业客户
  • 架构:内在本质是多租户,但给单个企业用
  • 部署:单个部署
  • 运维:单个运维


应用软件可以按订阅收费模式来。但是这块私有IaaS资源、PaaS资源的租用消耗费用,由企业客户自己另行购买另行支付,和应用软件提供商无关。这就是典型的经典软件收费模式。


四、私有IaaS&PaaS云(II型)


  • 云资源:企业客户指定,但不与IT厂商指定的重合
  • 资源所有权:企业客户
  • 架构:内在本质是多租户,但给单个企业用
  • 部署:单个部署
  • 运维:单个运维


其实吧,要么应用软件厂商自己搞个抽象的统一云管理平台,屏蔽各个云厂商具体的细节差异。否则,应用软件厂商要在不同的云厂商上进行应用软件部署,很多细节不一样,安装部署调试老麻烦了。不像过去经典软件模式,不管你是购买Dell服务器还是IBM服务器,不管你是使用DB2、SQLServer、Oracle,不管你是使用WebSphere或WebLogic,都还知道统一 标准。


五、私有IaaS&PaaS云(III型)


  • 云资源:企业客户自建私有云(IDC可能自建也可能是托管到电信机房,硬件服务器可能是自购也可能是租用电信运营商的,上面的云IaaS软件也是找私有云IT厂商帮忙安装部署的)
  • 资源所有权:企业客户
  • 架构:内在本质是多租户,但给单个企业用
  • 部署:单个部署
  • 运维:单个运维


这是最恶心的。建议不要做这类客户,他们的IaaS也都是个性化定制的。


六、私有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


  • 云资源:没有用私有云技术,就是和过去软件时代,就是裸硬件服务器
  • 资源所有权:企业客户
  • 架构:内在本质是多租户,但给单个企业用
  • 部署:单个部署
  • 运维:单个运维


这反而好做了,和过去做软件一样了。


04
收费模式


一、经典软件收费模式


  • 用户License产品许可证收费:一次性永久收取。当然还有以后新增购的用户License产品许可证、新增购的产品
  • 交付服务收费:按实施团队进场、定制开发完成、测试完成、培训完成、正式上线、验收撤场等等多个环节分阶段验收
  • 支持服务/运维服务收费:按购买费用总额,一年收取10%-20%,年年收。当然,这个费用要切割成两块,一块是一线现场服务的费用,一块是产品厂商总部远程服务的费用


二、订阅收费模式(I型)


  • 一次性预收款3-5年订阅费(充值),按年度进行权责确认(扣费划拨),落袋为安嘛。所以签订合同金额、预收款金额、回款金额、权责金额,各是各的数字。


三、订阅收费模式(II型)


  • 一次性预收1年的年订阅费(充值),按年度进行权责确认(扣费划拨)。所以签订合同金额、预收款金额、回款金额、权责金额,各是各的数字,互相不靠。


05
最后谈谈
用了云技术的好处


一、交付环节:简化安装部署服务


  • 不同软件隔离部署:不同的应用软件,依赖的系统环境配置要求、系统软件版本不一致,需要隔离
  • 一个整包:一个应用软件有许多依赖项,完整打包成一个包(不管是虚拟机包还是容器包),很容易安装部署


二、运维环节


  • 迁移服务:一个完整的包一下迁移走
  • 备份与恢复服务:一个完整的包,完整备份完整恢复。


有人说,用了云技术,就可以高性能、高可用、高可扩展性,这都是放屁,这些高要求,严重依赖于你的应用软件的架构的精心设计,以及代码的精心编写。大部分软件,用了微服务框架用了容器,用了持续交付持续集成,也不高性能、高可用、高可扩展性,千万别被忽悠了。

---------
长按下图二维码即可进【ToB行业交流群】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转载/投稿/内容合作/寻求报道

请联系微信:qifuxiaozhushou3W


觉得有价值,点个“在看”,和朋友们一起成长